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正月十五鬧元宵”,為什麼要用“鬧”字?

由 中國教育服務網 發表于 運動2022-03-14
簡介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從古至今體現的就是一個“鬧”字,而且是晚上的“鬧”

鬧字組詞別鬧對嗎

“正月十五鬧元宵”,為什麼要用“鬧”字?

農曆的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稱夜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 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元宵節。

“正月十五鬧元宵”,為什麼要用“鬧”字?

今天就是元宵節,都說只有過了元宵節,春節才算真正的結束。吃湯圓、看燈展、猜燈謎似乎是“標配”,但是今年的元宵節似乎有點“特別”,小編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出去了,在家好好吃個湯圓,再看看小編寫的這篇文章,開心一下就行。

“正月十五鬧元宵”,為什麼要用“鬧”字?

元宵節為什麼要打燈籠?

說到元宵節,離不開談論燈,不是阿拉丁神燈,而是傳統的小燈籠。

傳說是這樣的,漢高祖劉邦去世後,老婆呂后成了實際掌權人,後來呂后的孃家人反了,歷史上叫做諸呂之亂。

但呂家人可能不是很聰明,因為從結果看,劉家人很快就把他們擺平了。這一天剛好是正月十五。大家都約定張燈結綵來歡慶諸呂之亂的勝利。

“正月十五鬧元宵”,為什麼要用“鬧”字?

“鬧元宵”,為什麼要用“鬧”字?

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從古至今體現的就是一個“鬧”字,而且是晚上的“鬧”。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

這個“鬧”字的由來,有兩段有趣的民間軼事。傳說,古代的元宵節這一夜,皇帝 “與民同樂” ,老百姓可以肆無忌憚地大鬧特鬧,前三後四,一共七天七夜,不受拘束。所以叫做“鬧元宵”。

還有另一個傳說,元宵節起源於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因為這種群眾的狂歡,顯然體現了這個“鬧”字,所以“鬧”元宵的說法便沿襲至今。

“正月十五鬧元宵”,為什麼要用“鬧”字?

元宵節是最早的情人節

在古代,元宵節是用來談情說愛的。

我們知道,古代中國會有宵禁,到了晚上都禁止出門。

元宵佳節,這一天晚上是萬家燈火,不僅宵禁取消,還有花燈這樣的大型娛樂活動。

對於古代女子,常年足不出戶,只有這一天,能得個機會上街遛遛。

所以,這個氛圍,端的是談情說愛的好去處。這一天晚上她們可以名正言順地與陌生男子相會,其中私定終身的就不在少數。

歐陽修有詩云: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正月十五鬧元宵”,為什麼要用“鬧”字?

元宵節可以“偷”東西

古代有個“放偷節”,節日當天人們可以肆無忌憚地偷竊。一遇元宵佳節,不論男女老少,不待更深,飯後即出,到處洶洶,勢同掠奪,各園主稍為疏防,即被一掃而空。翻譯成現代文就是:無論男女老少吃飽就開始偷菜。擱現在,派出所不知道進多少回了。

“正月十五鬧元宵”,為什麼要用“鬧”字?

印度人也過元宵,是唐玄奘引領的

《大唐西域記》這本書中記載印度有佛舍利在空中放光,時間剛好是中國的元宵節晚上。研究表明所謂的放光其實是燃燈造成的,效果類似今天的“火樹銀花”。

“正月十五鬧元宵”,為什麼要用“鬧”字?

元宵節,全國放假

之前,有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提出“元宵應該放假”,不少網友高呼支援。其實古時候元宵真的放假的:漢朝1天,唐朝3天,宋朝5天,到了大清直接放10天。恩,是帶薪休假哦!可惜,這樣一個“優秀”的傳統文化並沒有保留下來。

哈哈,今年的元宵節,我們可以呆在家裡,好好地“鬧”一下元宵了!

最後,中國教育服務網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正月十五鬧元宵”,為什麼要用“鬧”字?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中所選圖文來源網際網路,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