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周(西周):周厲王改革失敗,宣王中興曇花一現

由 擇一事做一世 發表于 運動2022-02-12
簡介周厲王在位時,進行了多項改革,在政治上,周厲王改變周、召二公“世為卿士”的慣例,起用在經濟、軍事上有專長的榮夷公和虢公長父

湦的意思和含義是什麼

上一篇我們講到周厲王姬胡,周夷王姬燮之子,西周第十位君主,在位時間為公元前879年—公元前843年。周厲王在位時,進行了多項改革,在政治上,周厲王改變周、召二公“世為卿士”的慣例,起用在經濟、軍事上有專長的榮夷公和虢公長父。但這一做法自然遭到貴族們的強烈反對。在經濟上,他從貴族佔有的山林川澤中規定若干項向王室交納的“專項”物質財富,並且重視農業,以“稼穡”為國寶,使農業得以發展。在軍事上,周厲王力圖改變周邊少數族屢次入侵的狀況,攻噩之戰與淮夷之戰都取得勝利,大振軍威,周朝的軍力有所增強,周朝國威也有所振作。當時強大的楚國,在周夷王時即已稱王。但到周厲王改革後,周王朝強大震攝四方。楚國國君熊渠畏懼周王朝強大,恐其伐楚,於是自動取消王號。在法律上,周厲王採取加強法制的措施。為了保證經濟、政治上的改革,竟不惜使用高壓手段:“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以至於行人來往,只能透過眼神來示意。

雖然周厲王在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等方面都進行改革。但他面對的是一個國家積重難返局面,而且由於他的改革觸動了強大的舊貴族及“國人”的利益,最終導致了他改革的失敗。在公元前843年國人暴動,一同起來反叛,襲擊周厲王,周厲王於是逃到彘[zhì]地(今山西霍縣東北),最終死於彘地。

周(西周):周厲王改革失敗,宣王中興曇花一現

國人暴動

厲王逃亡在彘後,周定公、召穆公兩位諸候共同行政十四年,史稱“共和行政”。共和行政是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國漢代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便從共和行政的第一年,即公元前841年,開始紀年。共和元年(農曆庚申年、前841年)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意義重大,開創了中國歷史準確紀年,此後中國的歷史脈絡清晰,一直到今天,沒有間斷記載。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周厲王死於彘,次年,太子靜即位,是為周宣王,共和時代結束。

宣王即位後,吸取父親厲王的教訓,在周(定)公、召公的輔佐下,革除厲王時的弊政,恢復文、武、成、康時期的政策,使得原有些衰敗的周朝又恢復了活力。在內政方面,宣王廣開言路,積極聽取下屬的意見。又警告官員不得貪汙賦稅,魚肉鄉里。同時加強紀律,要求官員各自約束,不得縱酒鬧事。經過一番勵精圖治的治理,國內形勢開始轉好,諸侯們也紛紛前來朝見,周室的威信又恢復起來了,史稱“宣王中興”。但在位晚年,頻繁對外用兵,接連遭受失敗,千畝之戰大敗於姜戎,南征之師全軍覆沒。獨斷專行、不進忠言、濫殺大臣,導致中興局面曇花一現,為周幽王時期的亡國埋下伏筆。周宣王四十六年(前783年)去世,其子宮湦[shēng]繼位,是為周幽王。

小知識:

道路以目:漢語成語,意思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談,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對殘暴統治的憎恨和恐懼。出自《國語·周語上》。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指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指不讓人民說話,必有大害。

召穆匿太子: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厲王出奔彘,太子靜躲藏在召公虎家。國人包圍了召穆公的住宅,要求交出太子靜,召穆公無奈,忍痛以自己的兒子冒充太子靜,交給國人殺死,保全了太子靜的性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