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王禹偁《海說》:有所納,必有所施

由 麻雀愛讀書2020 發表于 運動2022-01-11
簡介但是王禹偁認為不止如此,大海能成為王者,還因為它對天下有所施與、付出

目字旁一個兆怎麼讀音

《海說》是王禹偁年輕時寫的一篇雜文。本文認為,大海之所以成為“百川之王”,並永久存在,正因為其有所收納,也有所產出。以此勸誡做君主的人,如果過分貪婪,一味地對百姓巧取豪奪,卻不做利於百姓的事,終會導致滅亡。

下面來詳細解說一下本文。

王禹偁《海說》:有所納,必有所施

《海說》

凡物有納者,必有所出。海,吾見其納也,未見其出也。然則,彌天地,更萬世,滔滔百川,靡晝夜而東注,雖海之鉅者,庸能不滿溢乎?

一件東西,只要它有所收納,就必定有所產出。而大海,我只看見它的收納(百川入海),沒有看到它的產出。然而,自有天地以來,全天下的河流日夜不停地注入大海,大海雖然寬廣,(但如果只進不出的話)總有一天會滿溢位來吧?

文章開頭先擺出一個觀點:“凡物有納者,必有所出。”接著又提出大海這個似乎與前面觀點相矛盾的例子;接著又來了一個轉折,提出對大海“見其納也,未見其出也”的質疑。短短几十字,就出現了兩處轉折。

伯陽謂海為百穀固為王矣,固善下矣(1)。然不獨有所納,抑亦有所施也。猶聖人之道,日用而不知。故朝夕被海之澤者,曰海之功也,何以明之?海涵虛東荒,密邇(2)暘谷(3),每日浴於淵,而氣騰乎天,由是蒸而潤者謂之露,噓而霈者謂之雨,飛而結者謂之霜,飄而散者謂之雪。雨露之生成,雪霜之收藏,是萬物朝夕被海之澤也明矣。譬設爨(cuàn,燒火煮飯)於釜,蓋之以盎缶(fǒu),則釜未沸而盎缶已濡矣。物之小者猶爾,況巨浸(4)乎?故曰:不獨有所納,抑亦有所施也。

(1)伯陽即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2)密邇,接近。(3)暘谷yáng gǔ,日出之處。(4)巨浸,大海。

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他認為大海之所以能成為江河湖泊之王,引得天下江河都匯入其中,是因為它能處於江河之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海拔低)。但是王禹偁認為不止如此,大海能成為王者,還因為它對天下有所施與、付出。何以見得呢?

古人沒有如今的科學知識,對太陽、大海的認知與我們不同。他們認為,太陽每天都在東方一個叫“暘谷”的地方沐浴,然後升上天空。大海在東邊,正靠近太陽沐浴的暘谷,太陽一發熱,大海中的水就變成蒸汽升上天空,又變為露、變為雨、變為霜、變為雪,散佈到各地。雨雪霜露正是大海“回饋”給天下萬物的。這段話非常符合現在的科學,但當時的人不一定理解,因此王禹偁又舉了一個例子:譬如做飯,鍋裡放上水,上面蓋上鍋蓋,火燒起來以後,鍋裡水還沒沸,但鍋蓋上已經被蒸汽潤溼了。大海里的水變成蒸汽也是這個道理,大海好比鍋,天空好比鍋蓋。所以說:大海不止有所收納,也有所產出。

王禹偁在這段中詳細說明大海的“付出”,論證了文章開頭的觀點:“凡物有納者,必有所出。”

或謂,方載萬里,海在一隅,豈海之澤能備於天下邪?噫!海既為王矣,則以五湖為五侯,以九州為九伯,以四瀆為四嶽,至於池沱沼沚、陂澤浦藪,皆附庸也。故五侯得以專其惠,九伯得以供其職,各以其所屬土地分野,而為雨露以生成之,為霜雪以收藏之。斯亦上尊王室而旁市民利也,誠所謂有所納而必有所施者爾。

有人說,天下那麼廣大,而大海只處於東方的一角,海里的水只能滋潤到離大海近的地方,遠的地方哪能得到滋潤呢?

前面引用了《道德經》裡的話,說百川入海,大海是百川之王。王禹偁在此處反向推演,既然大海是王,那麼匯入大海的那些江河就好比王的臣子,匯入江河的支流、小的湖泊又可以比作臣子的手下。這些江河湖泊都是大海的附庸,裡面的水都可以升騰上天,成為雨雪霜露,滋潤一方土地,就好像地方官養育一方百姓。

如果把大海比作君主,江河比作一方諸侯,各種支流、小的湖泊可以比作諸侯之下的地方官。雖然君主離普通老百姓很遠,但如果君主能選擇培養好的諸侯,好的諸侯再選擇好的地方官,這樣,百姓就會受惠,歸根結底,也是君主的功勞。

故古之王者厚往薄來,以恩信御天下,不敢侮於鰥寡,況諸侯乎?故禹會塗山,玉帛萬國未聞禹之盈而覆、滿而溢也,蓋所納鮮而所施廣矣。商受(5)積粟渭橋、聚財鹿臺,知所納而不知所施,故盈而覆、滿而溢,亦宜矣。是知,海不特以柔遠而為尊,亦以惠物而能永。是以屯其膏者,易象有悔(6);竭其澤者,詩人攸譏。

(5)商受,商紂王,子姓,名受。(6)亢龍有悔,意為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出自《周易·乾》。

所以,古代的王者以恩信統御天下。這裡,王禹偁終於把注意力從大海轉移到了君主,這才是他寫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他從正反兩面舉例,證明“知所納而不知所施,故盈而覆、滿而溢”。

他先舉了大禹塗山會盟的例子。據《左傳》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禹在這次塗山之會上將天下分為九州,而他自己成為天下共主。王禹偁認為,大禹能被各部落首領信服,是因為他為天下做出了重要貢獻,而索取的東西很少。而商紂王把天下的糧食積聚在渭橋、財寶積聚在鹿臺,都歸自己所有,這是他只知收納、不知施與,因此導致最後的覆亡。這也證明了大海不僅以能處下而為王者,也因為能惠及萬物而永久存在。所以搜刮民脂民膏的君主,早晚會因失敗而後悔;涸澤而漁的人,詩人就會譏諷他。

自秦郡天下,恩苦惠幹,食民若蠶,吞國若鯨。六雄之鬼餒而不祀,兆民之首懸而不解。漢用晁錯削奪諸侯,親親之恩絕於上,憧憧(7)之賦疲於下,厚斂自足,多藏取亡。籲!可惜哉!以至天道用違,人心以離,春露之不滋,夏雨之不時,秋霜之不令,冬雪之不正。怨氣積而為驕陽,謗言振而為迅雷,餓膚散而為飛蝗,戰骨化而為暴電。凶荒盜饉,良由是歟。

(7)憧憧chōng chōng,往來不定。

自從秦朝廢諸侯、立郡縣以治天下,蠶食百姓,吞併六國,致使天下民不聊生。西漢用晁錯的主張來削弱諸侯,致使皇室親情斷絕,百姓賦稅深重。這都是“厚斂自足,多藏取亡”的例子。因此天象異變,災荒饑饉不斷。

從這段可以看出,王禹偁是推崇古代諸侯制,反對郡縣制的。他認為君主設立郡縣制是為了更好地搜刮百姓,並把一切災難歸咎於此,這是他的一個偏見。

嗚呼!人君者,大海也;諸侯者,江湖川澤也;兆民者,百穀草木也。人君善下則諸侯歸之,國君利下則兆民戴之。苟有所納而無所出,知其積而不知其施,則諸侯叛、兆民亂矣,又焉能長久乎?如是,則為天下者無於人鑑,當於海鑑。

最後,王禹偁總結說:人君,好比大海;諸侯,好比江河;百姓,好比草木。人君甘於屈己,諸侯就會來歸附;人君能夠利於百姓,百姓就會擁戴他。如果不這樣,那就會諸侯叛變、百姓生亂,國君的地位怎麼能長久呢?因此,國君不用以人為鑑,以海為鑑就可以了,意思是國君應學習大海的“有所納亦有所施”、“惠民而永”。

雖然王禹偁的目的在於勸誡君王,但“有所納亦有所施”同樣適用於我們普通人。從某種意義來講,老天是公平的,你如果想得到一樣東西,就必須付出相應的努力和代價。

你得到了不屬於你的東西,就會失去你不該失去的東西。

所以,做人不可貪婪,我們只應拿取屬於自己的報酬,不要去動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