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由 李砍柴 發表于 運動2021-12-28
簡介”這就是盧安克,他沒有從中國帶走一分一毫,他帶走的只有對學生無盡的牽掛

盧克安現在在哪裡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他,山區支教18年,分文不取;

他,分文不取,疑為動機不純,被遣回國;

他,遣返回國,心有不甘,又來中國支教;

有人說,他是真傻,一個男人,這樣到了40歲,無房無車無錢,一無所有;

也有人說,他是當代白求恩,洋雷鋒,國際主義戰士。

他就是盧安克,德國人。

在對盧安克眾多評價裡,

最中肯的一個評價是:這個人不需要為他抒情,他的行為就是他的力量。

而他的力量來自他的夢想。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播下“支教”夢的種子

沒有人一出生就是夢想家,盧安克也不例外。

1968年9月,盧安克生於德國漢堡一箇中產階級家庭,他和雙胞胎哥哥從小

性格內向,經常莫名遭到其他孩子欺負,越是欺負他們越不敢反抗。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盧安克的父母很是擔憂,這樣下去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發展。

45歲的父親毅然辭去工程師的工作,改行到盧安克所在的小學當起了老師。

正是父親的這一決定影響了盧安克的一生。

盧安克的父親注重因材施教,他發現盧安克動手能力很強,便重點培養他這方面的能力。

過生日,盧安克的父親不送孩子奶油蛋糕、玩具之類的禮物,而是送一些木材,讓孩子自己動手創造模型出來。

中考時,盧安克因英語不及格落榜,去一家小帆船廠當起了學徒,有之前的基礎加持,很短的時間,他就能製作出精美的帆船。

後來,盧安克向漢堡美術學院申請入學,校長了解到他曾參加帆船比賽獲過獎,是個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沒考試就破格錄取了。

可惜,他和很多國內大學生一樣,從事的也不是本專業的對口工作。

他的工作很辛苦,每天至少要扛三千個大包,對此父母感到很可惜,

盧安克卻說:“為了錢做是可惜的,不是工作低階可惜。”

對此,父親很震驚:“你可以為別人服務了。”

父親的話就像導火索,讓盧安克內心的小宇宙爆發了:我要服務他人。

此刻他腦海裡浮出兩個字:中國。

為什麼是中國?

原來,1990年,盧安克以交換生的身份在中國東南大學建築系學習一年,他了解到很多中國文化,並且和中國學生相處極其融洽,他對中國甚是喜歡。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七年間,他內心總有個聲音在呼喚:“到中國來。”

兩個月後,盧安克一不做二不休的辭掉工作,來到嚮往已久的中國。

第一站,他來到廣西朔陽北溝村。他被大山裡的風光和民風徹底吸引,當即決定居住下來。從此,北溝村的田間地頭就有了一個外國人的身影。

誰家缺勞力,盧安克總是熱情地去搭把手:

誰家需要翻土播種,他二話不說將老牛套上犁賣力地開幹,任憑似火的驕陽炙烤;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誰家需要插秧澆水,他毫不猶豫地脫掉鞋子,光著腳板就下到冷水裡,彎腰埋頭操作起來;

誰家需要下山挑水,他爭著搶著挑起晃晃悠悠的扁擔,沒多大功夫一大水缸就被挑得水滿四溢;

……

除了不遺餘力地貢獻體力外,他還絞盡腦汁幫村民設計新型打穀機,使其省時省力。

別看他只跟村民們相處了短短6個月,卻成了村民心中的 “洋雷鋒”,甚至還有人當眾提議選舉他當村長。

由此,他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村民們的真誠,然而,也切切實實看到了不曾看到過的落後:

地處深山老林,喝水要到溝裡取,照明使用煤油燈;

要是遇上下雨天,很多人家的屋子外面傾盆大雨,裡面濛濛細雨;

靠天吃飯,也會遇上顆粒無收的年份;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盧安克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他想:落後是山區最大的一塊硬傷,只有改變教育才能改變未來。

從此,盧安克打開了一個新起點——支教。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支教路上的坎坷

思易行難。

經過多番考量,盧安克獨自一人前往隘洞鎮一個村安營紮寨,每月10元租了間破舊的房子,簡單擺了些廢舊的桌椅板凳。

等到他招來一群14—18歲的青少年,便正式投入“戰鬥”,免費給他們教學。

回首父親對他的教育,受益良多,盧安克想向父親那樣循循善誘,來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

地處少數民族聚集區,這些孩子只會說壯語,盧安克不得不從普通話開始,逐字逐句地教,孩子們會說簡單的普通話後,盧安克再引導他們動手畫畫……然而,這些孩子年齡偏大,已過了最佳年齡,創造力不盡如人意,以失敗告終。

盧安克清楚走這條路就要承受失敗。

隨後,他到一所殘疾人學校去教德文。

然而,剛從逆境中站起來,卻又要經歷一次打擊。

他沒有辦就業證被罰款3000元,群眾也紛紛指責:“盧安克從德國跑到中國來教課,分文不取,不是傻子就是奸細。”

1997年9月,盧安克被迫回到德國。

身在德國,心在中國,午夜夢迴,在夢裡總是出現自己在中國時的點點滴滴。

1999年3月,盧安克懷揣著“支教夢”再度來到中國,他向廣西政府申請要到艱苦的地方去教書,有官員出於好奇問他:“為什麼不選擇去條件好點的學校?”

盧安克很是疑惑:“好學校已經有好老師,為什麼還要去呢?不好的學校更需要我。”

順理成章,他被分配到落後、偏遠的朔陽中學,教初一初二兩個班的英語,沒有工資,他也欣然接受。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在盧安克看來, 教育只有一腔熱血是撐不起的,除了有舍我的精神外,還要有開創性的思維。

他發現中國孩子大多學得一口“啞巴式”的英語,會寫不會講。

他認為課本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改變這種現狀,授課時他乾脆不用課本,自己腦洞大開制定上課內容。

在課上,他根本不侷限於標準答案,讓孩子們暢所欲言開口表達。

Rain like the kite。(雨像風箏)

I can fly a bike。(我能像腳踏車那樣飛)

這樣看似沒有邏輯的句子,如果按照標準化來看待,這種遣詞造句是錯誤的。

盧安克反其道而行之,在他的課堂上這類句子司空見慣,他認為:不照本宣科,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才是一個孩子該有的樣子。

在他的引導下孩子們積極參與發言,大聲表達,學習英語毫無壓力。

一堂英語課在愉快的氛圍中輕鬆度過。

學生們對他的課總是意猶未盡:“從來沒上過這麼好玩的課。”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有時,為了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的畫面更形象,他也會啟發學生自己動手給句子畫畫配圖,甚至還讓學生自制教案,他說:“教育不是讓孩子像電腦那樣儲存知識,而是激發創造力。”

然而,盧安克半年的傾情投入,卻換來學校一句:“你教課很有趣,也受學生歡迎,但考試成績不理想,我們有考試製度。”

被辭退後,他尋尋覓覓,輾轉來到大坪子八一初中,一看他是地地道道的外國人,還有教學經驗,教英語肯定是把好手,學校就毫不猶豫地接收了他。

終於又有了發光發熱的機會了,盧安克內心甚是感激,全然忘記這裡沒有自來水、沒有電話、更沒通公路。

即便這樣,一段時間後,他又被學校以同樣的理由解聘。

想做點事情怎麼這麼難呢?盧安克又一次陷入了絕境。

這次他決定衝破障礙,拿上開啟困局的鑰匙。

8月26日,他隻身來到北京,暫住於清華大學北門附近一間低矮的民房,條件比在山區還要艱苦,屋子玻璃破碎,四處漏風,房前穢物淤積,門口正對公共廁所,房間異味瀰漫。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為了拿到那把“金鑰匙”,他全然不在乎自己住在哪裡。

等待是值得的。

在友人的點撥下, 9月28日,德國RUDOLFSTEINER教育友好協會中國辦事處成立,業務範圍是:非經營、非營利性德中兩國文化教育交流、諮詢的教育活動和方法。

有了辦事處,他喜不自禁:“以辦事處的名義,可以派我到任何地方。”

國慶節前夕,他便又從北京返回廣西,把自己派到了殘疾人學校繼續教德文和英文。

人一旦安定下來便會傾聽內心的聲音,盧安克也是,接著他給自己指出了一條應該走的路,為此他付出了14年時光。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守護山村兒童

結合自身經歷和以往經驗,盧安克認為挖掘孩子的創造力要從兒童時期開始,於是他決定到小學支教。

2001年,盧安克便徒步前往東蘭縣板烈小學報到。

帶班後他發現,教小學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別看這裡的小學生淳樸、天真,可個個無拘無束,像野孩子一般,很難管教。

抽菸、喝酒、偷東西時有發生,相互之間的打鬥行為屢見不鮮;

甚至一些男孩看盧安克是外國人,脾氣又好,就開始在課堂上大吵大鬧,罵他、嘲笑他,場面一度失控,導致課程無法正常進行。

對此,初來乍到的盧安克並沒有氣急敗壞,他表現得極為冷靜。

他認為老師的教育目的不是改變學生的天性,而是讓他們到實踐中去感悟一些道理。

他說:“語言很多時候是假的,一起經歷過的事情才是真的。”

村裡沒有供人行走的道路,平時人們都在排水溝裡走,一下雨情況可想而知有多糟糕。

對此盧安克深有體會,於是萌生了組織學生一起修路的想法,為全村人提供了便捷,還鍛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兩全其美。

於是在哥哥的大力資助下,盧安克便帶領著學生們大刀闊斧地展開了工作。

他想,實踐在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讓他們自行設計出三條小路來,並在紙上畫出具體的平面圖,然後大家圍坐在一起討論採用哪個方案。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圖紙有效地落實後,需要計算出水泥、石子的具體數量,盧安克便又將任務分配給學生,等到正確的計算結果出來之後,他又引導學生,如何將資料明明白白地呈現於賬目單上。

更讓人佩服的是,學生們觸類旁通,居然對資助金也做出了一份詳實的報告。

對此,村民們都豎指稱讚了不得,等所有物料購買齊全後,也自發地參與到修路隊伍當中來。

在全村大人孩子的齊心協力下,沒幾天,一條寬0。6米,長300米的水泥路順利竣工了。

奔跑在平整的路面上,孩子們似乎感到從腳下騰起一股強大的力量,什麼是團結,什麼是成就感,在學生小小的心裡也悄然開始萌芽。

學生們的微妙變化使盧安克更加註重實踐課程,他經常帶著學生們走出教室,到田地,到山上,實地探索知識。

為了讓學生們體會和諧友愛的氛圍,盧安克又組織拍攝電視劇《和平劍》,一眾小演員都是來自班裡的學生。

班上一個男孩寡言少語,非常自卑,為了提高這個孩子的自信心,盧安克選他來當主演。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最開始排攝時,盧安克一五一十地教學生們如何揣摩人物特徵,如何表達感情,當有些情節孩子們不得要領時,他就放下攝像機親自示範,跑啊、跳啊、笑啊、鬧啊……像個孩子一樣融入角色自在表達。

每個學生在他的點撥和薰陶下都演繹得生動完美,盧安克會意俏皮地對小演員們豎起大拇指:“very good,very good!”

小淘氣們個個臉上樂開了花,原來拍電視劇這麼有意思,他們被盧老師的熱情和實力徹底征服,便逐漸收斂好多,不再任性搗亂。

電視劇一出,盧安克隨即給每個學生刻出一張DVD,一有時間,學生們便擠坐在一張長板凳上,看自己參演的電視劇,已看過無數遍,再次看到大夥將身體全埋在泥巴里、只露出個小腦袋時的情景,依然會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

人一旦感受到溫暖,就很容易被感化,學生們從此也逐漸認可了盧安克。

不上課的時候,學生們就拽著他一起“瘋玩”。

有時,剛下過雨,他在泥地裡騎著腳踏車逗學生們玩耍,遇到下坡路就開足馬力,飛一般地俯衝下來,輪胎攪起的黃泥四處飛濺,孩子們來不及躲閃,一眨眼所有人都已濺成泥人,村子上空便迴旋著孩子們天真爽朗的笑聲,久久不能散去。

男孩子們一見到盧安克,像小猴子一樣四五個人呼嘯而上,一會兒伶俐地掛在他身上,一會兒又在他胳膊下鑽來拱去。

只要發現盧安克坐在地上,小猴子們便爭先恐後地往他腿上躺,嘴裡還不停地嘰裡呱啦:“老爸,老爸……”

“老爸”也順勢往地上一躺,雙手不停地撫摸著幾個小腦袋,任由他們在自己懷裡撒嬌、耍賴。

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有的還是自己照顧自己。

這激發了男人天生的保護欲,讓他非常想要照顧這些孤單的孩子。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每到週末,盧安克便輪流住到學生家裡,陪他們生火做飯、洗衣餵狗。

一朵雲會推動另一朵雲,一顆心會溫暖另一顆心,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班裡最皮的孩子也開始黏著盧安克,也只有坐在他懷裡才能安靜十幾分鍾,“老爸”叫得比誰都響亮。

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臉,他打心眼兒裡生出一種幸福感。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將命和山區緊密相連

而這樣的幸福是常人難以理解的。

有人納悶:“盧安克和這些孩子相處時,愉快歸愉快,免費支教自己能得到什麼呢?衣食住行哪樣不要錢呀?”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是的,他所付出的,說出來你可能都覺得不可思議。

每個月家裡資助的100元生活費,加上自己做翻譯賺取的極少外快,一部分被盧安克拿來資助了貧困學生,一部分用來買了教學用具。

他自己連襪子都捨不得買,穿得鞋是當地老農民那種解放鞋,順著鞋幫上的破洞能看到腳趾。

吃的更不用說,他每天只吃青菜,長期營養不良,致使一雙眼窩深得不可測,多年的一件舊球衣下瘦骨嶙峋的身板也格外明顯。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對此,有人說:“心疼盧安克,他太苦了,他完全有能力過更好的生活。”

如果因為生活苦而逃離當下,那就像奪去了盧安克寶貴的生命。

2004年,盧安克經歷過一場令人觸目驚心的車禍。

他乘坐的農用車,走在半路車輪子脫落,車翻後從幾十米的山坡滾下去,差2米就掉進了紅水河,幸運的是被一棵大樹擋住,他和死神擦肩而過,但脊柱壓縮了3釐米,休養了好久才得以恢復。

一次,柴靜在採訪中問盧安克:“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貧窮的地方,得不到醫生的地方,遇到這樣的事情會承受不了的吧?”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可誰也沒想到,盧安克卻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我覺得這次車禍把我的命跟這個地方連得更緊了,走了就沒有命了。”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原本的平靜被打破,告別

自打決定支教山區開始,盧安克早已將自己的命運和山區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哪怕為此奉獻一生,也心甘情願。

然而,終究沒能能如願,在一片譁然中他還是闊別了生活多年的山區。

怎麼回事呢?

“盧安克,一個德國人,在中國貧苦山區免費支教10年。”

2006年,一時間這件事情 “轟”地一下傳開。

緊接著,盧安克被評為“2006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訊息一出頓時炸開了鍋,盧安克也成了媒體追捧的香餑餑,迫於無奈他出面接受了採訪,面對媒體他說:“不是我感動中國,而是中國感動了我。”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各大媒體覺得沒能扒到盧安克真實的料,對他還是緊追不捨。

有時,他午睡突然驚醒,床頭坐著陌生人在等他醒來,盧安克不喜歡被採訪,為此他很是苦惱,後來,不得已他只好躲到學生家裡去。

不答應出面接受採訪,很多媒體就給他寫信,見寫信沒有迴應,就在他個人微博底下留言,一天的留言甚至能達到幾十萬條:

你當初為什麼選擇到中國支教?

你準備什麼時候結婚?

40出頭的年齡,沒房沒車,有人說你是失敗者,你怎麼看待這樣的評價?

……

生活的寧靜被打破了,他根本沒法靜下心來教學。

2010年,他乾脆關掉個人微博,回到德國,給心情放個假。

為此,他特留下宣告:

如果有人告訴你,我為某人某事做了宣傳,你就要知道:我不會跟別人合作,而只會為別人服務。如果有人以我的名義收費或捐助,那就是留給他們的。我是不會接收錢的。如果你在某地方看到我叫人去做什麼,你就要知道:這不是我的意思,我不會叫人做任何事情。”

這就是盧安克,他沒有從中國帶走一分一毫,他帶走的只有對學生無盡的牽掛。

實在放不下學生,2011年春節剛過,他就返回板烈和學生們再聚。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原本以為隔了這麼久,一切能歸於最初的平靜,沒想到事態卻越發嚴重。

很快,盧安克又被媒體盯上,找他採訪的人一撥接著一撥,他實不想被採訪,只想簡單的教書育人而已,為什麼媒體對他就是不依不饒呢?

臨了,媒體拿出殺手鐧,對他實施車輪戰,使得盧安克心力交瘁。

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生命的負荷使他難以承受,無奈之下,2012年,盧安克又多次回德國休養。

萬萬沒想到,媒體成了壓垮盧安克的最後一根稻草,之後他再也沒有到中國來。

直到2014年,他非常想念曾經的學生,願意回到板烈繼續支教。

事與願違,他回到板烈後,當地人不再希望他留下,因為只要他一來就會吸引各路媒體紛至沓來,學校根本沒法正常上課。

德國小夥盧安克:貧困山區支教10年,6年前為何突然消失了?

對此,盧安克無言以對,他默默地接受了這個結果,看完學生後,第二天他便留下自己創作的《山村支教手冊》,帶著妻子去了越南。

盧安克換上蒙志合的名字,徹底離開了廣西山區,他為中國山區教育事業奮鬥了18年,來時是小夥,去時已成大叔。

對此,很多人說,我們欠他一句“謝謝”。

不知道他有沒有後悔來過這裡?他是否帶著傷感離去?

不得而知。

但盧安克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家,他家人就是他的後代;如果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學生,學生就是他的後代;如果一個人為了人類的發展,那麼人類就是他的後代。”

盧安克的非凡之舉,讓我們懂得,什麼是大愛。

對此有人感慨:“要是盧安克現在再來中國該多好,天時地利人和。”

他配得上那句: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 END .

【文| 張漫皙】

【編輯| 丹尼爾李】

【排版 | 毛毛雨】

推薦文章

  • 2 千元鍍金牛排太奢侈,這些米其林餐廳牛排你也能做

    秘魯風味醃牛排,圖片來源:greatbritishchefs他用日本醬油、大蒜、紅酒醋、牛至和小茴香的混合調料醃製牛排 5 小時,再放在一個猛火烤架上烤制,最後與秘魯奶油玉米、酸味醃魚醬(escabeche)、阿馬裡洛辣椒醬(aji ama...

  • 《海王》傑森莫瑪成新晉男神 竟也很“少女心”

    踏足娛樂圈走上“狂野之路” 高強度訓練成就性感身材在影片中,傑森·莫瑪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身性感的肌肉與魁梧身材,他甩著長髮、半裸紋身、皮褲的狂野造型一亮相就瞬間點燃了觀眾的熱情,所詮釋的另類超級英雄令觀眾大開眼界...

  • 春遊野餐必備美食,享受這美妙的季節吧!

    開胃解饞的小零食 +香酥可口的小餅乾各種堅果、巧克力是春遊時的首選零食,主要是便於攜帶,而且能量較高,體力不足時能迅速補充,而且富有飽和脂肪酸,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