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茅海建:“醇親王府檔案”中的雞零狗碎

由 古籍 發表于 運動2021-12-24
簡介就醇親王載灃的英文水準而言,肯定閱讀不了《大英百科全書》,購買此書有兩種可能:一是載灃的命令,讓身邊人隨時可去查閱

鴿怎麼讀同音字

茅海建:“醇親王府檔案”中的雞零狗碎

按照儒家的學說,禮制是政治的核心,“上尊下卑”須得用禮制來維持,故清朝從未提出過免跪拜一說,然則醇親王府檔案中收錄的免跪拜的上諭,應當產生於何時?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藏有一批清末民初的名人檔案,很有價值。其中一種是“醇親王府檔案”,我粗粗看了一遍。雖說沒有我所盼求的大發現——對我的研究有所幫助的材料,但其中的一些內容,卻使我耳目欣然,甚至輕輕地笑出聲來。於是,筆錄於下,似也可作各位看官茶餘飯後之談助。

醇親王奕譞(1840-1891),清朝道光皇帝第七子;其四哥奕詝,咸豐皇帝;六哥奕訢,恭親王;其第二子載湉(1871-1908),為光緒皇帝;其大福晉婉貞,為慈禧太后的胞妹。當慈禧太后1884年罷免恭親王奕訢後,命軍機處有事與醇親王商議,即是由其主持朝政。第一代醇親王奕譞於1891年去世後,其第五子載灃(1883-1951)襲爵為第二代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1906-1967),為宣統皇帝。溥儀登位後,慈禧太后命載灃為監國攝政王。

醇親王家族顯赫,兩代醇親王,是清末兩位皇帝的本生父。其王府原位於西城太平湖,光緒帝登位後,王府成為潛邸(後稱南府)。清廷另賜王府,位於後海北沿(又稱北府),最初是清初大學士明珠的宅第,佈局寬闊,現在分別是國家宗教事務局(原王府)、宋慶齡故居(原王府花園)、北京第二聾人學校(原王府馬號)。

近代史所圖書館所收藏的“醇親王府檔案”數量不多,入藏的原委不詳。在我的閱讀範圍中,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還儲存著數量較大的該王府檔案。

茅海建:“醇親王府檔案”中的雞零狗碎

免跪拜的上諭

醇親王府檔案中收錄了一份上諭,文稱:

朕惟古之君臣坐而論道。禮:天子見三公,下階;見卿,離席;見大夫、士,立,撫席。諸侯、大夫下拜,天子答拜。漢制,皇帝為卿、相起。唐制,臣下皆坐。宋時始改立禮。元乃改跪禮。其後仍之。歐洲諸國君臣並坐,握手鞠躬,而無跪禮。考中國之古禮,既坐論而答拜;稽東西之禮俗,亦並坐而鞠躬。方今萬國交通,禮取大同。自今以後,凡我臣工,其免拜跪。欽此。

這份上諭用墨筆寫於朱欄八行紙上,看起來不那麼正式,不像是清朝的正式上諭,也有許多修改的痕跡。從筆跡上辨認,可以肯定不是光緒帝的,但不知是誰的筆跡。

跪拜禮是清朝臣子見天子的禮儀,許多大臣七老八十,行動本已不便,見皇帝仍須用此禮。尤其是軍機大臣,每日入朝,每日跪拜,短時間尚可,長時間跪著自己都站起不來,需由太監扶持,苦不堪言。況且國家大事,一坐多跪,跪者勞苦,坐者生憐,必不能詳細討論,只能匆匆而決。可是按照儒家的學說,禮制是政治的核心,“上尊下卑”須得用禮制來維持,故清朝從未提出過免跪拜一說,只是對於某些年過八十的重臣,在跪拜後即“賜座”,以顯示皇恩浩蕩。

由此,我以為,這份上諭不是產生於清朝而是民國年間;寫此上諭者,當是已退位的宣統皇帝溥儀,或是其身邊的侍臣。我的根據是,該諭中“稽東西之禮俗,亦並坐而鞠躬”一句,這在清朝是很難想象的說辭;而“禮取大同”一語,又讓人想起康有為。由此再查詢康有為的著述,果然找到了原本,在“康有為遺稿”中,有《擬免拜跪詔》,文稱:

朕惟古之君臣坐而論道,蓋共此天位,皆以為民,不過稍示等威,非為故嚴天澤。故禮:天子為三公下階,為卿離席,為大夫興席,為士撫席,於公卿大夫拜,皆答拜。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惟宋乃立,元乃跪,後世從之。遍考東西洋各國皆鞠躬肅立,或握手並坐。故考中國之古禮,既坐論而答拜如此;審環球之禮俗,其坐立而不拜如彼。自今臣工行禮,其免拜跪。

1917年7月,康有為參加了張勳發動的“丁巳復辟”,任弼德院副院長,為溥儀起草了若干詔書。由此可見,“醇親王府檔案”中所藏的那件諭旨,似為在康有為所擬詔書上修改的,很可能是溥儀被趕出宮後而帶到醇親王府的。

康有為在戊戌變法期間即有減少君臣禮儀之設想,他在“上清帝第四書”中稱:

……皇上九重深邃,堂遠廉高,自外之樞臣(指軍機大臣)、內之奄寺(指太監)外,無得親近,況能議論?小臣引見,僅望清光;大僚召見,乃問數語。天威儼穆於上,匍匐拳跪於下,屏氣戰慄,心顏震播,何以得人才而盡下情哉?每日辦事,召見樞臣,限以數刻,皆須了決,伏跪屏氣,敬候顏色,未聞反覆辯難,甚少窮日集思……

康有為所言,當屬事實。清代制度,皇帝引見群臣,一次數十名,僅是禮儀;召見京外疆臣,不過問答數語;每日與軍機大臣的見面,時間也不太長,便下達了帝國的政令。且整個過程是皇帝端坐在上,臣子低頭下跪應答,君不問,臣不語。康有為認為,這種禮儀致使君臣間根本無法進行交流,於是,他提出了“設館顧問”的提議:

請皇上大開便殿,廣陳圖書,每日辦事之暇,以一時許親臨燕坐,顧問之員,輪二十員分班侍值。皇上翻閱圖書,隨宜諮問,訪以中外之故,古今之宜,經義之精,民間之苦,吏治之弊,地方之情。或霽威賜座,或茶果頒食,令盡所知,能無有諱避……

這是一個新設的機構,內建書籍,皇帝每天以一時許(一個時辰,兩個小時)親臨,與輪值的顧問隨意相談,雖然沒有說廢除跪拜禮,但“賜座”、“茶果”的細節,已經有了“坐而論道”之意。康有為的“上清帝第四書”,最後沒有上達天聽,但他在“上清帝第六書”(即其戊戌變法的政綱)中,又將“設館顧問”一策,修改為“制度局”:

……特置制度局於內廷,妙選天下通才十數人為修撰,派王、大臣為總裁,體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內,同共討論,皇上親臨,折中一是,將舊制新政斟酌其宜,某政宜改,某事宜增,草定章程,考核至當,然後施行。

茅海建:“醇親王府檔案”中的雞零狗碎

康有為設計的這個“制度局”,實為變法的最高決策機構,康本人想成為這個機構的精神領袖,由此來主導變法運動。“制度局”之設,也沒有涉及廢除跪拜禮,但從“體制平等”、“同共討論”的設計中,似能看出“坐而論道”之意。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之後,南京臨時政府廢除了政府官員的跪拜禮,北洋政府又規定民國政府的通用禮節是鞠躬禮,大禮三鞠躬,常禮一鞠躬。到了張勳發動“丁巳復辟”時,跪拜禮已廢除了五年多。溥儀的小朝廷內部還保留了跪拜禮,但溥儀的英文師傅莊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和去見溥儀的北大教授胡適之,都已不行此禮了。

選單

檔案中有3份選單,似可以說明當時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家中的生活內情。其一為:

頭海:水晶白肘;二海:黃悶生口;二海:燒(編者注:原文寫作左“火”右“贊”,此處姑以燒字代替,下文同)活魚。

大碗六個:三仙丸子,海參鴨塊,南煎丸子,米粉肉,什錦海參,葛仙米更。

懷碗四碗:滑油雞片,溜魚片,溜鮮蘑,雞絲翅子。

點心四套。

俱是高傢伙。

價錢三十吊。

其二稱:

海碗一個:白肘子;七寸一個:米粉肉;(一個)松仁肉。

大碗六個:三仙丸子,酒肉,南煎丸子,什錦海參,“燒”三筍,什錦“燒”絲。

懷碗四個:溜海參,溜鮮蘑,裡季絲加宛豆,溜鹿筋。

點心四套。

俱是高傢伙。

價錢二十四吊。

以上兩紙寫在很普通的黃紙上,黃紙也非整張,而是一小條狀。既然上面還有價錢(三十吊、二十四吊),當是王府的訂菜,選單亦是飯莊送菜時交來的。

從選單中可以看出,飯莊掌櫃的文化程度並不高,許多用語都是當時的行話,且有白字(多為同音字)。“頭海”,似為頭號的海碗,“二海”,似為二號海碗,“七寸”,亦似為二號海碗,由此可知二號海碗的大小。滿族人的菜,多用碗盛,不似漢人用盤、碟,好看而量不大。三個海碗,似為滿族人菜式中的“三大件”。“黃悶”,當為“黃燜”;“生口”,不詳其物,但從今天的“黃燜牛肉”、“黃燜羊肉”來看,亦有可能是“牲口”。“燒活魚”一道菜,在當時的北京不容易,當地很少養魚,活魚難得;反過來說,選單中的“溜鹿筋”,今天可能屬珍貴食材,而當時並不難得。“三仙丸子”,應是“三鮮丸子”。“葛仙米”是一種水藻,“葛仙米更”,應是“葛仙米羹”。“翅子”,指魚翅。“裡季”,是“里肌”。“宛豆”,即“豌豆”。“俱是高傢伙”一語,很難理解,如果指餐具,這些海碗、大碗、懷碗都是不能加高的,想來想去,或許是裝得特滿之意?

這兩份選單雖沒有時令,但從第一份中的“活魚”,可知是不在冬天,很可能是夏、秋季節;從第二份的“豌豆”,若是指新鮮豌豆而不是水發乾豌豆,那隻能是春、夏之際。要知道,當時並沒有今日的保活、保鮮技術。

茅海建:“醇親王府檔案”中的雞零狗碎

醇親王是晚清的頭等尊親,大富大貴,其家廚也應當有相當高的水平,從兩份選單來看,屬於滿族菜和山東菜的合璧,做菜的難度不應當算是太大。何以像這樣的宴席都要請外邊的飯莊來做?我以為,很可能時在民國年間。當時的醇親王府,已經不能保持當年氣派,而當時許多京中大飯莊的名廚,也來自當年皇親國戚家或達官貴人家的膳房。

檔案中還有一份選單,是送給皇太后的膳席,其單為:

正月初五日,進皇太后膳一桌。

海碗二品:燕窩八仙白猿獻壽,清煨翅子。

大碗四品:燕窩什錦攢絲,燕窩壽意三鮮肉絲,黃燜魚骨,黃燜肉。

中碗四品:黃燜海參,燕窩煨肉絲,三鮮鴿蛋,杏仁豆腐。

盤二品:炸酥裡脊,南煎丸子。

懷碗四品:海參熘肉絲,肉絲熘豌豆粒,肉絲熘口蘑,燴腰花。

碟四品:肉丁王瓜醬,肉片燜扁豆,肉片燜筍尖,拌集拌。

餑餑四品:壽意油糕,肉丁乾菜包子,細餡立桃,細餡臥桃。

燕窩三鮮湯。

肉絲口蘑滷麵。

片吃爐豬一口、片吃爐鴨一對。

這一份選單寫在白宣紙上。醇親王府出了兩個皇帝,光緒帝與宣統帝,年初五給皇太后進膳桌,可能是出自滿族的禮儀(或風俗)。由於該選單上沒有具體的時間,不知是送慈禧皇太后還是隆裕皇太后,就我個人的感覺而言,送隆裕皇太后的可能性更大點。她是光緒帝的正妻,是監國攝政王載灃的嫂子和名分上的表姐,而且也是他在政治上的合作者。

過去的食材,以燕窩為極上品,其次為魚翅。食用燕窩的宴席,那才是真正的“燕席”,而且要講究用料的多少。由於是送給皇太后的膳桌,菜品中大量使用燕窩,且有用“海碗”裝的“清煨翅子”(魚翅),氣派真是夠大的。但是,這麼多的菜,這麼大的量,送到宮裡面去,又給誰吃呢?當我看到這份選單的最後,不免笑了起來,“片吃爐豬一口、片吃爐鴨一對”,此即是烤乳豬一頭,烤鴨兩隻,皇太后又怎能吃得下?

更為重要的是,大年初五,天寒地凍,這麼多的菜做好了送到宮裡去,不管是用何種包裝,那還不涼了?若重新加溫,味道可就差遠了,有些菜品(如烤乳豬、烤鴨)重新加溫的難度也比較大。我個人估計,當醇親王府派出的一大列人員抬送食箱、食盒送進皇宮後,皇太后只是挑著看了幾眼,選幾色菜品留下,大量的便賞賜給下人了。這下子可太便宜皇太后身邊的下人了!

茅海建:“醇親王府檔案”中的雞零狗碎

購買《大英百科全書》

醇親王府檔案中有一張中英文合璧的制式賬單,鉛印,署日期為1906年12月8日。其中文寫道:

敬啟者

《百科全書》經於十二月六日付上,料早收妥。茲者按月交價銀該六兩未蒙交到。請即匯寄勿延是幸。順請臺安。

繼源先生臺電。

再者,請每月匯寄銀兩直交天津英界馬路公易大樓第六十九號至七十一號本行收入。

如寄郵政匯票或銀行支票寫交H。E。HOOPER及加一橫線在支票單上。

付銀信時祈將此信一同寄回以免有失。

再看一下該賬單的英文字,也許會有點意思:

I have the pleasure to advise you that your set of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 Half Box Binding was dispatched to you on 6th Dec。 and I trust will safely reach you at an early date。

The first monthly payment of Tls 6。- becomes due on delivery and I hope to be favoured with your remittance in due course。

從這份賬單中可以看出,醇親王府中一個叫“繼源”的人,從天津洋商H。E。HOOPER的商行中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了一套《大英百科全書》,每月付銀6兩。該書於1906年12月6日從天津發出,而“繼源”此時首期款項還沒有支付。

《大英百科全書》是當時最重要的學術資源,1906年發行、銷售的,是其第10版,由倫敦的《泰晤士報》發行,包括第9版的25卷和第10版再補充的11卷,卷帙浩大。從賬單上看不出該書的總價為多少,但每月銀6兩(不知分多少月),可見書價之昂。

我在這裡所關心的,不是文化生活史中的“《百科全書》的傳播”或社會生活史中“分期付款的開端”,我關心的是該書的讀者,即誰在使用這一套《大英百科全書》。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清政府的新政已經實行了五年。前一年,1905年,日本在中國東北等地進行的戰爭(即日俄戰爭)中戰勝了俄國,獲取了從長春到旅大的南滿權益;美國因排華法案,而引起了上海等地抵制美貨運動;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直隸總督袁世凱、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周馥聯銜上奏,請求12年後實行立憲政體;同盟會在東京召開成立大會。這一年,1906年,清廷宣佈預備立憲,並進行了官制改革(丙午官制),改傳統的六部九卿為外務部、吏部、度支部(財政)、禮部、陸軍部、法部、郵傳部(交通與郵政)、理藩部、民政部、學部、農工商部。可以說,清朝此時所面臨的國內外政治形勢發生了大變。

茅海建:“醇親王府檔案”中的雞零狗碎

第二代醇親王載灃於八歲襲爵,因年齡尚小未參預政務。辛丑條約簽訂後,因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清軍士兵所殺,清廷以十八歲的載灃作為頭等出使大臣,於1901年前往德國“賠罪”。載灃此行,著有《使德日記》,從此一生對外國事務多有興趣。回國後,載灃奉慈禧太后的諭旨,與清末重臣榮祿的女兒結婚,1906年1月生下其子溥儀,這是與光緒帝血緣最近的王子。在光緒帝無嗣、“大阿哥”已廢的情況下,溥儀的出生,毫無疑問是當時王朝政治的大事。

由此,在這個時候,醇親王載灃閱讀什麼讀物,對王朝政治來說都是大事。

就醇親王載灃的英文水準而言,肯定閱讀不了《大英百科全書》,購買此書有兩種可能:一是載灃的命令,讓身邊人隨時可去查閱;二是身邊人因載灃對外部知識的需求太大而本身知識不足,特意去訂購一部,以能隨時應對載灃的諮詢。後者也可以解釋,為何貴為王府仍分期付款。至於訂購者“繼源”是何人,仍不詳。

順帶地說一句,過了一年,1907年,慈禧太后命二十四歲的載灃“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再過一年,1908年,為正式的軍機大臣,到了這一年11月光緒帝臨終時,慈禧太后命抱溥儀入宮,立為皇帝,再命載灃為監國攝政王。此後三年多,是載灃主政時期,只是這部分期付款購買的《大英百科全書》在其政治生涯中是否起到過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兩封沒有來由的家信

檔案中有兩封家信,沒有寫信人署名,也沒有收信人名字,內容不完整,用語粗俚,多有白字,字也寫得不好。我最初看到時,感到很奇怪。其第一封稱:

……現在因你所拿鴻翼之表,累次讓你送去,至今不見。因此,二姑娘今逼我,父在世所欠他之洋壹佰叄拾元,並父死時我使之銅元六百吊。因你顢頇,以至累我受逼。於前日鴻翼赴津接眷,教(叫)我找你要表,我實沒有地方找你,因此我與鴻翼大犯隔目(膜)。你想,本家之中,我數十年之維持,因你不長近(進),犯此口舌是非,連累我受此逼迫,我冤不冤?近日奶奶為所欠他家之錢,連急代(帶)氣,以(已)然病了。我今乾著急,無法還他之錢。二姑娘逼迫太甚,你不見面,你自己想想,對不對?你若有皮有臉,見信速急將他之表與他送回,從此不可粘他。三天你不與他將表送回,從此你至我死,也不用見。我為你作(做)事不真,害我著此大急,失了本家合(和)氣,我多們(麼)冤?聽不聽在你。

“二姑娘”是“二姑姑”之意。第二封又稱:

……孩子在我處與你代養,你又想搬來了,你不知房子每月與人多少利錢。賬不是我欠的,娶你媳婦,父借人家一百三十元。葬父賬,你也知道。你想,常兒一人在家,還不大合式,你想搬去,成不成?再者今以(已)將西院並小屋業已租了。月底月初,人家就搬過來了。你要,我手中分文未有,我亦無法去。奶奶見信大鬧一場……你也不想奶奶今年多大歲數了。你故意用法將奶奶氣死,你心安否?

從兩封信的內容來看,大概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收信人(弟弟)借其二姑家的“鴻翼”(很可能是其表兄弟)一塊表,沒有還;“鴻翼”赴天津接眷前找收信人要表,沒有找到人,而與寫信人(哥哥)傷了和氣。二姑對此十分不滿,上門有逼債之語,奶奶也為之生氣。於是哥哥寫了一封抱怨的信,要求收信人三天之內將表還回去。收信人對此回了信,提出今後將搬回祖宅居住。寫信人(哥哥)再寫一信,稱其子“常兒”已經是由他代養,再搬回來住,家中沒有地方,“西院並小屋已租了”(很可能是還人“利錢”);同時稱,奶奶要將其子“常兒”送回去,並讓“常兒他媽”即弟媳婦以後不要再來了。

這是北京普通人家中一段家長裡短的故事,與尊貴的醇親王家族應該是完全沒有關係的,然為何這兩封家信會存到“醇親王府檔案”之中?想來想去,收信人很可能是醇親王府中的下人。

儘管這位收信人稱“合餓死就合式了”,但絕不是當年北京城中的貧民。他結婚花了銀元130元,其父去世用了銅元600吊,都是向其二姑家借的。他哥哥居住在祖宅,其“西院並小屋”已出租,祖宅大約還不能算太小。他借親戚的表不還,他哥哥指責他“我借給你物,拿去非當即賣”,看來其品性不好,造成兄弟反目。而從信中的敘事語言來看,他們家很有可能是昔日榮光今已敗落的旗人;寫信時間已到了民國,這位醇親王府中的下人,日子已不太好過。

清代的達官貴人家,養著一批下人,又稱家人、家僕等,職司各業。在主子輝煌發達的日子裡,這批下人也身上罩著光鮮。官場、商場上的各色人等巴結他們的主子,也不時給他們一些好處。主子所給的薪水,只是他們收入的一部分,很可能是一小部分,其中一些惡僕在京城地面上頗能呼風喚雨。也就是說,在清朝,醇親王府又是何等的地位,其府中的下人也是常人所仰慕的;而到了民國,仍在醇親王府中當差,風光不再……

本文原載《南方週末》

推薦文章

  • 立定跳遠世界紀錄,40碼4.22秒,智力測試滿分的兄弟們,還好嗎?

    24秒的人體反應時間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在電子計時時代綜合考察營的各項紀錄保持者臥推225磅(約102千克)臥推可以很好的檢驗一個球員的力量和耐力歷史上唯一一個臥推超過50次的球員是來自東肯塔基的防守截鋒賈斯汀-厄尼斯特可惜他在1999年的...

  • 為什麼不要惹孕婦生氣?這些後果,準爸爸後悔都來不及

    很多準媽媽在懷孕的時候,都會期盼自己生一個健康的寶寶,所以每天不管是飲食還是心情都格外注意,有一些人說,想要看自己嫁的是不是一個正確的人,懷孕以後就能看出來了,這句話說的很對,有的男人在老婆懷孕的時候,各種精心照顧,不讓老婆做一點家務,但有...

  • 湯汁濃郁,口感醇厚的豚骨拉麵,吃到根本停不下來

    等到面端上來,他看著碗裡的拉麵,覺得除了好看之外,沒有什麼其他特別之處,當他喝了一口湯之後,徹底改變了他的認知與想法,當時他就覺得,怎麼能把一碗拉麵做到如此的美味,特別是它的湯汁,真讓人回味無窮,湯汁濃郁但不油膩,鮮美但不口乾,口感醇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