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禪讓制絕唱:上古時堯舜禹三家爭權,兩千年後他們子孫又三國鼎立

由 潘不安講究史 發表于 運動2021-12-19
簡介(《史記·夏本紀》)意思是皋陶將大禹塑造成了一位全民榜樣,命令天下所有百姓向他學習,對於那些不遵守這項命令的人,甚至還將會受到刑罰

皋陶的祖先是誰

歐洲文明常以曾經擁有古希臘的民主政治而感到驕傲,可對於一個依靠奴隸制養活的文明來說,這種民主總是顯得那麼的怪異。

如果以這種角度來說的話,中國可是比古希臘更早擁有民主制度的,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名稱,叫做禪讓制而已。

所謂五帝時期的禪讓制,歸根究底其實是一種軍事民主,是隻存在於部落首領間的強者自由,換而言之,就是誰的拳頭大,誰便具有話語權。這種民主與香港黑幫電影中,選舉話事人並沒有區別,或者說是某國們總統、首相選舉的前身。

並且隨著《竹書紀年》的出土,讓人們更加相信那是一段舜殺堯,禹殺舜,啟殺益的黑暗歷史。當然了,人總喜歡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而這種極端黑暗的記載只不過是宋朝佚失(《古本》),明朝又突然出現的今本《竹書紀年》上的孤證。

我們為什麼不能拋開儒家典籍上的極光明,《竹書紀年》中的極黑暗,以中庸的思想來想象那段歷史呢?更何況我們還有一段記載詳盡的禪讓模板可以參考,那就是三國時期,漢禪讓於魏,魏又禪讓於晉,也許那才是更接近於上古時期的真相。

禪讓制絕唱:上古時堯舜禹三家爭權,兩千年後他們子孫又三國鼎立

《史記·夏本紀》記載:

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堯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嶽皆曰鯀可。堯曰:“鯀為人負命毀族,不可。”四嶽曰:“等之未有賢於鯀者,願帝試之。”於是堯聽四嶽,用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帝堯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攝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於羽山以死。

在這段記載中,當堯尋找可以治水之人時,文中用了一個“皆”字,體現出了鯀在部落聯盟中的巨大影響力。從對話中也可以看出,堯對於任用鯀是有顧慮的,是否是害怕鯀因為治水的功績,而對自己的地位產生威脅。

所以堯對四嶽說鯀是一個違背命令,敗壞同族的人,不能擔任治水的重任。但是四嶽卻堅持認為同輩之中沒有比鯀更有才能的人了,這就顯然又和堯的說法有點相悖了。由此可見,鯀的部落在聯盟中已經具有了挑戰堯的實力和影響,治水是雙方較量的開始。

注:四嶽或說是一人,或說是四人,分管四方諸侯,故此稱為四嶽,有鎮守四方之意。有點像是《封神演義》中的西伯侯、東伯侯、南伯侯、北伯侯,是同時具有崇高聲望和強大力量的實權官職。

較量的初期,由於有四嶽的支援,鯀首戰告捷,獲得了治水的這項任務。但是經過了九年的治水之後,鯀最後卻以失敗告終。

歷史的記載是因為鯀一味的採用堵的方式治水,不但徒勞無功,反而使洪水更加嚴重。但在神話中,卻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講述的是鯀因為偷盜息壤治水而被天帝派神所殺。前文筆者分析過,中國的神話其實是用另一種方式在記錄歷史。

中國文化中以社稷代指江山,其中“社”便是指的土地,那麼息壤這種可以自行生長,永不減耗的土壤,不就正是“社”嗎?而鯀偷盜息壤的這種行為,也許正是暗示了他因為對堯帝權柄的挑戰而招致了殺生之禍。

但是現實中的鯀已經有了足夠的實力和影響力,已經不是堯單憑自己的力量能夠打敗的了,所以他需要幫手。

禪讓制絕唱:上古時堯舜禹三家爭權,兩千年後他們子孫又三國鼎立

《山海經·海內經》:

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於羽郊。

而現實中的“祝融”恐怕便是舜。舜據記載是黃帝的八世孫,只不過和漢末的劉備類似,早已家道中落了。舜帝的後代媯滿西周時被封在陳地為陳氏,再傳十世至媯完時為避陳國內亂入齊,為田氏,後取代齊國姜氏。其後田書伐莒有功,封樂安,賜姓孫氏,他的後代中有大名鼎鼎的孫武,還有便是三國主角之一,建立東吳的孫權。

話題回到舜的身上,雖然家道中落,但是他本人卻非常有能力。《史記·五帝紀》記載:

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

據《括地誌》記載,舜的這些活動軌跡範圍大概在古時的兗州濟陰一帶,大約是今天的山東菏澤,那時候屬於堯的封地陶。從活動的內容看,他在歷山耕地,雷澤捕魚,河濱製作陶器,壽丘製作各類生活用具,甚至跑到衛地的負夏做生意,在那個時期顯然不是一個家道中落的普通人能夠完成的。

因此《史記》稱他二十歲的時候就以孝道聞名,恐怕更多是其表現出的才能和已經積累的財富和實力。春秋時期的范蠡,便是在菏澤定陶地區,也就是現在舜主要活動的地區,以耕地為主業,兼營捕魚、曬鹽等副業逐漸發展為了鉅富的。

於是在堯尋找助力時,三十歲的舜得到了四嶽的推薦,並馬上得到了重要。《史記·五帝紀》曰:

於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

這裡的記載就很奇怪了,只是為了觀察舜是否有成為繼承人的潛質,堯就把兩個女兒嫁給他,讓九個兒子和共處,那麼萬一舜不符合要求呢,怎麼辦?堯又有多少女兒可以嫁呢?

很顯然這是一個顛倒了順序的政治婚姻!

正是堯已經先承認了舜的實力,才將兩個女兒同時嫁給他,以結成政治同盟。就如赤壁之戰後,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一樣,如果是赤壁之戰前的劉備,孫權還會嫁妹嗎?

所以歷史其後沒有記載堯觀察舜的結果究竟是怎麼樣,反而是說堯的兩個女兒“甚守婦道”,九個兒子“惇厚謹敬”,說好的考察呢?究竟是誰考察誰了?

而在舜得到堯的支援後,其實力也大增,《史記·五帝紀》曰:

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禪讓制絕唱:上古時堯舜禹三家爭權,兩千年後他們子孫又三國鼎立

如此一來,堯估計是覺得舜的實力已經足夠,便讓他代替自己行使天子的職責,巡狩四方。“巡狩”也做“巡守”,是指古代天子視察諸侯代其所守的疆土,狩同時有狩獵的含義,因而天子巡狩,實際上大多不會有什麼好事。在《江表傳》中記載,當年曹操在赤壁之戰前,曾經寫信給孫權,內裡就寫道,“

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

這次的巡狩也是一樣,所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發現了鯀在治水過程中的消極怠工,於是舜以此為罪,將鯀流放到羽山,最後鯀死在了那裡。

筆者說:鯀被群臣認為是同輩中最賢的人,卻在舜視察的時候得出了“治水無狀”的結果,並直接被流放至死,讓人匪夷所思。注意這裡用的是“無狀”,而非“無功”等其他詞,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鯀治水完全不像話,不是能力問題,而是翫忽職守,是瀆職,屬於態度和道德問題了。

很顯然,司馬遷的《史記》雖然沒有寫明,但是卻透過春秋筆法,字裡行間中都透露出了,這是一段堯晚期,借舜與鯀爭權的歷史。只不過堯帝驅虎吞狼,狼是除了,卻來了一隻猛虎,最後帝位被舜所得。

從目前結果來看,舜成為了這場權力遊戲的最終贏家,不僅鯀被流放至死,自己也順利得到了堯的禪讓。不過這時,堯帝時期的治水問題,無法迴避的再次擺在了舜帝的面前。

於是四嶽又重新力薦了鯀的兒子禹為其繼任,對此舜的回答,歷史記載中只有兩個字“嗟,然!”我不知道其中的“嗟”表達的究竟是古文中哀嘆,還是讚歎的感情,看來只能是我們這些後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但從筆者主觀聽來,這更像是一聲無奈的“好吧!”顯然這是早期部落聯盟的弊端,舜雖然成為了首領,但是依然有如四嶽這些不可控的強勢諸侯存在,同時他們也不允許有任何一方勢力獨大。

禪讓制絕唱:上古時堯舜禹三家爭權,兩千年後他們子孫又三國鼎立

不過無論舜是否真的心甘情願,大禹還是按照規則,以非常謙虛的姿態在舜的面前稽首跪拜,並再三將治水的責任謙讓給契、后稷、皋陶三人。這估計是吸取了父親鯀的教訓,當然舜也不能真的順勢將治水的大任交給其他人,只是對大禹說:“這件事還是你去擔負吧!”

就這樣大禹帶著契、后稷、皋陶,還有一個伯益去治水了。有意思的是,不算堯舜,光這四個人中契是商朝的始祖,后稷是周朝的始祖,伯益是秦朝的始祖,皋陶是唐朝的始祖,同時皋陶還是我國司法的鼻祖。如此看來,中國近半的王朝都和大禹,和這場治水有關,難怪古代帝王都喜歡用水來比喻百姓。

另外大概就是從大禹治水開始,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古代每一次重大的歷史轉折都離不開法家的身影(雖然那時候還不能稱法家)。法家的變革與儒家的和諧,就像是太極圖中的陰和陽,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亂世時從守舊到革新,相互間產生激烈的衝撞。到亂世後期,又從極端的動盪趨向於中庸的平衡,包括未來將要說到的三國故事其實內中也是一場法家創新和儒家守舊的較量,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當然這又是後話。

關於大禹治水的詳細過程,在《史記·夏本紀》中有著大篇幅的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仔細閱讀一下。讀完之後就會發現,大禹在兢兢業業治水的同時,卻又做出了許多超過範圍,卻又是具有偉大意義的工作。

他丈量天下,劃分九州,疏通河流,開闢道路,考察各地物產貢賦,以收成的不同將田地分成不同的等級以收取不同的稅賦。大禹又將這些土地分封給諸侯,並賜予他們姓氏,制定完整的禮樂法度。

仔細看,大禹所做的一切不就是建立封建制度嘛,所以歷史上雖然將夏朝定義為奴隸制社會,但實際上已經開始開始封建制嘗試了。這就告訴我們了,領先一個時代的是瘋子,領先半個時代的將會是偉人。

禪讓制絕唱:上古時堯舜禹三家爭權,兩千年後他們子孫又三國鼎立

而透過十三年時間,在幹完這一切後,大禹實際已經徹底架空了舜的權利,然後在一場朝會上,皋陶和大禹就在舜面前合唱了一段雙簧。

皋陶告誡大禹要以長遠的戰略眼光,堅定不移的貫徹道德和謀略相結合的方針,親睦友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實現九州地區的長治久安。併為此提出了名為“九德五刑”的具體實施方案。

在舜帝的主持下,大禹對此發表談話稱,自己在治水期間,每日勤懇努力,翻山越嶺,標記土地。和伯益一起為黎民百姓提供稻糧和新鮮的肉食。疏浚田間溝渠引入河道,將九條河道引入大海。和后稷一起賑濟災民,將多餘的糧食調劑到缺少糧食的地區,集中百姓到產糧較多的地方,使民眾安定,各諸侯國也得到很好的治理。

期間皋陶對於大禹陳述的這些功績,表示了充分肯定以及高度的讚揚。

之後大禹又向舜帝進言,請其謹慎穩妥的處理政事,表示只要有明德的大臣輔佐,天下人都會響應於您。用清淨之心奉行上天的命令,上天就會將最好的福瑞降臨給您。

對此舜帝迴應稱,自己將在未來的工作中效法古人,按照日月星辰的天象製作錦繡服裝,又以音樂的雅正和淫邪考察地方的政教。希望身為左膀右臂的眾位大臣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提供支援,不可表面阿諛奉承,卻又在背後進行指責。自己也將會敬重那些輔佐的大臣,清除那些搬弄是非的佞臣。(已經不是實質性的工作了,而且怎麼聽著都話裡有話?)

大禹對舜帝的這番陳述表達了肯定,並表示如果不這樣,舜帝就不能分清善惡,無法取得大的成績。

朝會最後,舜帝告誡大禹等人不要學習丹朱那樣桀傲驕橫,怠惰放蕩,在陸地上行舟,在家中聚眾淫亂,以致不能繼承帝位。如果這樣,自己將不會聽之任之。

注:丹朱是堯帝長子,姓伊祁,名源明,字監明,號丹朱。相傳因為不肖,堯帝才禪位於舜帝。據傳說,舜繼位後,丹朱率領三苗反叛。

大禹說:“我娶塗山氏的女兒,新婚才四天就離家治水,後來生下了啟我也沒有撫育過,因此才取得了治水的功績。我又幫助設定了五服,使控制的範圍達到了五千裡,每州用了三萬的勞力,一直開闢到了四海邊境。又每五個諸侯設立一個首領,使他們格盡職守,取得功績。目前只有三苗還沒有歸順,希望舜帝能夠記住。”

舜帝最終表示:“向他們宣揚我的仁德,使他們歸順將是你的工作。”

透過三人間令人玩味的對話,可以發現在舜帝說出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已經確定了大禹將繼舜帝之後成為天子的事實。

禪讓制絕唱:上古時堯舜禹三家爭權,兩千年後他們子孫又三國鼎立

而在這次朝會之後,皋陶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舜德大明。(《史記·夏本紀》)

意思是皋陶將大禹塑造成了一位全民榜樣,命令天下所有百姓向他學習,對於那些不遵守這項命令的人,甚至還將會受到刑罰。

漢末三國,吳主孫權曾請曹操稱帝,曹操卻對人說,孫權這是要把我放到火上烤啊!這裡的皋陶卻是反其道而行,將舜帝放在炭火上烤,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所不同的是,東漢末年,主流士族還是擁護大漢,皆認為劉氏還是天下正統的。孫權勸進,是想要將曹操漢賊的名聲坐實,成為天下的眾矢之的。而五帝時,盛行的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禪讓制。舜帝雖然獲得了盛名,但大禹卻已經成為了實際意義上的“曹丞相”,那麼此時被廣泛傳播的德名反而綁架著他必須禪讓。

同樣情況的禪讓,五帝時期能被廣泛稱頌,但到了三國時期,卻被唾棄和非議,到後來乾脆不再形式主義了。這便是漢末事,不同於五帝事,時代不同,類似的事情會有著完全不同的結果。

果然在大禹和皋陶的一系列措施後,天下各地開始祥瑞頻出,又是鳳凰來儀,又是百獸跳舞的。於是舜帝便順應民意的舉行儀式向天推薦大禹,使他成為自己的繼承人,其後舜帝又在位17年去世。舜去世後,大禹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自己躲到了陽城,結果諸侯們都不去朝拜商均,而是來到陽城朝拜大禹。就這樣大禹成為了天子。

歷史上皆稱,大禹之子啟建立了父子相傳的夏朝,從此結束了禪讓制,開始了中國第一個“家天下”的世襲王朝。可實際上,這種世襲制,乃未來的封建制,在大禹治水時期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尚書·禹貢》中有一句話,叫“

中邦錫土、姓

”,其意思是大禹將土地和姓氏賜給諸侯,這其實就已經開始“封而建之”的封建制度嘗試了。所以我們看到,當大禹死後,按禪讓制帝位應該是益的,結果大部分諸侯們都跑去朝拜啟,並高喊著:“這是我們君主大禹的兒子啊!”但是當年大禹繼位的時候,可沒有人跑到商均那裡喊:“這是我們君主大舜的兒子啊!”

這便是透過分封土地將天下諸侯的利益和自己捆綁在了一起,雖然天下從原來的“公天下”集中到了天子一人手中,但是又透過分封的方式再重新賜給了諸侯,對於大多數相對弱小的諸侯來說,自己的利益其實是得到了承認和保護,從而不會輕易的被其他強者吞併,也減少了天下的紛爭。正是在這種封建制度之下,無數的諸侯國從夏一直傳到春秋戰國,延續近兩千年。

禪讓制絕唱:上古時堯舜禹三家爭權,兩千年後他們子孫又三國鼎立

從當時社會的主流,那些諸侯看來,這種從“公”到“私”的變化,其實反而是一種進步,也推動了中國第一個統一王朝“夏”的誕生。因而這種締結了夏商周上古三代的聖人之治,一直受到後世的推崇。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推翻了這種封建制,而將天下權力徹底集中於皇帝一人,搶了別人流傳幾千年的鐵飯碗,所以使其被世人稱為暴君而遭到唾棄。

甚至在秦朝滅亡後,還有無數人沉浸在這種由大禹開始的分封制度,還有那種聖人垂拱而治,天下實際由諸侯說了算的禪讓制當中。所以無論是楚漢爭雄,還是光武中興,以及本文主要講的三國時期,其中大多數勢力還只是想要當一個地方諸侯,最大的理想也就是學齊桓公“尊王攘夷”成為霸主了。

可實際上,真正的有識之士才知道,三代之後,這一套已經落伍了,反而成為紛爭的源頭,只有秦朝的那一套高效的中央集權才是中國這種幅員遼闊的大國應該走的正確道路。所以劉邦推翻暴秦得天下後,卻依然是“漢承秦制”;東漢末年,那些實力強大代表門閥世家的地方割據勢力都消亡了,反而是原先弱小,卻最有統一天下野心,始終致力於對抗那些豪族的曹操、劉備、孫權建立了鼎足之勢;而王莽、魏、晉,都學著上古時期的禪讓制,以為這樣就可以成為天下正統,結果卻沒有一個長命的。

只能說:“大人,時代變了。”

一直到了唐宋時期,歷史教訓,加上隨著科技的進步,知識成本的下降,越來越多的人被解放思想,人們才明白了,所謂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道理,並逐漸萌發出真正“天下為公”的思想。

禪讓制絕唱:上古時堯舜禹三家爭權,兩千年後他們子孫又三國鼎立

筆者說:文中我曾提到三國時的吳主孫權,是舜的後裔。但是大家恐怕不知道,堯子丹朱被舜封在唐地,後人便以劉為姓,沒錯,這一支經過一系列的遷徙和發展,正是建立了大漢的劉氏。

如果說曹操以本姓夏侯論的話,夏侯姓氏拆開,就會發現是夏的侯,和夏朝有關係。原來周王室以夏朝的繼承者自居,所以在周初時找到大禹後裔封於杞地,就是成語杞人憂天的那個杞。後來杞國被楚國所滅,杞簡公的弟弟便逃到了魯國,因為其國是侯爵,於是便被稱為夏侯氏。

這麼算來,劉備是堯的後裔,孫權是舜的後裔,曹操是大禹的後裔。兩千多年前,三人的祖先就已經玩了上古時期的最後一輪禪讓制的權力遊戲,還是孫劉聯盟(堯舜)坑了一次大禹的父親鯀。兩千多年後,劉備和孫權又聯合起來,對抗曹操,並開創了算是真正結束了禪讓制的三國時代。

其實說起來,在權力遊戲中,禪讓制算是最溫柔的了,畢竟大家都是出身大家族,關係盤枝錯節的,說不定還都是親戚,一般也不會趕盡殺絕。所以在鯀爭權失敗後,舜依然會起用大禹治水。這就像爭奪鐵王座,愚蠢的人破壞規則(喬弗裡殺艾德·史塔克)製造混亂,聰明人以混亂為階梯,融入規則。

但是在中國,秦朝末年有一個人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於是天下不再單純是貴族的玩具,也使這個遊戲變的更加的現實和殘酷,又加上五胡的一次洗牌,禪讓制終於在三國魏晉時期成為了絕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