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趙元任:走到哪兒都是“老鄉”

由 民國時期的男神和名媛 發表于 運動2021-12-13
簡介當時中央大學遷回南京,想聘請趙元任先生回國任教,趙先生馬上答應了,還辭掉了哈佛的教職,但是,朱家驊打電報,讓他無論如何要擔任中央大學的校長,這個請求把趙先生嚇著了,他一再推辭無效,就不敢回國了

氛圍的讀音怎麼讀

--作者:潘冬

趙元任:走到哪兒都是“老鄉”

會說33種漢語方言

1920年,英國哲學家羅素來中國講學,趙元任擔任翻譯,每到一地,他都用當地的方言來翻譯。在途中,他向湖南人學習長沙話,等到了長沙,已經能用當地話翻譯了。講演結束後,竟有當地人跑來和他稱“老鄉”。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哲學與社會科學系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王俊告訴記者,趙先生既懂哲學、數學、物理和邏輯,又精通英語、熟悉各地方言,正是翻譯的不二人選。

提到趙元任,不得不提他的語言天才。他會說33種漢語方言,並精通多國語言,是天才的語言學家。他不僅是中國的語言學家,被稱為“中國語言學之父”,更是世界的語言學家,美國人稱“趙先生永遠不會錯。”

趙元任原籍江蘇常州,1892年生於天津。他從小就顯露出語言天才,各種方言一學就會。幾乎每到一地,他都能很快學會當地的方言。15歲時,他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學堂時,全校270名學生中,只有3名是地道的南京人,就從這三位南京同學那裡,他學會了地道的南京話。

後來,他會說33種方言。有一次,他同客人同桌就餐,這些客人恰好來自四面八方,他居然能用8種方言與同桌人交談。

趙元任熟悉漢語方言,常在國內被稱為“老鄉”,類似的情況在國外也同樣發生。二戰後,他到法國參加會議。在巴黎車站,他對行李員講巴黎土語,對方聽了,以為他是土生土長的巴黎人,於是感嘆:“你回來了啊,現在可不如從前了,巴黎窮了。”

很多人覺得學習語言是件不太容易的事,特別是很多門不同的語言,然而趙元任卻不一樣。他曾告訴女兒們,自己研究語言學只是為了“好玩兒”。

多次拒當大學校長

趙元任回國後,在清華大學教授多門課程。他與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一起被稱為清華“四大導師”。然而,這樣一位大師卻終生在逃避“當官”。

王俊感慨地說:“民國的很多學者都是真心務學的,能拒絕各種的誘惑,特別是權力的誘惑。有很多當官的機會擺在面前,但他們總是一拒再拒,甚至出現逃官的現象,趙元任就是一例,他曾經數次拒絕擔任大學校長。”

1946年夏,時任教育部長的朱家驊發電報催趙元任從美國回國,出任南京中央大學校長。趙元任回電:“幹不了。謝謝!”王俊介紹,趙元任先生至少有五次拒絕當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中央大學這些當時名校的校長,“他是個純粹的學者,安身立命之所是學問,而不是官職。他深知自己的性格不適合當校長,也害怕繁雜的行政事務”。

1945年,抗戰勝利,身在美國的趙元任一家,從廣播中聽到日本投降、二戰結束的訊息,欣喜若狂。他們開始做回國的準備。次年8月,趙元任二女兒新那和女婿培雲啟程回國。臨別前,趙元任夫婦囑咐女兒:“我們明年就回來,等我們”。

當時中央大學遷回南京,想聘請趙元任先生回國任教,趙先生馬上答應了,還辭掉了哈佛的教職,但是,朱家驊打電報,讓他無論如何要擔任中央大學的校長,這個請求把趙先生嚇著了,他一再推辭無效,就不敢回國了。

後來在趙夫人的提議下,他決定再在美國呆一年,等到中央大學校長確定之後再回去。這就是前面提到的逃官事件。一時不回國,他便接受了加州大學的聘請暫時去加州。在回國途中“路過”加州,怎料到竟路過了30餘年,成了他一生居住最長的地方。

做了南京的女婿

和那一代出國求學的年輕人一樣,趙元任是個有新觀念的新式人物。要配上他,非得同樣的人不可。王俊認為,趙夫人楊步偉女士正是和他“般配”那個人,因為他倆“同樣留學回來,觀念接近,而且門當戶對”。

趙元任生於天津一個書香、官宦之家,著名詩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作者趙翼(乾隆進士),就是他的六世祖。楊步偉出生於南京望族,她的祖父是中國佛教協會創始人楊仁山,金陵刻經處正是他創辦的。

1920年8月的一天,趙元任在南京一個朋友家的飯桌上認識了兩位女醫生。一個叫李貫中,另一個叫楊步偉,她們倆在絨線衚衕合開了一家“森仁醫院”。此後,他幾乎每兩天去森仁醫院一次。後來趙元任從清華搬進城內,和他的兩位女醫生朋友見面的機會更多。於是趙、楊很快便進入熱戀。

1921年,32歲的楊步偉與趙元任結婚。新人物有新想法,二人選擇了“簡潔的現代方式”,先到中山公園當年定情的地方照張相,再向有關親友發了一份通知書,宣告概不收禮。下午一個電話把胡適和朱徵請到家中,然後楊步偉親自掌勺,做了四碟四碗家常菜。掏出一張自己寫的結婚證書,請他們倆做證人、簽字。為了合法化,貼了四角錢印花稅。

第二天,北京《晨報》以特號大字標題《新人物的新式結婚》。婚後,楊步偉捨棄了自己擔任的醫院院長和婦科主任職務,當起了相夫教子的賢妻。二人和睦相處,一對恩愛伴侶相攜走過60多年。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