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中國傳統色名-茜色

由 錦木說色彩 發表于 運動2021-12-02
簡介茜色亦意味秀美的色彩,用茜草染成的茜紅衫裙,是古代史少女最鍾愛的服色之一,南唐李中的便描述道:“茜裙二八採蓮去,笑衝微雨上蘭舟”,詩中同時洋溢位紅綠相親的年輕活潑氣息

茜的組詞是什麼

茜色

中國傳統色名-茜色

茜即茜草,又名蒨草,染緋草,紅藍,風車草等,英文稱Indian madder,十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根莖含紅色素,可做大紅色燃料用。茜色是傳統中國女性最喜愛和最普及的服色之一。

茜草與藍草是人類最早應用於布帛漂染的植物染料,《周禮註疏》卷九曰:“藍以染青、蒨以染赤。”又據漢代馬王堆古墓出土的染織物色彩的研究,深紅色是用茜草,並以明礬(又稱白礬、鉀鋁礬,化學式為KAI(SO4)2·12H2O)作為媒染劑染成;即茜染在東漢時期(二五—二三零)已流行。

茜紅色是漢代以前皇帝的御用服色,《漢宮儀》中曰:“染園出茜,供染服,通作蒨”,說明茜草在漢代已以人工大量培植作為染布之用。茜色亦意味秀美的色彩,用茜草染成的茜紅衫裙,是古代史少女最鍾愛的服色之一,南唐李中的<溪邊吟>便描述道:“茜裙二八採蓮去,笑衝微雨上蘭舟”,詩中同時洋溢位紅綠相親的年輕活潑氣息。

大唐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文化與色彩最絢麗的年代,因受到西域文化的影響與胡服的風行,自由奔放的氣息尤其反映在女性的豪華俏麗的服飾上,茜紅色就是當時流行色之一;穿上茜紅裙的女子特別顯得風情萬種,搖曳的豔紅盪漾出曖昧也純情的旖旎風韻。唯紅裙並非只是俏女郎的專利,在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的筆下,連開黑店專賣人肉包子的母夜叉孫二孃也不例外,在小說中她的裝扮是這樣的:“……露出綠紗衫兒來。頭上黃烘烘的插著一頭釵鈽,鬢邊插著些野花……下面系一條鮮紅生絹裙,搽一臉胭脂鉛粉,敞開胸脯……紅裙內斑斕裹肚,黃髮邊皎潔金釵。釧鐲牢籠魔女臂,紅衫照映夜叉精。”(《水滸傳》第二十七回)造型雖然突兀恐怖,但也反映出母夜叉也愛穿紅裙扮靚的天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