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淶水人的歷史

由 曹宏振MuNh 發表于 運動2021-11-29
簡介(3)虞舜時期,一支姜姓萊人又沿濟水(今黃河下游),東遷至今山東半島,並帶去“萊山”之名,居萊山(山東萊陽市北十五里,今稱旌旗山,後與當地夷人相融合

萊怎麼組詞語

作為淶水人,你知道淶水是怎麼來的嗎?我們的原住民是從哪裡來的嗎?在明朝有一次大規模的移民,這期間有大量移民從山西大槐樹來到了河北,來到了淶水,但是在這之前的淶水人是從哪裡來的,史書鮮有記載,其實在淶水曾經發生過一起影響中華民族的戰事,就是黃帝大戰蚩尤,史書記載:炎帝與黃帝戰於涿鹿之阿,涿鹿之阿就是淶水地界,經專家考證淶水靈山、龍宮山等地就是炎帝與黃帝大戰的地方,在龍宮山上有記錄時間的日晷。淶水人其實是炎帝的子孫。

淶水人古稱萊人,萊人是炎帝神農氏帝釐之子帝來(帝居)的後人,起源於釐,即邰(陝西眉縣邰亭)。萊人以發明種植小麥而著名,萊即小麥的一種,又稱燕麥、雀麥、野麥。萊人又沿黃河東遷至萊山釐城(河南滎陽縣東)。虞夏之時,一支萊人又東遷至今山東半島的萊山(山東萊陽市北,今稱旌旗山),與當地的東夷人融合,逐漸東夷化而形成新的部族稱萊夷,並蔓延整個山東半島。商、周時期,又在山東半島形成兩個萊國,一個是山東半島東部,以萊山(山東萊陽市)為中心、以萊夷為主體的子姓萊子國,也稱萊夷國、東萊國。一個是山東半島西南部,以濰水(濰河)為中心、以萊人為主體的姜姓萊國,又稱西萊國。兩個萊國以膠萊河為界,相互融合、爭鬥,最終於春秋後期為強大的齊國逐一而滅。

1、萊人的起源

萊人是神農氏炎帝八世孫炎帝來之後裔。

《路史·後紀四》載:神農氏生帝柱,柱生帝慶甲,慶甲生帝臨,帝臨生帝承,帝季生帝魁,帝魁生帝明。帝明生帝直,帝直生“炎帝釐,釐生居, 是為帝來”。

帝來後人分別建立了姜姓釐國、釐姓的邰國、姜姓的麥國及東夷的萊國。

2、萊的名義

萊,原於炎帝來。炎帝來之父為炎帝釐,也稱炎帝直、炎帝植。炎帝植是種植莊稼的發明人,將野生的農作物精心培育、種植成人為的莊稼,以供人長期、固定的食用。故人們稱其為“炎帝植”。

炎帝來,是種植小麥的發明人,將野生麥人為的培育、種植成小麥。

“來”,古皆稱為小麥。

《辭海》、《辭源》對來字的解釋,都有:“小麥名曰來”。

萊又稱藜,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生田間、路邊、荒地、宅旁等地,為古代貧者常食的野菜。是炎帝來將其培育、種植成小麥的一種。

3、萊人的遷徙

炎帝時期,帝來始居其父炎帝釐(炎帝直、炎帝植)之有邰氏(陝西武功縣西)的邰亭(陝西眉縣),為姜姓。

(1)唐堯時期,炎帝來的後人東遷至來化(陝西渭南市來化鎮),一支來部族人在臨晉(陝西大荔縣西),後又建立了姜姓釐國,其國君稱萊伯。

(2)唐虞時期,姜姓來人又東遷至今河南黃河南岸三皇山之南的萊山(河南滎陽縣東)下釐城(河南滎陽縣東四十里),並在此定居。來人居此,廣泛的傳播種植萊(小麥),又稱為“萊人”。

(3)虞舜時期,一支姜姓萊人又沿濟水(今黃河下游),東遷至今山東半島,並帶去“萊山”之名,居萊山(山東萊陽市北十五里,今稱旌旗山,後與當地夷人相融合。

(4)一支姜姓萊人則向北遷徙至淶水(河北淶水縣),當時此地沒有地名,是姜姓萊人到達之後看到拒馬河,將拒馬河命名淶水,隨之此地也就稱之為淶水。春秋時期為燕所並。春秋後期,在燕國的威脅壓迫下,萊人又向東北遷徙遼西、遼東至淶流河(吉林拉林河)。

推薦文章

  • “永遠別忘記祝福自己”

    “永遠別忘記祝福自己”令人驚喜的是,許多人依然對讀書保有長久的熱情——新的一年,繼續讀好書、系統地閱讀、重溫喜歡的書、堅持做讀書筆記...

  • 多措並舉推進“雙減” 提質減負促進成長

    多措並舉推進“雙減” 提質減負促進成長二、“雙減”讓作業設計最佳化分層作業就是指在常規的班級授課制下,既注重學生在同一班級中學習的共同特徵,又重視學生個體發展中的差異性,在佈置作業時,根據學生髮展水平的差異,設定不同層次的發展目標,激發學生的活力,學校教學處對各年級作業的數量和...

  • 英氏憶格—呵護寶寶嬌嫩腸胃

    一、12345,輔食分階精準餵養不同時期的寶寶,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各不相同,英氏憶格聯合中國婦幼保健協會聯合推出“輔食5階精準餵養體系”,結合嬰兒生長髮育特點,將其關鍵體徵分為了五個階段:1、能坐了2、愛咬了3、爬的溜4、能獨站5、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