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比勤奮更能決定人生的是,複利思維!

由 戰與讀 發表于 運動2023-02-04
簡介總收益=本金*(1+收益率)^時間其中F指的是總收益,P指本金,i指利率,n指投資時間與之相對應的曲線,在數學上我們稱之為“複利增長曲線”,但是在複利思維的人生公式裡它也可以稱之為“人生曲線”

新課標核心素養是什麼

比勤奮更能決定人生的是,複利思維!

比勤奮更能決定人生的是,複利思維!

商業洞察 丨作者/ 劉 星

這是

戰與讀公眾號

的第

61

篇原創文章

可能在你眼裡,複利只不過是一個金融概念,或者說是一個數學公式

如果這就是你對複利的全部認知

那你就喪失了一個撬動人生的重要工具

複利不單是一個數學公式

更是一種思維方式

是一種比努力,比勤奮更重要的思維方式。

理解了複利就像給人生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

最終你會發現人生幾乎所有的回報都來自複利

1

有人說

一個人的人生

要麼贏在起點

要麼贏在轉折點

。”

你可能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

不是富二代

也沒繼承一大筆遺產

也就是說你已經沒有機會贏在起點

那麼

要實現人生的逆襲

問題就在於你能否迎來人生的轉折點

人生的轉折點不會平白無故的突然出現

所有能夠贏在轉折點的人

都在又無意中利用了複利思維

複利思維是撬動人生最重要的思維方式之一

在很多人眼裡,複利只不過是一個金融概念,或者說是一個數學公式

如果你對複利的認知只是停留在這個層面,那麼只能說明你對複利認識只是一知半解。

複利不單是一個重要的數學公式,更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思維方式

而造成人與人之間巨大差距的

不是勤奮而是思維方式

不同的思維方式

造就了人們對於這個世界的不同認識和理解

事實上

任何單一的思維模型都無法解釋複雜的世界

因為任何單一的思維模型

都只能提供單一的解決方案

而單一的解決方案不足以解決複雜世界中的問題

就像一個人如果只有經濟學的思維

那麼他就會把身邊發生的一切都與經濟學掛鉤

試圖用一種方法來解釋所有問題

這樣的解釋往往是片面的

侷限的

想要理解真實的世界

就需要多思維模型

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

·芒格在很多場合都強調過

“多元思維模型”

,在投資者的必讀書

窮查理寶典

中也多次提到查理

·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

也就是在多元思維模型的加持下,巴菲特和查理

·芒格創造了目前為止世界上最為出色的投資業績。

什麼是思維模型

思維模型其實是一個人最底層的思維繫統。

它比知識和方法,還要底層。

思維模型其實也是心智模型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一定具備多元思維模型

有時候,你做事的方法可能都對,但就是達不到預期的結果

歸根結底,很可能就是因為你用錯了模型。

查理

·芒格說

思維模型就是你大腦中做決策的工具箱

你的工具箱越多

你就越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你掌握的思維模型越多

你就會比別人更聰明

。”

多元思維模型能夠撥雲見日,讓你從紛繁複雜的世界中看到事物的本質

擁有多元思維模型的人,

他們看到的世界是包容的、系統的,多元的、立體的。

查理

·芒格

腦子

裡有

100多種思維模型,

能夠從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緯度去看這個世界,也因此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世界。

面對同一件事情他會有更加多元的視角,更多不同角度的解釋,也因此他的精神世界裡容得下更多複雜、多元的東西。

多元的思維

模型

讓他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智慧長者

也讓他在投資實踐中無往不利,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投資大師。

而那些

思維

模型過去單一的人

,他們看到的世界是單一的,片面的,侷限的,他們就像

一個

手裡只有鐵錘的人,而在一個手持鐵錘的人看來,全世界都像一顆釘子。

所以,他們輕易的下結論、

武斷的做決定

查理

·芒格

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就是能夠找到多元思維模型來解釋這個世界

他說

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經常使用它們

要全部都用上

而不是隻用幾種

查理

·芒格的這

100

多種思維模型中有

數學的複利模型

會計學模型

分佈模型

夏普力模型

第一性原理模型

決策樹模型

工程學的冗餘備份模型

物理學和化學的零界點模型

生物學的現代達爾文總和模型

心理學的認知誤判模型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思維模型大概有十幾種

這十幾種當中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數學

而複利思維又是數學中最為重要的模型之一。

所以

今天我主要講複利模型

。(

後面的文章我會給大家分享

查理

·芒格

的其它重要的思維模型

我希望你能把這些模型都裝進自己的腦子裡

武裝自己

看清楚這個真實的世界

做出更好決策

2

那麼

到底什麼是複利

什麼又是複利效應

複利對於我們的生活究竟有著怎樣的影響

複利區別於傳統的單利

所謂複利,就是本金產生的利息在下一期計入本金,然後作為本金再產生利息,如此反覆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

“利滾利”

那什麼是複利效應

假如有一張非常大的紙,可以無限次的對摺,它的標準厚度為

0。0766毫米。

當這張紙對摺

23次時,其厚度為642米,遠超過法國埃菲爾鐵塔的高度(324米)。

當這張紙對摺

51次時,其厚度為1。72億公里,超過地球到太陽的距離(1。5億公里)。

當這張紙對摺

100次時,其厚度為102。6億光年,現代科學家探測到的宇宙極限半徑約是150億光年。

為什麼會產生如此超乎想象的結果?

因為每摺疊一次都要翻倍,相當於收益率是

100%,這樣的模型,其實不需要多少次,就會非常恐怖。

這就是複利

效應

我們經常說的荷花定律也是複利效應的體現

一片池塘出現了

小塊浮萍,它每天增長一倍,預計

10天就能長滿整個池塘,請問,多少天能長滿

半水面

答案是第九天。

也就是說,你第九天看的時候,才覆蓋池塘的一半

但只需一天時間,就覆蓋全部了,聽起來

不可思議

但事實如此

那麼在現實的投資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

還真有

美國伊利諾斯州森林湖市

100歲老

格蕾絲

格羅納離開人世後,將700萬美元的遺產都捐贈給了她的母校森林湖學院。

這名百歲老太的

700萬美元鉅款,全都是來源於她在1935年購買的180美元美國雅培公司的股票。

她買了股票之後就不再管,其後她經歷了一系列的戰爭包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其他大大小小的區域性戰爭,還同樣經歷了全球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機、天災人禍等,一路艱難走來,她的

180美元變成了700萬美元,年化複合收益率16。3%。

格蕾絲

事蹟被美國報紙廣泛報道。她是一個普通人利用複利法則致富的例子。

2005年,在布魯克林工藝大學任教60年的歐斯默夫婦相繼去世。兩人膝下無子,他們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師。

但當清理他們投資財產時發現,發現他們有一筆資產已累積到

8。57億美元。

普通的學校老師,為何有如此之大的家庭財富呢?

原來,早在

1960年,大學老師歐斯默夫婦把5萬美元的積蓄交給巴菲特打理,並且一放就是45年從沒有取回。45年後,總資產達到8。57億美元,年化複合回報率24。19%。

歐斯默夫婦的事蹟也反映了複利的巨大威力。

正如一張紙的對摺,每

次都是把之前的結果翻倍

正如滾雪球,雪球粘上的雪越來越多,

變得越來越大,而越來

大的雪球又能夠粘上越來越多的雪,如此不斷重複,雪球會大到不可想象

這就是複利在發揮其威力

3

複利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透過複利的計算公式就可以看出來

比勤奮更能決定人生的是,複利思維!

收益

=本金*(1+收益率)^時間

其中

F

指的是總收益

P

指本金,

i指利率,n指投資時間

與之相對應的曲線,在數學上我們稱之為

“複利增長曲線”

但是在複利思維的人生公式裡它也可以稱之為

“人生曲線”

比勤奮更能決定人生的是,複利思維!

在這個圖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這條曲線一開始的增長是極其緩慢的,緩慢到令人難以察覺。

因此

起初看不出太大的斜率

但是一旦過了某個時間點

曲線就會極速上揚

那個斜率然發生變化的那個點,在數學上還有一個專用的名詞叫做

“拐點”

“人生曲線”中

我們可以稱它為

“轉折點”

想要迎來投資中的

“拐點”或者說是人生中的“轉折點”

就需要大量的積累

直至突破成本線

生活中的一切都有成本,生活有成本,學習技能有成本,

獲得尊重有成本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一直處在成本線以下,或者一直在成本線邊緣徘徊。

但是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機會

至少有一次機會

可以活出這樣的曲線

可最終

人們各自活成了各自的樣子

有些人的曲線上揚一段時間就回落了

以至於終身都未超過那條成本線

在投資中

只有在突破成本線之後

複利才開始發揮出巨大的效應

揚長而去

人生只有突破成本線之後才開始實現真正的逆轉

在那之前都是掙扎

……

即便是突破成本線以後

也要繼續積累

很多人在達到這個

“轉折點”之後

人生曲線沒過多久就開始回落

再次回到成本線以下

這種現象極為普遍

因此

很多人終生都無法體驗到複利效應

而如果你做的是可以複利積累的正確的事情,那麼假以時日

當你突破了成本線之後,你的

“人生曲線”就會迅速的上揚

體驗到複利帶來的巨大威力。

同樣

如果你想學習投資

那麼當你成功之後

你的資產變化也會符合這條曲線

——

有拐點的

突破了成本線的

後端極速上揚的複利曲線

這就是複利效應的威力

不但適用投資

也適用於人生

跟長相沒有關係

跟基因沒有關係

跟家族遺產也沒有關係

從這一點來看

複利效應貌似是我們能夠找到的最公平的效應

這條曲線就是你的未來

只要你願意

並且付諸行動

最終就能活出這個形狀的曲線

4

既然複利如此重要

威力如此巨大

那麼

在投資上我們該如何去實現這樣的曲線

在複利公式中

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出

總收益取決於三個要素,即

本金

時間

收益率

時間會一直流淌

滾滾向前

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收益率則有正有負,收益率為正,那麼時間就是你的朋友

如果收益率為負,那麼時間就是你的敵人

因為時間越長,虧得越多

在投資中

如果你的收益率為正

那麼在時間的加持下,最終你就會迎來那條極速上揚的曲線。

那麼

複利的三個變數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投資的

首先

收益率

如果本金不變

你每個月定投

1000元,時間是30年,那麼你的最終收益就取決於你的收益率

如果你的收益率分別為

6%,10%, 15%, 20%,那麼你的總收益分別是101萬,228萬,701萬,2336萬 (四捨五入)

我們看到收益率起到的作用,從

10%到20%的收益率,收益增值了10倍多。

其次

本金

如果你每個月定投的本金分別是

1000元,2000元, 5000元, 年化收益率不變為15%

投資時間都是

30

那麼

30年後總收益分別為701萬,1402萬, 3505萬。

我們可以看到本金的不同也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收益

最後,時間

如果你分別從

20歲,30歲,40歲開始每月定投1000元,年化收益率都是15%,都是投資到60歲

也就是投資時間分別是

40

30

20

那麼總收益分別是多少呢

答案分別是

3140萬,701萬,152萬。

可以看出

時間絕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要素

但是

在複利發揮作用的過程中

人們往往只是關注了投資時間長短的問題

卻容易忽視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

投資時間的早晚問題

為了進一步理解投資時間的早晚在投資中的重要意義

我們接著往下看

如果一個人分別從

2

0

歲、

2

5

歲、

3

0

歲開始投資

你認為最終的收益到

底有多大區別呢?

也許你認為

5年在漫漫人生路上,連1/10都不到,即使錯過5年,只要抓緊時間,就能夠迎頭趕上。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假如你

20

歲的時候開始覺醒

理財意識

意識到複利的威力

,開始投資。

而另外一個你

,要

覺醒的

晚一點,

25歲才開始投資。

假設都是每月定投

1000元,每年的收益率

都是

12%

如果你

20歲開始投資,

投資10年,到31歲的時候就不再投入本金

那麼

到了

60

歲的時候

你有多少錢

答案是

822

可如果你

25歲開始投資,

即便你

一直投入本金直到60歲

最終你的總收益是多少

733

你發現沒有

即便

25

歲的你

投入本金是

20

歲時的你投入本金

3。5倍,

總收益

最終也還是沒有追上

20

歲的你

並且,我們可以看到,在人生的各個階段,

25

歲開始投資的你

總收益

始終落後於

20

歲開始投資的你

,僅僅就是因為相差了

5年。

複利法則在漫長的時間中發揮了魔力,如果你行動時間晚了一點,那麼你的投資回報就會少得多。

所以

真正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意義的人

往往會

知行合一

提前行動,爭取時間,讓複利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綜上

你會發現收益率

本金和時間在複利發揮作用的過程中都發揮著驚人的效力

我們很難說

哪個變數更加重要

看完上面的這些計算

你是不是感覺很容易

很簡單

財富自由離你並不遙遠

但是

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

5

複利效應確實是存在的

理論上

你只要透過以上的方式操作就可以成為千萬富翁

但這些計算畢竟是理論層面

真實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收益率障礙

舉例,為了方便計算

假如你的本金只有

1

元,現在你

22歲,如果你的收益率為1。5%

這是幾乎無風險的收益率

,那麼當到你

60歲的時候,也就是38年之後,你當初的1元的本金最終就變成了多少呢?

1。76元

是的,你沒有看錯,

38年複利的總收益率是76%

你也許會說

不可能

再怎麼著我的收益率最低也能做到個

10%!

確實

有些基金經理能夠持續

20-

30年,年化收益率做到

2

0%以上

巴菲特真正的厲害的地方也在於,他有辦法維持

20

%以上的收益率長達30年

每個人都幻想高收益率

而且非常自信自己能夠長期穩定的得到高收益

但高收益真的這麼容易實現嗎

要知道

1

.

5%

的收益率是銀行給到老百姓的儲蓄收益率

也是大多數人終其一生能夠獲得的最沒有風險的最高收益率

在最大的投資市場股市中

70%

以上的投資者都是虧錢的

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

收益率不是負數都已經是萬幸

確實

1

2

年達到

10%

以上的收益率並不是多大的挑戰

能夠做到的也大有人在

但是複利真正要發揮作用

需要以

10

年為單位來計算

複利發揮作用關鍵在於你能長時間保持高的收益率

巴菲特在

2005年時立下一個賭局,

對所有的投資者公開

賭局的規則也很簡單

——

巴菲特

100萬美元,

挑戰者可以

隨便挑

5只基金,如果它們的10年收益率能跑贏大盤

也就是標普

500

指數基金

,就算

巴菲特

輸。

沒有人敢接受挑戰。

直到

2008年,美國職業投資經理人Protege Partners公司的總裁泰德西德斯,站了出來,用精心挑選的5只基金挑戰巴菲特。

結果呢?

10

年以後

賭約到期,標普指數增長了

85。4%,而西德斯挑選5個基金的10年總收益率為:8。7%、28。3%、62。8%、2。9%、7。5%。

其中表現最好的

62。8%,用複利公式換算為年化收益率,也就是5%而已。

所以

你現在明白,長期穩定高收益,幾乎是天方夜譚。

複利公式的核心,“高收益率”,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存在。

在複利效應要求的真正長期內,高收益率幾乎無法實現。

而且

,這場賭局中獲勝的

“標普指數”,用複利公式換算為年化收益率,也就是6。36%而已。

而且這

6。36%還得歸功於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後,十年來的經濟復甦,要是再碰到一次金融海嘯,是否能有同樣的收益率都還

是未知數

所以

你必須明白長期穩定的高收益是難而且難的事情。

6

時間障礙

假設你每年能夠獲得的收益率是

10%,那麼七年之後複利的效果

根據複利收益率的公式

比勤奮更能決定人生的是,複利思維!

複利的收益率約是

100%,

7

年翻倍

聽上去很不錯對吧

如果你只是用單利去計算呢

7

年總共獲得的收益率是

10%

乘以

7,

也就是

70%,

100%

的複利收益率其實差不了太多

以七年為期,你大部分的收益率還是來自於本金和基本利息,而不是利滾利

所以

不要過多的把成果歸功於利滾利

複利效益不是一個暴富效益。

相反

真正理解複利的人都知道,複利是一個依賴長期的概念,複利需要足夠長的時間發酵,這個時間可能是一輩子的耐心

可能是幾代人的耐心

巴菲特一生中

99%的財富,都是他50歲之後獲得的。

50歲之前,他就和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50歲之後才進入財富爆炸期。

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幾個人有這樣的耐心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沒有耐心的,都想著一夜暴富,因為這種急功近利的思維,往往使得他們所做的事都是著眼於短期的利益,而不是著眼於長期複利

總之,複利效應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短期之內是絕對無法體現的。

7

本金障礙

還記得之前那個例子嗎

如果你的本金只有

1

22

歲開始投資

收益率是

1

5

%

即便是

38

年以後

你的總收益也只有

1,76

即便是把收益率提升到

15%,

總收益也微乎其微

也就是說

在時間和收益率不變的情況下

本金越大

複利的效果越明顯

做複利投資時大體上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

一次性投入本金

之後不再投資

單靠利滾利

第二種

每年或者每月定期投入一定的金額

假如投資時間都是

30

本金都是

30

30

年總收益率都是一樣

第一種是一次性投入

30

之後不再投資

單靠利滾利

第二種是每年投入

1

一共投資

30

很顯然

第一種投資方式的效果肯定是最好的

因為這可以讓所有的本金在更長的時間內享受到了時間的複利

也就是說

你越早擁有大量的本金

越早投入大量的本金

你越有可能在有限的人生中體驗到複利效應

但是現實的情況是

大多數人在一開始時並沒有那麼多本金

一般人大學剛畢業時,能存的錢很有限,大概要等到工作

7-8年後,才有可能損益兩平,甚至很多人到了

30

歲還是月光族

即便你想盡辦法省吃儉用

存下一點錢

可能也為數不多

單純有耐心是不夠的

單純有高的收益率也是不夠的

一個年輕人想靠一點微薄的存款

就想在有生之前透過複利獲得財富自由

那是不現實的

事實上

如果我們看世界富豪榜的前

100名,其中90名以上,都是靠

“第一桶金”

獲得財富自由,而不是靠利滾利。

第一桶金,也就是複利公式裡的本金,是這些富豪獲得財富自由的最大權重。

首先透過工作創造財富,然後才是靠財富創造財富,這才是獲得財富自由的真諦。

所以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

我們能否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實現複利效應

以便積累我們真正的

“第一桶金”

8

複利的概念源於資本,但不止於

資本

在人的智慧上

經驗上覆利效應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存在的

只要是能夠積累的東西,大多會產生複利效應

事實上

生活中所有的回報,無論是財富、人際關係、

知識

、健康、還是習慣,都來自複利。

例如在商業領域

看看社會上的頂級角色,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擔任上市公司執行長,或者管理幾十億美元的資金?

這源於別人對他們的信任。

為什麼他們能夠得到信任

因為他們打造的人際關係和事業產生了複利效應。

他們

長年累月

以極為

敬業

和負責的方式投入事業,向世界證明自己品行正直,高度誠信。

個人

品牌和

聲譽方面

同樣如此

如果一個人聲譽良好,數十年如一日,不斷打造和積累自己的

品牌和

聲譽,

就一定會得到關注和重視。

而如果一個人才華橫溢,卻沒有利用聲譽的複利效應,相比之下,注重聲譽的人的價值就會高出其成千上萬倍。

在智力成果領域,複利效應同樣適用。

一家公司現有

100個使用者,如果使用者以每月20%的複合速率增長,公司將在短時間內累積起數百萬使用者。

很早之前

我就意識到了複利的巨大威力

我發現

複利思維最重要的不是給你方法

而是給你方向

於是我決定花最多的時間去做那些能夠複利增長的事情

我從大學開始就有意識的健身

如飢似渴的閱讀

這些行為成了習慣

而習慣帶來了複利效應

上初中的時候我只要激烈運動就頭痛欲裂

而現在我甚至可以跑完馬拉松

而不會再有這種反應

複利思維可以給你指明人生的方向

所以

你要經常性地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每天的工作是在打造一臺賺錢機器

還是終其一生成為一臺賺錢機器

?”

有很多工作並不能帶來真正有意義的積累,也無法帶來複利。

如果你每天工作是在工廠的流水線上擰螺絲,在工地上搬磚,送外賣

你覺得這些工作會給你複利效應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你想在短暫的人生中體驗到複利效應,你想有積累性的爆發,實現自己的

“人生曲線”那麼就你就應該儘快擺脫那些只能帶來短期收益的工作。

只有那些能夠重複積累的事情才能夠帶來複利效應

所以

我現在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媒體的創作

致力於打造自己的個人

IP

因為這個是可以複利積累的事情

我寫的每一篇文章

發的每一個影片

都是在這個最終的目標添磚加瓦

哪怕每一篇文章只能夠帶來一個粉絲

它也是值得的

因為在複利的持續作用下

它最終會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個人品牌會想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大部分人都習慣性的賺

“線性級增長的錢”

因為身邊大部分人都這樣,這樣更加安全。

他們

思考的是:我每個月工資多少,有沒有獎金,

什麼時候能漲工資

他們缺乏複利思維

走錯了方向

而具備複利思維的人思考的是

怎麼賺

“指數級增長的錢”

打造個人

IP,其實就是賺指數級增長的錢。

你把你的錢,時間,能力,精力,附加在一個價值上

——個人品牌,積累並沉澱自己的個人價值,等到你的個人IP越來越有影響力的時候,你的收入就會呈現指數級的增長。

而且可以像一個自動運轉的自來水管道,給你帶來源源不斷地收入。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 打工就是把自己的個人價值賣給老闆。

老闆把你的時間,精力,能力沉澱在他的產品或者服務上,為他打造品牌,這就是真相,也是底層的邏輯。

所以,為什麼要做個人

IP?

因為,

個人IP是你可持續增值並且複利增長的利器,日積月累,終生受用。

一開始你可能沒有收入,或者收入很低,甚至比那些

“線性級增長的錢”

要低很多,但隨著你不斷的積累,你的粉絲突破一萬

十萬

百萬

你就將逐漸迎來自己人生的轉折點。

在複利的作用下,在同樣的時間內

你的收入,你的回報會呈現指數型的增長

寫在最後:

一種思維模型就是一種看世界的方式

想要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

過好這一生

就需要多元的思維模型

財經作家歐盛說:

“別盲目相信勤奮的力量,熬夜加班和你躺在床上睡大覺,很多時候沒有多大區別。”

方向不對

努力白費

複利不但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

更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

一種讓你找到人生正確方向的思維方式

最重要的是做那些可以積累

可以複利增長的事情。

你必須有長遠的眼光

活在未來,而不是隻看重眼前的利益和得失。

一旦找到正確的事業和一同前行的人,就要全身心投入。接下來,持續精進幾十年,就能從人際關係和經濟利益上獲得巨大的回報。

作家馬里奧

·普佐說:

“偉大的人不是生下來就偉大,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顯示其偉大。”

那些數十年如一日堅持閱讀的人,

那些數十年如一日堅持鍛鍊的人,

那些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刻意練習

不斷精進的人

那些數十年如一日堅持複利投資的人

……

所有他們做的事情,都不偉大,都很平凡,都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但因其堅持,時間讓他們變得非凡。

願你在投資中能夠實現自己的複利增長曲線

在人生中能夠體驗到極速上揚的人生曲線

推薦閱讀:

成功的底層邏輯:成功永遠不是靠自律,而是靠“成癮”!

如何找到熱衷一生的事業?發揮自己的天才!

為什麼愛情會消失?女人如何獲得魅力,得到持久的愛?

注:

所有文章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戰與讀”。

附:寫一篇文章,搭一個成長的臺階。文章即產品!用工匠精神對待每一篇文章。有趣、有用、有態度,心存善念和敬畏,用精煉的語言闡述深刻的人生智慧,長期堅持原創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鳴,請大家評論、關注、點贊並轉發謝謝。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