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文化視點|讓戲曲真正抵達Z世代,網路爆紅之後還缺什麼

由 文匯報 發表于 運動2023-01-16
簡介欣欣向榮的局面對於古老藝術的發展誠然可喜,但網路環境中的泛娛樂化流量導向和碎片化傳播短板,也讓業內人士提出了新的思考——戲曲進入網路平臺、“在場”發聲之後,如何把這股熱力繼續導向劇場,導向更專業、更完整、更系統的戲曲,從而真正抵達潛在的戲迷

戲曲中亮相是什麼意思

文化視點|讓戲曲真正抵達Z世代,網路爆紅之後還缺什麼

年輕人為好戲喝彩的新方式:在彈幕中敲下滿屏的“好”。

網際網路時代,傳統戲曲離年輕人越來越近了。開啟B站搜尋“戲曲”,該頻道已累計9。7億次播放量,由上戲416女團成員演繹的戲腔歌曲《探窗》播放量已逾972萬次;從《2021抖音非遺戲劇資料報告》中可以看到,過去一年,非遺戲劇影片播放量累計600億次,90後、00後觀眾佔比達到52%;無論是河南衛視的《七夕奇妙遊》還是B站的《bilibili上元千燈會》,播出時都收穫多個熱搜,戲曲元素的巧妙運用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亮點……

隨著越來越多專業人士和年輕一代戲曲人的入駐,網路世界中的戲曲音量不斷增強,不少改編作品更新了觀眾對於戲曲一貫的觀演體驗,並將這門中國傳統藝術形式拉進更多人的視野。欣欣向榮的局面對於古老藝術的發展誠然可喜,但網路環境中的泛娛樂化流量導向和碎片化傳播短板,也讓業內人士提出了新的思考——戲曲進入網路平臺、“在場”發聲之後,如何把這股熱力繼續導向劇場,導向更專業、更完整、更系統的戲曲,從而真正抵達潛在的戲迷?

關注當代審美需求,戲曲成為“流量密碼”

很多B站粉絲還記得,由京劇裘派第四代繼承人裘繼戎和一眾戲曲演員帶來的《驚·鴻》,在2020年年底實現戲曲節目在B站晚會首秀,九分鐘的表演驚豔全網,成為當年跨年晚會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節目之一。節目中,裘繼戎以現代舞串聯起崑曲《牡丹亭》、秦腔《白蛇傳》、評劇《天女散花》、川劇《滾燈》、河北梆子《鍾馗嫁妹》和京劇《鍘美案》,演員動情的表演與富有設計感的轉場設計帶領觀眾進入一場亦真亦假的梨園夢境。

“神之九分鐘”“看得過癮”“get到戲曲的魅力”……年輕網友對於戲曲節目的熱捧給予了創作者信心,在去年年底的B站跨年晚會里,戲曲節目又一次如約登場,在B站掀起國風浪潮的粵劇電影《白蛇傳·情》再度亮相,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和歌手梁漢文在古今兩個時空共同唱響電影主題曲《待你歸來》,許仙與白娘子最終的斷橋相會讓網友紛紛在彈幕中敲下“淚目”。

戲曲元素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融合常常能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觀感,改變了年輕網友對於戲曲的固有認知。今年元宵節上線的《bilibili上元千燈會》讓戲曲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除了以靈活新穎的方式呈現傳統唱段外,古老戲曲也與各類流行元素混搭。無獨有偶,《2021抖音非遺戲劇資料報告》也顯示,在非遺戲劇影片中,非遺戲劇常和國風歌曲、變裝、漫畫、說唱、書法等跨界出現。“戲曲一直在尋找爭取青年觀眾的路徑,一批相對年輕的戲曲從業者因為對網路以及網路受眾的瞭解,開始注重在網路上把自己的專業介紹給大眾。”文藝評論家榮廣潤向記者表示:“在秉持嚴肅認真的態度的前提下,無論是把戲曲放在流行歌曲裡,或是放在舞蹈裡,都是戲曲人與年輕觀眾‘親密’接觸做出的一份努力。”

戲曲的傳播要更“懂門道”,需要遵守整一性的原則

作為一門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戲曲搭上過眾多傳播方式的快車,廣播、電影、電視等都承擔著戲曲傳播的功能。隨著網路傳播力和影響力的與日俱增,網路這種傳播媒介的自身屬性不可避免影響著戲曲當下的傳播。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爆紅網路的戲曲人或作品,有多少是“熱鬧”、多少是“門道”?專家提出了更審慎的看法。

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理論教研室主任張偉品對記者表示,在他看來,戲曲的傳播需要遵守整一性的原則。“戲曲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其中的各種元素和各種文化傳統一起發生作用,共同造就了這門藝術。”張偉品表示,唱段嚴格來說也是一種碎片化的過程,但其中包含的唱法,聲腔等戲曲技術是完整的。然而,“在一個戲腔當中,我們很難聽到傳統戲曲的韻律”,他不無憂慮地表示:“過去的廣播裡會放京劇選段或者選場,不管是選段也罷,選場也罷,它們不會把裡面的元素分解到今天這樣的程度。”甚至,當下的部分傳播內容出現了背離戲曲本體的情況。

戲劇化、程式化、唱唸做打的藝術手段三者有機綜合,成就了戲曲這種獨特的歌舞表演。戲曲的表演藝術便是運用這種獨特的歌舞表演塑造舞臺形象的藝術。這份獨特性是戲曲表演的價值所在,也讓戲曲表演獲得了其他表演藝術無法替代的存在價值。“戲曲是一種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中華民族本身的審美趣味之間存在一定的共享性。同時,戲曲本身的一套完整技術也構成了一種審美趣味。”張偉品認為,“傳播的內容需要擁有這種審美趣味,才可能和戲曲保持共向而行。”

如何更全面地搭好戲曲與網路之間的橋樑?網路平臺中豐富的內容和資源以及強大的檢索功能為網友走近戲曲提供了一張通行證。以B站中京劇《四郎探母》的戲曲毯子功“吊毛”合集為例,UP主將不同演員演出的同一片段剪輯整理,讓網友一目瞭然地看見不同版本的魅力。更令人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網際網路平臺裡出現大量完整劇目和片段展示,正如專家所期待的:“戲曲一定會贏得越來越多青年人的青睞,而吸引他們的,應當是戲曲本身。”

作者:王筱麗

編輯:范家樂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