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普刊論文成功發表C刊的修改策略:基於發表前後修改內容的比較

由 科研寫作研究所 發表于 運動2022-12-05
簡介二、遞進邏輯的修改:研究問題的推導過程是否有依據引言修改的第二步,是判斷引言的內容是否存在遞進邏輯

宏觀質量研究是c刊嗎

論文修改在論文寫作中佔據很重要的一部分,

論文質量提升的重要環節。

由於不重視論文的修改,很多作者的文章面臨著“選題有價值,但仍舊發不了C刊,只能投稿普通期刊”的困境,

尤其是在C刊退稿意見較為籠統的情況下,很多作者也不清楚如何修改,才能讓普刊水平的論文達到C刊發表的要求。

因此,本文以引言修改為例,選擇一篇初稿處於普刊水平,經過幾次修改,最終發表在《外語電化教學》CSSCI來源期刊的論文,從形式規範性、遞進邏輯性、語言易讀性三個方面分析如何確定修改策略,使論文經過修改達到C刊錄用水平(為保護作者隱私,以下討論均已匿名化處理,且僅供學術交流,暫不提供案例資料或論文下載)。

此處選擇發表在《外語電化教學》期刊的這篇文章,主要是基於如下考慮:(1)該篇文章初稿經外審專家評級為“選題具有價值,但需要大修後方可投稿”,與大部分投稿C刊被拒的文章的質量水平相符,具有研究的代表性。(2)該篇文章從初稿到終稿,每一步均按照審稿意見做出了較為明顯的修改,最終投稿C刊,且終稿與期刊刊文內容差別不大,從而證明了修改的有效性。

一、形式規範的修改:前言五要素是否齊全

論文修改遵循從框架結構到內容邏輯的順序。比如,引言修改的第一步,是判斷引言的框架結構是否齊全。引言的框架結構包括五要素:研究背景、研究主題及其重要性、文獻梳理、文獻批評、研究思路。透過對作者第一次發來的稿件進行審改,我們可以發現引言存在的問題:(1)研究背景、研究主題及其重要性這兩個要素缺失。從第二段內容來看,作者似乎是想研究《高老頭》中傅雷的翻譯,但第一段卻直接以“代詞”引出了本文的研究問題“傅雷與另外兩位譯者的人稱代詞翻譯隱化、顯化比率是否具有明顯差異,哪位譯者的人稱代詞使用更接近原創漢語的風格?”,缺少對“傅雷翻譯作品”這一主題的介紹,研究問題提出較為

突兀

。(2)研究思路介紹較為籠統,看不出本文研究的是什麼內容。作者在最後一句介紹“本研究中將基於自建一對三平行語料庫《高老頭》進行這方面的研究”,而沒有寫清楚本文自建平行語料庫是研究什麼內容,使得正文框架結構展開缺少依據。

經過第一步修改,引言形式基本規範。我們可以看到(如上表第二行),作者充實了研究背景、研究主題及其重要性、研究思路的介紹,比如引言開頭先寫“傅雷翻譯風格。。。。一直備受關注”,從而本文選擇這一主題進行研究,之後圍繞這一主題梳理文獻,並進行文獻批評,最後推匯出本文的研究內容,引言五要素基本存在。

二、遞進邏輯的修改:研究問題的推導過程是否有依據

引言修改的第二步,是判斷引言的內容是否存在遞進邏輯。引言的內容邏輯指的是研究問題的推導過程。引言的作用是告訴讀者為什麼這一研究很重要,所以引言內容的遞進邏輯體現在研究問題的推導過程。透過作者第一次修改後的內容,我們可以發現引言存在的問題:(1)文獻述評與文獻梳理略微脫節,且缺少依據。作者在文獻述評部分提到“已有研究中,宏觀語言特徵量化資料不夠全面,微觀特徵的人稱代詞對應翻譯的分類比較粗略,同時缺乏譯者風格成因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也沒有引入統計學的檢驗方法證明不同譯本之間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這一觀點是如何得到的?作者在前面文獻梳理基本是梳理的已有研究的觀點,所以看不出已有研究是否資料不全面、分類較粗略等問題,文獻梳理與文獻述評的遞進邏輯不強,且這些觀點基本只是作者主觀判斷,未給出關鍵解釋。(2)文獻述評與研究問題略微脫節。比如,作者透過對“傅雷作品風格”相關研究的梳理,指出他們研究存在的不足,比如資料不全面、分類較粗略、缺乏譯者成因分析、缺少統計學檢驗等等,之後提出本文將研究“宏觀特徵、人稱代詞、譯者成因分析”等內容,而針對“資料不全面、分類較粗略、缺少統計學檢驗”等不足,本文將如何彌補?沒能體現出來,導致研究問題推導過程嚴謹性不足。

經過第二步修改,研究問題的推導過程基本補充依據,遞進邏輯基本強化。我們可以看到(如上表),作者引用了李嬋(2018)、韓紅建(2019)等學者的觀點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從而提供了文獻述評的依據,並將研究內容的表述調整為“從詞彙與標點符號使用的角度,透過定量分析加文字細讀的方式探討。。。。”,強化了研究問題提出前後內容的遞進邏輯。

三、語言問題的修改:段與段/句與句之間是否合理

引言修改的最後一步,是語言問題的修改,即判斷引言段與段之間、句子與句子之間的內容是否合理科學。經過前兩步修改,引言的形式和結構基本調整完畢,但透過第二步修改後的內容,我們仍發現引言存在細節性的問題:(1)研究背景與文獻綜述混雜,段與段結構不合理。比如,作者第一段既提出了研究背景,又進行了文獻梳理、文獻述評,以及本文研究內容的介紹,第一段冗長。(2)文獻梳理缺少分類,句與句之間遞進不合理。比如,“自1979年以來,傅雷翻譯研究逐漸興起,傅雷的翻譯風格一直備受關注。許鈞(1986:60-61)指出。。。。隨著語料庫翻譯學的興起與發展,學界愈來愈認識到語料庫方法在提高文學翻譯批評研究科學性和客觀性方面的重要價值,開始運用。。。。”,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研究發展的程序來梳理文獻的,但缺少對文獻主題進行歸類,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閱讀的難度。

普刊論文成功發表C刊的修改策略:基於發表前後修改內容的比較

圖1 CSSCI來源期刊《外語電化教學》刊文引言部分 (第三步修改後)

經過第三步修改,引言部分基本修改完畢,達到了C刊錄用水平。我們可以看到(如上圖),作者重新安排了段落之間的內容,將兩段拆分成了四段來寫,第一段主要寫研究背景、研究主題及其重要性;第二段進行文獻梳理,且在段首總結出文獻研究的兩個階段;第三段透過文獻述評推導本文的研究問題;第四段具體介紹本文的研究內容。

綜上所述,論文修改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含形式規範、遞進邏輯、語言問題等步驟,層層遞進,缺一不可。同時,由於作者自身條件及稿件質量水平的不同,每一步修改策略可能又會拆分成幾次修改過程。但值得驕傲的是,每一次修改,都是論文真實性增加的過程,也是作者思考和重新創作的過程,在最終修改結束前,你永遠不知道你的論文可以多麼優秀。

作者:嶽鑫鑫(科研寫作研究所第一編輯部主任)

請尊重原創,未經許可,拒絕轉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