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水滸傳》假造反真迎合《西遊記》虛戲謔實不屑?看他怎麼說

由 湯茗觀點 發表于 運動2022-10-29
簡介在大概90多萬字的文字稿中,賈行家挑選了關於9個主題的9場對話,編輯為《世界上所有的沙子》

諾字怎麼組四字詞語

沙漠

《水滸傳》假造反真迎合《西遊記》虛戲謔實不屑?看他怎麼說

世界上所有的沙子:

“我對你的每次思念就像一粒沙,於是世界上就有了撒哈拉。”這句話出自文青鼻祖三毛筆下,有段時間在某個群體中很流行。在他們看來,沙子是鋪天蓋地從天而降的浪漫。

賈行家從智者安妮·迪拉德的《現世》中得知,

新鮮的

沙子是有稜角的,甚至是鋒利的。

隨著“你是風兒我是沙”的纏綿,稜角被磨平,以至於越古老的沙子越接近圓形。最後,所有的沙子總會落在某處,準噶爾、撒哈拉或者黃金海岸。

賈行家把沙子迴歸物理意義,但同時又將之上升到哲學層面。他說:

“在到達歸屬之前的此時此刻,我們

是風中

轉的飛沙,我們正鋒利,我們會去哪兒?”

答案或者說尋找答案的過程,就是這本《世界上所有的沙子》。

《水滸傳》假造反真迎合《西遊記》虛戲謔實不屑?看他怎麼說

賈行家稱自己為“寫作者”,他出版過兩本散文集《塵土》和《潦草》,另外還寫專欄。他是“得到”的專職作者,主理若干專題課程,包括音訊節目“文化參考”。在大概90多萬字的文字稿中,賈行家挑選了關於9個主題的9場對話,編輯為《世界上所有的沙子》。

所有人都是在風中流轉的沙子,在穩定落地之前相互碰撞

、雕琢、積累。

賈行家轉述的前人文字思想、賈行家自己,以及作為讀者的你我,皆是塵間一粒沙,遇見後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世界上所有的沙子》中,變化主要透過兩個維度:

A關於歷史、生活、當下和我,B有關美和文學。

《水滸傳》假造反真迎合《西遊記》虛戲謔實不屑?看他怎麼說

科幻、人工智慧和故鄉:

如果列數當下熱門話題,科幻或人工智慧毫無疑問應位列其中。作為寫作者,這些話題主要透過文學或者電影來表達。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日裔英國小說家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是關於克隆人的,《克拉拉與太陽》是關於人工智慧的。導演卡梅隆1984年的《終結者》和30年後導演諾蘭的《星際穿越》,是對機器人、人工智慧以及時間的思考。

現在過去和未來,始終是生而為人的必答題。“世界上所有的沙子”無一例外都思考過這些問題。不論作家還是導演,他們的作品只是他們對未來的想象,有時甚至不需要理論或邏輯支撐,“想象”的力量所向披靡,卻無所依附。

《水滸傳》假造反真迎合《西遊記》虛戲謔實不屑?看他怎麼說

對比未來,過去的尤其是剛剛過去的,似乎還有清晰的背影。當人們疲憊於城市快節奏的生活,或者面對問題卻手足無措時,就想要逃離。書籍是避難所,電影院也暫可棲身,只不過一旦燈光亮起,一切便無可逃遁。

於是,人們想到了故鄉。《出梁莊記》《皮囊》是很好的嘗試和途徑。賈行家提供了更多視角。比如他提到了人類學家項飆的看法,提到曾經的“鄉紳”一族,為已然逝去的“鄉紳精神”和“鄉紳方法”感到惋惜。同時又提到旅英作家王梆的個人觀察,認為英國社群提供的環境,可以讓陌生人“

一起對抗沒有故鄉的焦慮

”。

《水滸傳》假造反真迎合《西遊記》虛戲謔實不屑?看他怎麼說

不過,也許這個部分的開篇第一句就為賈行家的整個對話定下了基調:“

有多少人只有籍貫,沒有家鄉?

”那麼,是不是可以接著問:什麼是“家鄉”?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懷念回不去的家鄉,但也有人坦然,“心安之處即故鄉”,“媽媽在哪家就在哪”。

對於學者項飆來說,“他少年時讀書的學校是一位鄉紳創辦的,他外公的父親是舊鄉紳,他的外公也有一種落魄貴族的氣質”。而對於剛剛全面脫貧不久的人來說,當下的生活更有奔頭,更值得留戀。

太多“故鄉的焦慮”是誰在為賦新詞強說愁呢?

《水滸傳》假造反真迎合《西遊記》虛戲謔實不屑?看他怎麼說

江湖、生死和陰陽:

如果說對鄉村縣城文化的懷戀或者描述,因為在時間空間上的距離尚近情感尚有不同的話,那麼再往歷史深處走一走,處江湖之遠,身段看起來就會靈活不少。

“江湖

文化

”可能是我們

有的文化。

“江湖人士”亦莊亦諧,歷史上永遠流傳著他們的傳說。朱元璋可以出身遊民而坐擁天下,韋小寶也可瀟灑遊走於江湖與廟堂之間。《水滸傳》從問世起便命運多舛,被刪被剪是家常便飯。

但是,逼上梁山的好漢們不過是做個樣子,

施耐庵的真實意圖是“用江湖來融合廟堂”

。反而是吳承恩藉助一票嬉笑怒罵神仙鬼怪的

《西遊記》,否定了當時的主流觀念,不願跟廟堂

有半毛錢

關係

卻始終順風順水。

不知道你有沒有和賈行家相似的看法。

《水滸傳》假造反真迎合《西遊記》虛戲謔實不屑?看他怎麼說

從《西遊記》很容易聯想到我們的鬼神文化。鬼神和生死有關。很多人說在我們的文化裡很少說“死”,原因是孔子那句著名的

“未知生

焉知死

。賈行家則反著來,想

“從對終點的想象來觀察中國人過日子”

前段時間網上很流行一些老外模仿我們燒冥幣的影片。大家轉發也就圖個樂子,不指望歪果仁能知道其中的原理。但仔細一想,其實我們大多數人也沒認真想過,為什麼會有“燒紙”這個儀式。

賈行家在《燒紙中的人類學》中嘗試解釋了一下。他從《史記》中商紂王的言行,到博物館裡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得出一個結論:

燒紙從物理上看是個迅速的燃燒過程,實現的是讓人的精神和日常生活再度結合的功能。抽象地看,包括燒紙在內的祭祀過程,就是兩個世界的分離、溝通和複合的過程。

《水滸傳》假造反真迎合《西遊記》虛戲謔實不屑?看他怎麼說

普通歪果仁可能不會想到天地銀行的紙幣跟哲學有什麼關係,能想到的也許是,給祖先燒這些數額巨大的紙幣,和買贖罪券相比,起碼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吧。

從《山海經》開始,到《搜神記》到《聊齋》到《閱微草堂筆記》,我們有漫長豐富的鬼怪史,賈行家稱《陰間進化史》。陰間進化可以找到邏輯,鬼怪世界同樣映照現實。由此,

和你我一起隨風起舞的,不止當下苟且的沙子,還有飄蕩在過去的沙子,以及未來看不見的沙子。

世界上所有的沙子

,古往今來變動不居的沙子

——

世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