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西遊記》裡面的唐僧早就“破戒”了!他其實很喜歡喝酒

由 宋諞西遊 發表于 運動2022-10-20
簡介《西遊記》裡面既然說唐僧喜歡喝葡萄酒,那麼這裡的“素酒”應該是指糧食或者水果做的未經過蒸餾的酒了吧

一盤是鄧沙餡的鄧沙是什麼

四大名著《西遊記》中,唐僧說他是“胎裡素”,意思是他吃的喝的什麼都是素的。在我們一般人的眼裡,和尚是不能夠喝酒的,喝酒就等同於破戒。但是《西遊記》裡面的唐僧不一樣,他不但沒戒酒,而且還經常喝酒。文中經常出現“素酒”這個詞,唐僧也動不動說自己喝的是“素酒”。比如第五十四回中,唐僧和女兒國國王的對話:

女王卻又笑吟吟,偎著長老的香腮道:“御弟哥哥,你吃葷吃素?”三藏道:“貧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須得幾杯素酒,與我二徒弟吃些。”

《西遊記》裡面的唐僧早就“破戒”了!他其實很喜歡喝酒

再比如第五十五回中,唐僧被蠍子精脅迫不肯劈破一個葷饃饃,蠍子精卻說他早破戒了:

行者哼道:“師父沒事。我進去時,變作蜜蜂兒,飛入裡面,見那婦人坐在花亭子上。少頃,兩個丫鬟,捧兩盤饃饃:一盤是人肉餡,葷的;一盤是鄧沙餡,素的。又著兩個女童扶師父出來吃一個壓驚,又要與師父做甚麼道伴兒。師父始初不與那婦人答話,也不吃饃饃,後見他甜言美語,不知怎麼,就開口說話,卻說吃素的。那婦人就將一個素的劈開遞與師父,師父將個囫圇葷的遞與那婦人。婦人道:‘怎不劈破?’師父道:‘出家人不敢破葷。’那婦道:‘既不破葷,前日怎麼在子母河邊飲水高,今日又好吃鄧沙餡?’師父不解其意,答他兩句道:‘水高船去急,沙陷馬行遲。’我在格子上聽見,恐怕師父亂性,便就現了原身,掣棒就打。他也使神通,噴出煙霧,叫收了御弟,就輪鋼叉,與老孫打出洞來也。

唐長老也真夠能裝的,“師父始初不與那婦人答話,也不吃饃饃,後見他甜言美語,不知怎麼,就開口說話,卻說吃素的。”笑死我了,是不是也有破色戒的嫌疑?

另外,蠍子精說他破戒可能是因為他喝了子母河的水,而那個水喝了的人都會懷孕。飲水高或者可以說是唐僧喝高了?但鄧沙餡這個梗筆者不得而知,鄧沙餡應該就是我們通常吃的豆沙餡,是素的。也許作者只是想引出後面那句“水高船去急,沙陷馬行遲”吧?除了說明唐僧處於困境,虎落平陽被犬欺外,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比如《西遊記》第八十二回中,老鼠精想讓唐僧和她喝交杯酒:

那妖精露尖尖之玉指,捧晃晃之金盃,滿斟美酒,遞與唐僧,口裡叫道:“長老哥哥妙人,請一杯交歡酒兒。”三藏羞答答的接了酒,望空澆奠,心中暗祝道:“護法諸天、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弟子陳玄奘,自離東土,蒙觀世音菩薩差遣列位眾神暗中保護,拜雷音見佛求經,今在途中,被妖精拿住,強逼成親,將這一杯酒遞與我吃。此酒果是素酒,弟子勉強吃了,還得見佛成功;若是葷酒,破了弟子之戒,永墮輪迴之苦!”孫大聖,他卻變得輕巧,在耳根後,若象一個耳報,但他說話,惟三藏聽見,別人不聞。他知師父平日好吃葡萄做的素酒,教吃他一鍾。

出家人不打誑語,但是唐僧為了活命,經常對妖精說假話,欺騙女妖精。這是不是也算破戒?另外文章交代,孫大聖知道師傅愛喝葡萄做的“素酒”,可見他的確很愛喝酒。

《西遊記》裡面的唐僧早就“破戒”了!他其實很喜歡喝酒

按照百度的解釋,素酒,是一種未蒸餾過的低度酒,而且是和尚和尼姑可以飲用的酒。寺廟裡供神敬佛用的酒,稱為素酒,以區別於葷酒——白酒,高粱酒等屬於烈性酒。素酒的做法是沒有經過“蒸餾”工藝,只是簡單地將酒糟濾除,餘下的酒水,放到鍋裡煮開,以使酒不會變質。葡萄酒、米酒屬於素酒。《西遊記》裡面既然說唐僧喜歡喝葡萄酒,那麼這裡的“素酒”應該是指糧食或者水果做的未經過蒸餾的酒了吧?

不過,知乎裡有人認為:

中國古代寺廟的戒律中,明確指出出家人禁止“貪酒”,而非絕對禁止飲酒。素酒這個詞語來源和中國佛教的戒律著密切關係,因為對於俗人來講,在喝酒時並不關心酒的葷素,而素酒這個詞其實根本來源自古代小說,因此“素酒”完全是一個虛構詞彙。一般可以把素酒理解為中國古代水果釀造的酒。為了便於理解,舉幾個不是“素酒”的例子:1。藥酒:部分藥酒含有動物組織,在佛教“不殺生”的定義下,這種藥酒不能算是素酒。即便不包含動物組織,不少藥酒的功用也與佛教教義相悖,比如壯陽酒,這種型別的酒也不可當作素酒。2。糧食酒:由於佛教認為,把哺育人民的糧食糟蹋了用來釀酒是無道,因此糧食釀造的酒的背後都會有餓殍的冤魂,在這種觀念下,用糧食釀造的酒也就不是素酒(比如米酒、啤酒)。因此,酒精含量、釀造是否粗糙、是否蒸餾,都和是否素酒無關。舉例而言,法國出產的“白蘭地”,使用水果釀造蒸餾,按照定義歸類素酒,但是酒精度高達38%以上,因此喝這種“素酒”,則有“貪酒”之嫌,雖為素酒,但是按照佛教戒律,不應飲用。因此為了便於理解,可以將素酒理解為中國古代使用水果釀造的酒。

四大名著中的“素酒”:“素酒”這個詞語經常出現在《西遊記》、《水滸傳》中。但可笑的是,在唐朝和宋朝,蒸餾酒的工藝根本沒有普及,絕大多數民眾飲用的都是純釀造酒,只是因為書的作者多處於明代,而明代恰巧是中國蒸餾酒開始走向輝煌的轉折點,這才將“三碗不過岡”傳說中的蒸餾酒寫入書中(其實在宋朝,蒸餾酒根本沒有普及),因此誤導了不少人。再加上作者對佛教戒律理解不深,因此在書中對素酒的暗示也不準確。總之,素酒的概念,僅僅是因為小說的作者為了安排飲酒場面而編造的,自然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應當為出家人準備所謂的“素酒”導致尷尬的場面。

很是同意啊有木有!?

不過,佛教裡面到底是不是允許飲酒呢?到底是不貪酒還是不飲酒?因為這個界限畢竟很難分清啊!

筆者又查詢了相關資料,發現佛教其實真的是不允許飲酒的。關於這個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羅漢叫沙伽陀,他的神通可以降伏一條毒龍。這條龍非常兇猛厲害的動物,它能騰雲駕霧、布雨、能吃人、能害死人,這個羅漢就能把這條龍服服帖帖地降伏住。

《西遊記》裡面的唐僧早就“破戒”了!他其實很喜歡喝酒

當初沒有制這條酒戒,國王看他的神通道力很大,對他非常恭敬,這個佛陀的弟子到底是不一樣,他心生歡喜就請他吃飯,邀六群比丘一起吃飯。 六群比丘在當時的比丘中比較調皮、貪慾心也比較重。國王問,師父們喜歡喝什麼飲料?六群比丘就告訴他,我們最喜歡就是黑酒。印度那個時候的飲料最高階的就是黑酒,只有皇帝和大臣才能喝得著,老百姓是沒有資格喝的,這是最上等的飲料。這種高度數的酒、烈性酒。結果把沙伽陀長老喝醉了,醉得不醒人世。

一個大羅漢,你看!神通廣大的大羅漢醉倒了,吐得滿地。吐完之後癩蛤蟆就舔他的嘴,佛祖和阿難從他跟前過。佛問:“阿難這是誰?”阿難說:“這是沙伽陀長老。”佛說:“沙伽陀他的神通能降伏一條毒龍。阿難吶,他現在的力量還能不能降伏一個癩蛤蟆呢?”阿難說:“不能。”佛祖說:“從此以後禁止我的弟子飲酒!”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提醒所有的修行人,要嚴格地按照佛陀有關酒的開示來修行。聽有人說,歲數大的可以少量的飲一點幫助血液迴圈,授完戒的能不能少喝一點。佛在《優婆塞戒經》舉過例子,優婆塞指的是在家的男居士,優婆夷就是女居士,都包括在內。某居士原來持前四戒非常好,因誤喝了酒,喝醉了,神智就不清了,就犯了幾條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全犯。可見這個酒的利害! 假使這一生經常地飲,你想一想,你離這個解脫道就越來越遠了,離佛法越來越遠,離了道了。所以佛祖對酒戒,有特別嚴格地禁令。

在《梵網經》上講的更嚴格,手不提酒、不從酒店門前過、鼻子不能聞酒,可見大乘菩薩更嚴格。佛的弟子依佛的教導這一條戒是非常明確的。修行何等重要,不要被某些人、個別的人,不懂得佛法的、不懂得戒律的,給作了開緣。一切的功德由此而毀掉,這一件事情要引以為戒!

此外,以《阿含經》之《阿雀夷經》為代表,經中佛陀告誡富商善生世間有六種惡行能損財業,一類即是由飲酒而產生的六種惡行,“一者失才,二者生病,汽者易生爭鬥,四者惡名流佈。五者悉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唯有加以避免,才會財業日增,生活和樂。”

佛教是主張“出世”的,它要求人們戒除“三毒”(貪、慎、痴)。擯棄一切慾望和追求,坂依於佛、法、僧“三寶”。佛教重視智慧,飲酒之後還能夠自制而不致昏亂的人不多,而多飲酒或酗酒後的喪德隨處可見。佛講究的是修身養性,四大皆空,是拒絕飲酒的,豈能詩酒瘋狂?所以,為了保持清醒,利於修行特別是為了達成修行的目的必須戒酒,不得飲酒乃是印度佛教徒的特色。在佛教眾多經典之中皆有戒酒,不但戒喝酒也禁止教人飲酒的訓示,而且把“沽酒”(買酒、賣酒)列為“十重戒”,不得操持、沾染任何酒業、酒緣,即不得飲酒,不得嘗酒,不得嗅酒,不得賣酒,不得以酒飲人,不得謊稱有病欺飲藥酒,不得至酒家,不得和酒客共語。

總之,酒是昏狂之藥,一切嚴重的過失都因此而生。如《多論》以為此戒極重,能使人作四逆重罪,並能使人因酒醉而破犯一切戒,造一切惡,實是昏神亂思,放逸之本。經律中每每將酒譬喻為毒藥,甚至有寧飲毒藥不可飲酒的教誡。

《西遊記》裡面的唐僧早就“破戒”了!他其實很喜歡喝酒

但是另一方面,在佛制的戒律中,佛教徒亦非絕對地不可飲酒。依律制,倘患病而由醫生處力,不得不用的情況下使用酒,即以酒為藥,或飲,或含口中,或以酒塗瘡,都不為犯戒對原本嗜酒,出家後因戒灑而病瘦不調的僧人,佛陀也非毫不通融一味禁止,而是為其略開方便之門。據記載,佛陀特許斷酒致病的比丘,以造酒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等的屑末,用白布包裹起來,放置於“無力不醉淡酒”中浸漬,“匆令器滿而封蓋之,後以清水投中攪飲”。或者“以面及樹皮,並諸香藥,搗篩末,布吊裹之,用杖橫擊,懸於新熟酒甕內,勿令沽酒,經一二宿以水攪用”,以此止息酒渴之病。也有允許病酒者於甕嗅酒味、以酒身、吃用酒和麵作的酒餅,乃至於酒中自潰的記載。

漢傳佛教所承授的《四分律》准許僧人在有病而其他藥治癒不了的情況下,以酒為藥,非唯“和水飲酒”,直接服飲也是可以的,較原始佛教似為寬鬆。但為防止濫行,《南山戒本疏》又特別強調,不是有病就可飲藥酒,而是必須用其他藥遍治不愈後,才能服用。

但是,《西遊記》裡面的唐僧可不是為了喝酒治病,而是堂而皇之地把它當做一種飲料,這戒,是不是破得太理直氣壯了點?其實這也足以說明,《西遊記》在作者對於佛教根本沒有太過深入的研究,他只是在利用唐僧這個背景搞他自己的想象而已。

文/半瓣花上閱乾坤/授權宋諞西遊/原創釋出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