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鄧稼先62歲因癌症大出血去世,臨終: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由 青琯評史人 發表于 運動2022-10-14
簡介成為中科院士的鄧稼先強忍病痛,仍然堅持為中國的核武器發展做貢獻

鄧稼先是什麼癌

鄧稼先62歲因癌症大出血去世,臨終: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今年是2020年,

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七十一週年

。在這七十一年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是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而是中國人民富起來了,更是中國人民強起來了。人民安居樂業的底氣來源於國家,

國家在世界舞臺上與別國政治博弈的底氣則來自於本國的軍事實力。

軍事實力強悍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就高,軍事實力太過薄弱的就只能是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非常形象的例子就是現在的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美國。美國因為軍事、經濟、醫療、教育等方面的發展優於世界上的很多國家,而自視甚高。美利堅合眾國更是因為自持軍事實力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而自導自演充當起了"世界警察"的角色

我國領導人正是因為深知軍事發展的重要性,所以在建國後一直大力發展本國的軍事水平。

而鄧稼先先生作為我國著名的"兩彈元勳",

為我國的原子彈、氫彈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鄧稼先62歲因癌症大出血去世,臨終: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善於學習,不甘落後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知恥而後勇,常常後來者居上的民族。中國人是善於忍耐的,但同時又是不輕易屈服於困難的。

1、落後就要捱打

國家和種族的文明是流傳於民間和社會的,它既體現在群臣激昂的廟堂之中,也出現在紛繁複雜江湖裡。

同時,文明還刻在人類的基因之中,留在種族人群的血液裡。當人在時,文明就在;人不在時,文明就會隨之消失。

中華文明作為唯一一個沒有中斷的古文明,一直流傳至今。但是我們文明的發展程序不總是一帆風順的,也有落後捱打,被動受欺負的時候。

鄧稼先62歲因癌症大出血去世,臨終: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清朝閉關鎖國,不僅使中國錯過了兩次世界工業革命,也為封建社會的覆滅埋下了引線。

中國近代史是屈辱的,是充滿血淚和人民哭聲的。

新中國成立之前,中華大地飽受戰火之苦,中國人民在戰爭的陰影之下惶惶不可終日。

於是,一批先進的,心懷天下的年輕人就踏上了挽救國家和同胞的救亡圖存之路。

鄧稼先就是其中一位,並且是貢獻巨大的一位。

2、少年強則國強

1924年6月25日,鄧稼先作為鄧石如的六世孫在安徽懷寧出生了。

鄧家世代讀書,

鄧稼先的父親鄧以蟄是清華大學等中國多所著名高校的哲學系教授,並且他還是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的多年好友。

鄧稼先在老家出生後沒多久就被母親帶到了北平,並在此上學生活數十年。十分好學的鄧稼先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還喜歡自學,他在自己從初二到高一的時候

著重學習物理、英語和數學,

這為他以後的出國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鄧稼先62歲因癌症大出血去世,臨終: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其實在鄧稼先出生時,中國的局勢就很不太平。之後北平淪陷,原本打算南遷的鄧稼先一家因為鄧父的病情不得不流滯北平。

幾年後,為了安全起見鄧稼先輾轉去到昆明。

這一路上,鄧稼先看到了太多由於戰火導致的人間悲劇。此時的他早已在心中立下宏偉志向,要為了祖國的和平穩定好好讀書。

進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讀書的鄧稼先,開始了夜以繼日的苦讀生涯。4年的大學生涯很快結束了,鄧稼先知道以自己現在的學識想要報效祖國還遠遠不夠。於是在短暫的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

鄧稼先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進而出國留學。

到了美國後的鄧稼先在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進行深造。一心學成歸國的鄧稼先利用分分秒秒學習,不到兩年時間他就修滿了學分並且順利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獲得了博士學位,當時的鄧稼先只有26歲。

鄧稼先62歲因癌症大出血去世,臨終: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二、為了千萬家只能犧牲自己的小家

艱苦異常的求學過程絲毫沒有影響鄧稼先的學習程序,

於他而言這反而是一種鞭策。

鄧稼先學習上的優異成績很快引起了美國當局的重視,美國政府為了留住他開出了十分誘人的條件。但是鄧稼先絲毫不為所動,他在1950年10月毅然決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1、"人間蒸發"的鄧稼先

回國後的鄧稼先火速加入到了中國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設工作中去,為中國原子核物理理論的研究工作打開了新的局面。鄧稼先將自己當成一塊為祖國建設做貢獻的“磚頭”,

哪裡有需要,他就主動將自己"搬"到哪裡去!

鄧稼先62歲因癌症大出血去世,臨終: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1958年秋,鄧稼先服從組織命令開始參與中國的原子彈設計工作。這可不是一項尋常的工作,為了國家機密的安全起見,

所有參與的工作人員都需要遠赴荒漠,深入戈壁,

鄧稼先也不例外。

自此,鄧稼先這個名字和這個人好似“人間蒸發”一般。為了將保密工作進行到底,鄧稼先在工作期間幾乎不與妻子通訊聯絡,更遑論照顧家事和孩子了。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為了我國能儘快擁有自己的原子彈,

鄧稼先和一眾科學家熬紅了雙眼、累白了頭髮。

在這群“瘋子”科學家的眼裡,沒有白天和黑夜的區別,更沒有休息的打算,只有累到撐不住的時候才會輪班稍作休整。

鄧稼先62歲因癌症大出血去世,臨終: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和同事們除了要面對工作上的艱苦條件,還要承受巨大的國際壓力。

當時有許多外國媒體直言:中國沒有西方國家的幫助,20年也別想有自己的原子彈!

1964年10月份,中國終於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

兩年零八個月後,中國又成功製成氫彈。

同樣的研究,法國用了8年零六個月,美國用了7年多,之前最快的蘇聯也耗時六年多。中國科學家在核武器的研製上無疑創造了一個奇蹟。

核試驗無疑是一項危險而複雜的工作,處處充滿著風險。核洩漏和核輻射都是十分嚴重的事故,並且核輻射對於人體的危害是不可逆的。

在鄧稼先55歲那年,他因為一次實驗身受輻射影響,身體遭到重創。

3、

生命盡頭飽受病痛折磨的"兩彈元勳"

鄧稼先62歲因癌症大出血去世,臨終: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即使是在身體已經極度不適的狀況下,鄧稼先依舊沒有停下工作的腳步。1980年,鄧稼先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中科院士的鄧稼先強忍病痛,仍然堅持為中國的核武器發展做貢獻。1年後,鄧院士身上的癌細胞已經擴散了,醫生也束手無策。在生命盡頭,這位用自己的一生為祖國做貢獻的英雄人物提出了自己的願望:

想去看看天安門。

1985年7月30日,鄧稼先因直腸癌住院。在住院的363天內,鄧院士動了3次大手術,全身出現了大面積的溶血性出血。1986年7月29日,62歲的鄧稼先先生因癌症晚期大出血去世。

他臨終前說:"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推薦文章

  • 這個“外灘18號”,不知道會改成什麼名字

    這個“外灘18號”,不知道會改成什麼名字but,自2022年12月起, “Bund18外灘十八號”品牌的經營管理方(上海珩意實業有限公司)將終止對中山東一路18號大樓的經營管理...

  • 百善孝為先:論漢晉兩代對孝文化的重視

    百善孝為先:論漢晉兩代對孝文化的重視晉代“孝”可以凌駕在法律之上,很多地方官員都縱容各種以報親仇為目的的殺人行為,有的人甚至還因為報親仇而權財兩全,像《晉書》上記載的王談,因報父仇,非但沒有獲罪,還被大加褒獎,舉為孝廉...

  • 1月21日至3月31日,山東國有A級景區首道門票全免費

    1月21日至3月31日,山東國有A級景區首道門票全免費人民網濟南1月20日電(聶俊穹)20日,據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訊息,為加快推動旅遊業復甦,進一步增強居民旅遊消費意願,擴大市場有效需求,促進旅遊綜合消費提升能級,今年1月21日起至3月31日繼續在山東全省實施景區門票減免,全省國有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