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有一種信仰叫你別無選擇,有一種電影叫李安

由 貓格瓦拉 發表于 運動2022-09-25
簡介”所有的人和事,彷彿都是某種“別無選擇”下的產物●比利因為衝動犯錯而不得不去從軍●在戰場待了太久的“蘑菇”不得不靠哲學與宗教來解釋戰爭與生死●姐姐凱瑟琳為了不讓比利再回戰場,不得不搬出心理醫生的診斷●覺得做義工更有實際意義的菲姍卻不得不穿著

象神是什麼的守護神

那部被譽為“革命”的電影,不知是否還存在在你的腦海中呢?

暌違四年的李安為我們帶來的120幀、4k解析度、3D立體效果拍攝,算得上是電影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他任性的一次突破和探索,戰爭結合人文思考的內容絕對正經,絕不輕浮。

有一種信仰叫你別無選擇,有一種電影叫李安

不想說原著改編電影的內容良莠、新手法的過於真實是否影響了電影的傳統本質、這部片子與李安其他電影比有何區別、戰爭本身及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對人性的影響和摧殘、美國當前社會各種人對戰爭與英雄的不同理解…

——還是從音樂開始聊聊吧——

任何一種理論總結或是生活本身的走向,似乎在最後總需要上升到哲學範疇中。而心靈的歸處,則最終都要站到信仰面前。桀驁風流如李斯特,不管是睡了達古伯爵夫人,還是勾搭了卡洛琳公主,最終也還是皈依了基督新教,虔誠地寫出了一堆宗教音樂。

有一種信仰叫你別無選擇,有一種電影叫李安

本片中李安也對宗教進行了一定的闡釋。無論是“蘑菇”施洛姆在伊拉克對他講述的印度佛教,還是與比利一見鍾情的橄欖球啦啦隊隊長菲姍對其在信仰上的肯定(原諒我不太喜歡這角色聖母般的矯情性格),都似乎旁敲側擊地體現了某種心靈的傾向。就像王菲在《四月雪》裡唱的那句:

人世間開始瘋狂,上帝才開始歌唱

,既是無情,又是無奈。

印度音樂

元素彷彿是李安近年來時常採用的。一直以來,印度音樂的發展拒絕受到歐洲音樂的影響和滲透,因此保留了十分獨立的民族性。從《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到《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安叔你下次能不能弄個簡單點兒的名字),這些音樂的元素碎片似乎遍佈於整個片子中。

印象最深的是在伊拉克的戰地裡“蘑菇”與比利的對話,沙漠的荒蕪色彩,戰服與汗水體現的凜冽情緒,戰爭當前的殘酷無情……背景卻使用了一段印度宗教風格的音樂。既預示了“蘑菇”的死亡,又似乎訴說了人類需要心靈的重生。

有一種信仰叫你別無選擇,有一種電影叫李安

李安用象神暗示“蘑菇”就是B班的守護神。從“蘑菇”口中講述的毗溼奴的故事也被解讀為李安對宿命的思考。“毗溼奴是印度教中的維護之神,常化身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每當宇宙迴圈的週期一‘劫’之始,毗溼奴一覺醒來,梵天開始創造世界,一劫之末溼婆毀滅世界。毗溼奴反覆沉睡、甦醒,宇宙不斷迴圈、更新。毗溼奴的寓意正是,世事的歸向不過都是宿命。”

有一種信仰叫你別無選擇,有一種電影叫李安

所有的人和事,彷彿都是某種“別無選擇”下的產物

●比利因為衝動犯錯而不得不去從軍

●在戰場待了太久的“蘑菇”不得不靠哲學與宗教來解釋戰爭與生死

●姐姐凱瑟琳為了不讓比利再回戰場,不得不搬出心理醫生的診斷

●覺得做義工更有實際意義的菲姍卻不得不穿著暴露的衣服為比賽中場跳啦啦隊舞

●好萊塢的電影製片人喜歡B班,卻又不得不為了金錢妥協服軟……

然而,這彷彿又是生活本來該有的面目,一切合情合理。所以,在成了英雄“被迫”回國進行宣傳和橄欖球中場表演的過程中,美國的鄉村風、搖滾風、爵士風,懷舊的、現代的、先鋒的……五花八門的各色音樂呼嘯著撲面而來,讓比利和B班的戰友們既欣喜又茫然——一場戰爭使他成為了美國社會的“局外人”,接下來的前路又在何處呢?

有一種信仰叫你別無選擇,有一種電影叫李安

正如主題曲《Heroes》中的一句歌詞:“

We can be heroes-just for one day

。”

對於李安來說,這次的嘗試或許也有類似的覺悟吧。

人類對科技的創新和實踐上總是充滿了熱戀般的悸動。李安自己也說,在知道了有4K/3D/120幀這種新制式的拍攝手法時(120幀/秒(FPS, frames per second)是現行電影放映的幀率(24FPS)的5倍),是不能不去嘗試的,並選中了《中場戰事》這個偏重展現角色內心活動的故事。

而這,正如音樂進入20世紀時候出現的諸多新嘗試,無論是拼貼、偶然、簡約,還是電子科技在應用類音樂中的崛起,這其中有一些被運用到現代音樂創作中,有一些嘗試則就很快銷聲匿跡了。《中場戰事》的音樂本身倒是中規中矩,個人覺得襯托尚可,精彩不足,沒有過多的驚豔。(麥切爾·丹納 Mychael Danna 以本片獲得2016年 第20屆好萊塢電影獎 年度配樂)

所以,無論影片帶給觀眾的是什麼,其衍生出的多方面影響在未來究竟是好是壞,對於李安樂於吃螃蟹的勇氣,欽佩的同時也表示贊同。

有一種信仰叫你別無選擇,有一種電影叫李安

▲湯唯、李安與主演喬·阿爾文

120幀解惑

一般電影24幀/秒能保持最高的聲音清晰度,而每秒鐘的影像由24張連拍畫面組成,此幀數可基本滿足人類大腦的視覺殘留與腦補,最終形成動態影像,因此24幀/秒就成了電影拍攝幀率的標準。但在24幀/秒的標準下,鏡頭快速移動時畫面通常會抖動與頻閃,這種情況在3D電影中會更加明顯,2個小時的觀影通常會使觀眾眼部疲勞,負擔極大。為了更適應人眼的資訊處理能力、提高觀影體驗,提高拍攝幀率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超高幀”電影所呈現的超逼真畫面對人眼來說更加平滑和舒服。

不過,慢慢習慣這種全新的觀影感受之後,那種真實到突兀的感覺就沒那麼明顯了,關注點仍將回歸故事和角色本身。而“120幀/3D/4K”的三重效果疊加後,大到戰場上的槍彈爆炸、球場上空綻放的絢爛煙花,小到汽車開過飛揚的塵土甚至是飛出銀幕的橄欖球和子彈,觀眾只會感覺電影裡一幕幕似乎在眼前發生,立體感非常強。

有一種信仰叫你別無選擇,有一種電影叫李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