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馬雲最新演講:我最怕的是自己,而不是人生| 【經緯低調出品】

由 劉潤商學 發表于 運動2021-06-12
簡介這個“深度”,是你的工作環境,是你能專注思考的狀態

思考人生怎麼回覆別人

最近,有讀者問我:

如何才能做到深度思考?

這是個好問題。

如果說什麼能力對一個人的成長、創業最重要,那可能就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思考的質量,甚至會決定人生的質量。

但是,什麼才是“深度思考”?怎樣做到“深度思考”?

1

深度思考,其實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或者說,是看懂底層邏輯的能力。

什麼意思?

我給你講個故事。

前段時間,我帶著一些創業者和企業家去參訪了小馬宋老師的公司。

小馬宋老師,問了我們一個問題:

名片的本質是什麼?你會怎樣設計自己的名片?(這也算是一個“深度思考”的訓練,你可以先暫停幾秒,想一想。)

好了。時間到。

名片在過去,是為了保留別人的聯絡方式。

但是今天有微信,保留聯絡的功能,已經過時了。不需要了。

我們現在接到名片之後,基本只會禮貌性地保留一下,然後出門或者第二天就扔掉了。

那麼,名片還有什麼用?

為什麼很多人的名片,做得還是和十幾年前一樣呢?

一張小小的名片,應該怎麼樣重新設計?

小馬宋老師說,名片的本質,是為了能讓對方記住你,其實還有一種社交功能。

如果知道了這個本質,就會發現名片的作用,和改進和最佳化的空間。

比如:

1,

名片用來表明自己的身份。雙方見面介紹自己,不會說我是某某大學的客座教授,不會說自己是某某公司的高階副總裁,也不會說自己是某某知名獎項的得主。這些話,不太好說,就可以印在名片上。

2,

名片讓人記住自己。所以把名字放大,把logo放大。

3,

名片讓人知道自己的實力。把公司地址寫在上面,這意思就是:能在這個區域,這棟大樓辦公的公司,一般都不次。

4,

名片本身,還可以拿來破冰。所以小馬宋老師的名片,本身就是一張5萬元的優惠券。拿到名片之後,大家覺得非常有趣,很快就能聊上幾句。

如何深度思考?

如何深度思考?

如何深度思考?

(圖片來自小馬宋老師公眾號)

這就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2

那麼,怎樣訓練這種能力。

深度思考,深度思考,首先需要的是“深度”。

這個“深度”,是你的工作環境,是你能專注思考的狀態。

我們現在的生活和工作,是被打斷的,分散的,割裂的。在這種狀態下的思考,大部分也是淺薄的。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大部分人,都喜歡做簡單的事情。這些簡單的事情,又會讓我們陷入忙碌。自己又會把這些忙碌,當成是生產力。

比如說,頻繁的會議。

這些會議,大多是無效的,費時的,無意義的。這些會議讓我們沒有辦法專注,沒有辦法完成每天的工作。

但是,開會容易造成一種錯覺,我努力地達成共識,我積極地取得進展,我勤奮地推進專案。

其實你知道,大家只是在會議桌上,又閒聊扯皮了2個小時。

一天開5個會不是本事。一天不開會還能把所有事情做好才是本事。

再比如說,不停地回覆訊息和郵件。

這些不停閃爍的圖示,不斷打擾我們的彈窗,不停發出響聲的提示音,簡直就是阻止我們進入深度狀態的殺手。

人的工作狀態,一開始的效率比較低,因為需要一個準備和啟動的過程,然後會慢慢進入高效率的階段。

但是,如果不停被打斷,就需要不停地重新啟動。

一腳油門,一腳剎車,一腳油門,一腳剎車,是沒有辦法專注的。

然後我們的時間,就浪費在這上面。

更可怕的是,我們還會沾沾自喜,今天我又處理了多少封郵件,又回覆了多少條訊息,我非常努力。

但是,我們很少會說,今天處理的郵件,回覆的訊息,對我們今天的工作起到多大的作用?對交付業績有多大的幫助?

一個陷入到低水平勤奮的人,是不可能擁有深度思考的。

怎麼辦?

專注。強迫著自己,專注。

1,

找出需要高強度專注才能完成的工作。

2,

然後給自己設定一個ddl。在這個截止時間之前,必須完成。必須。

3,

然後,把手機放到一邊。把社交媒體先全部關掉。開始工作。

這是一個有效的練習。雖然對有些人來說會很難,但也必須做到。

也許你會發現,“怎麼不知不覺,就到了吃飯的時間”。當你有這種感覺,說明你進入了“深度”的狀態。不受干擾,全心投入。

這種深度的狀態,是進行有質量的思考的前提。

3

當我們能做到“深度”時,才有可能進行“思考”。

思考什麼東西?

思考“系統”。

淺薄的思考,往往只會看到區域性,深度的思考,往往會看到整體。

淺薄的思考,往往只會看到零件,深度的思考,往往會看到全域性。

淺薄的思考,往往只會看到要素,深度的思考,往往會看到系統。

什麼意思?

每一次我帶著創業者和企業家去遊學,大家都覺得很有收穫。但我每次都會說,一定要看系統。

一家公司運作得比較好,一定是一臺精密的儀器。油門、剎車、齒輪、避震器,都磨合得很好。

但我很害怕一件事,就是大家看完之後,覺得這輛汽車的大燈不錯,這輛腳踏車的腳踏挺好,這輛馬車的鞭子也可以。然後就都拆回去了。

但是他們沒有發現,汽車、腳踏車、馬車,完全是不同的系統。

所以訓練深度思考的能力,其實就是多問“為什麼”。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制度?為什麼會用這樣的方法?為什麼不用另外一種方式?

制度是設計出來的,但更是迭代出來的。

每迭代一次,都是因為遇到了具體的問題和挑戰,才會變成你今天看到的樣子。

直接拿走,是很危險的。

我舉一個例子。一個絕大多數公司,都可能已經犯錯的例子。

很多人特別喜歡奈飛。喜歡奈飛的文化,喜歡奈飛的管理方式。

自由,平等,開放。沒有報銷制度,沒有考核制度,自主休假制度。

於是,很多人都在學習效仿。

但是,很多人學著學著,就學死了。

因為奈飛公司能用這套制度,也有它自己的“系統”。也有它自己的“邊界”。

1,

奈飛的業務模型,是邊際成本幾乎為0的商業模式。拍好一部《紙牌屋》,可以讓全世界人看到,又幾乎沒有複製成本,可以賺很多很多錢。

2,

因為利潤很高,所以才可以給出行業最高的工資。

3,

因為有最高的工資,所以能吸引最好的人,打造人才密度。

4,

有了極高的人才密度,所以不怕人才流失。發現沒有自驅的人,甚至直接發6個月工資讓他走人。

5,

這些自驅的人,可以只用價值觀進行管理,給予他們最自由的環境創作,創作更多部《紙牌屋》。

所以,奈飛的不考核,不報銷,其實只是系統中的一環。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一環。

最重要的,可能是它的業務模型,這是基礎和起點。

這是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者,一定是看整體和系統,形成自己的閉環。深度思考的能力,也是發現底層邏輯和規律的能力。

最後的話

所以,如何才能深度思考?

讓自己始終保持專注的狀態,別隻陷入了局部,從全域性和系統的角度去思考。

透徹理解現象背後的本質,看懂事物的底層邏輯。

當你擁有深度思考能力時,就不會焦慮,而是更有底氣。因為你知道自己是正確的。

80%的時間用於深度思考,最後做出20%的最正確的決定。

思考的質量,決定人生的質量。

如何深度思考?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