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以犁為獅,以席為獅,國家級“非遺” 蓆獅與犁獅的前世今生

由 老楊話文史 發表于 運動2022-08-02
簡介犁獅表演清光緒年間,因觀看蓆獅與謝氏發生衝突的黎氏族人萌生出創作新獅的念頭

黎姓和什麼字同音

以犁為獅,以席為獅,國家級“非遺” 蓆獅與犁獅的前世今生(作者/曹越、老楊話文史)

贛南信豐縣東部的古陂鎮,是贛南四大名鎮之一。這裡田疇肥沃,水源豐沛,物產豐富,千百年來憑藉靈地養育了不少“人傑”,也形成了自己的傳統文化。

春節那些天,白晝總是顯得如此漫長。好不容易等到夜幕籠罩整個小鎮,由遠及近傳來一陣陣鞭炮聲,鎮上的居民們迫不及待地三兩下扒完了晚飯,便衝出門去,在門前伸頭遠眺盼望著。終於,爆竹聲近了,又近了,煙霧燎繞中,一隻雄獅漸漸逼近。

以犁為獅,以席為獅,國家級“非遺” 蓆獅與犁獅的前世今生

蓆獅

舞獅表演,在全國各地都不少見,而舞這種煙火如毛髮的獅,卻是古陂鎮的獨一份。只見這獅隨著滄桑古老而神秘的嗩吶銅鑼聲走走停停,在每家每戶門前,它的獅頭都要輕點幾下,做出稽首的樣子,格外憨態可掬。而浩浩蕩蕩的“從獅”隊伍,也體會著歡快熱鬧的春節氣氛。等雄獅完成了預定行程,觀獅的人們便一擁而上,將未燃盡的香火搶走,插在家裡的大門上,寓示著新的一年會有吉祥和好運。

這種造型奇異的舞獅是我們古陂的傳統藝術,因著創始人的姓被稱為“蓆獅”與“犁獅”。下面,是蓆獅與犁獅的前世今生。

一、清朝至新中國成立前:蓆獅與犁獅的起源和初步發展

清康熙年間,古陂謝氏在青湖新建的宗祠落成,因為宗祠代表著一個家族的名譽地位,為了傳延族風,振興家聲,謝氏族人決定舞一種獅龍結合的獅子來表達自己的歡欣喜悅。於是在某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謝氏族人為宗祠落成大慶了三天三夜,舞這種獅成為當時最盛大最熱鬧的慶祝活動。由於草蓆是構成這種獅子的主要成分,並且在古陂本地方言中,“謝”與“蓆”是同音的,將這種獅命名為“蓆獅”,則是巧妙地反映了創造者的姓氏與自身特點。

春節制作蓆獅時,需要謝氏族人家家湊好香火錢,數額並沒有限定,重要的是那一份慶祝佳節、傳承香火的虔誠。表演前,須在謝氏祠堂點香燭、殺雄雞、放爆竹、拜祖宗、祭神靈,以示後人對先賢的敬意,而後在祠堂外舞一場,接下來就遊村表演了,獅身在家家戶戶門前或點頭或稽首,意在期盼新的一年中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00:15

蓆獅表演

若要說蓆獅活動中最熱鬧的環節,莫過於“趕龍”了。“趕龍”在十五日深夜進行,謝氏男丁手持香火,添上兩條香火龍,將蓆獅送往附近山中。此刻山中香火爍爍,鑼鼓喧天,千百宗親祭拜天地,而後龍、獅在前,群眾在後,俯衝而下,將其趕入祠堂,寓意將“龍勢”趕進謝氏,保佑本年謝氏宗親人財兩盛、六畜平安。

有接還須得有送。活動結束後,將獅頭掛上祠堂牆壁 的上方,獅身骨架藏到神龕下,龍身與獅蓆全部送往河邊焚化,寓意“龍歸大海”。這是一項莊重的環節,如若不然,民眾會認為有接無送,將得罪神明,招致牲畜災難。

兩百多年來,蓆獅在古陂鎮的各個村廣泛流傳,成為當時民眾耳熟能詳的迎春開春的盛典,直接促成了犁獅的誕生。

以犁為獅,以席為獅,國家級“非遺” 蓆獅與犁獅的前世今生

犁獅表演

清光緒年間,因觀看蓆獅與謝氏發生衝突的黎氏族人萌生出創作新獅的念頭。黎姓族人認為新獅不能單純照搬蓆獅,而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與亮點。立意於發展農業生產、祈求豐衣足食的黎姓族人制作出牛獅舞具(如圖1),整套舞蹈動作都是以表現犁田時的快樂場景為主。隨著人們觀賞要求的提高,民國時期又添加了三條香火龍和由“春牛耕田”四字組成的圖(如圖2)。借鑑蓆獅卻又有自身獨特文化內涵的犁獅經不斷完善發展,最終得以與蓆獅齊頭並進。經深思熟慮後,人們決定以與方言中“黎”字同音的“犁”命名這種牛獅,稱為“犁獅”。但犁獅並非黎姓族人的氏族活動,如曹氏等周邊姓氏也會參與犁獅表演。

以犁為獅,以席為獅,國家級“非遺” 蓆獅與犁獅的前世今生

圖1 犁獅

以犁為獅,以席為獅,國家級“非遺” 蓆獅與犁獅的前世今生

圖2 春牛耕田圖

兩種舞獅經過一代代的傳承,早已成為古陂鎮人刻於骨溶於血的家鄉記憶。

二、文革時期:蓆獅與犁獅所面臨的重大挫折

這是一段血淚交加的歷史!

黎爺爺是個狂熱的舞獅愛好者。兒時伴著舞獅長大的他,對於這項技藝懷著一種敬仰崇敬的心情。青年時他得償所願,進入了舞獅的行列。他拜師學藝,一招一式都下功夫苦練,精益求精,皇天不負有心人,數年之後,他一人就能表演犁獅的所有角色。他同我們講,那時候最期盼的不是過年,而是元宵節的到來。因為那幾天他可以展示他精湛的技藝,可以在旁人或欣賞或欽佩的目光中威風凜凜地走過,可以博心儀的姑娘一笑,留下一個好印象。直到今天,他說起這些仍是眉飛色舞,神采奕奕,從他乾涸凹陷的眼眶中,可以看到星星點點激動的淚花。

好景不長。

紅衛兵揚言要“破四舊”,認為舞獅是一種封建迷信活動,是古人留下來的糟粕,必須要停止。不僅如此,連舞獅的表演器具他們也要毀壞。在那段人心惶惶,唯恐惹禍上身的年代,就連“20世紀中國的良心”的巴金先生也忍痛將小狗包弟送去解剖。可大字不識幾個的黎爺爺卻挺身而出,拼命護住了那被他視如珍寶的器械,為此他也受了傷。每到陰雨天氣,傷口總是隱隱作痛,可他並不抱怨,只是輕柔地撫摸那用生命換來的器具,目光投向很遠很遠的地方,輕輕地嘆口氣。

三、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蓆獅與犁獅重開“第二春”

文革過後,謝氏傳人和黎氏傳人分別召集組織了表演蓆獅和犁獅的隊伍,準備對文革期間的損失進行修復並培養出新一輩繼承人。黎爺爺聽說了這訊息之後很興奮,恨不能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他教導鞭策懵懂的年青人,唯恐他們沒有學到真本領,丟掉了這項活動的精髓。

2006年之後,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蓆獅與犁獅才逐漸恢復了傳統的表演。舞獅隊伍經整頓,形成了標準化模式。以蓆獅為例(如圖3):由5個謝氏男丁組成蓆獅舞蹈隊,3人舞獅(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身、一人舞獅尾);2人演廻廻(如圖4):在獅前面者稱大廻廻(又叫“大面”),引導獅子舞蹈各種動作,為它開路;在獅身後及左右兩邊活動的稱小廻廻(亦稱“小面”),專事逗獅和活躍氣氛活動。5人統一著白(或黃)色中式長袖上衣,黑色長便褲。雖說有了標準規模做參照,但受到迫害的蓆獅與犁獅仍是奄奄一息,黎爺爺說那時大量年青人外出求學工作,留下的無知稚童卻不能欣賞,看著街上零丁的觀眾,心頭的酸澀排山倒海般襲來,卻也無可奈何。

以犁為獅,以席為獅,國家級“非遺” 蓆獅與犁獅的前世今生

圖3 蓆獅

以犁為獅,以席為獅,國家級“非遺” 蓆獅與犁獅的前世今生

圖4 廻廻的裝備

慶幸的是,政府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更加深入,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對蓆獅和犁獅的保護。2007年,古陂蓆獅犁獅成為贛州首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專案;2008年,古陂蓆獅犁獅被江西省列入省“非遺”保護名錄;2011年,古陂蓆獅犁獅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員。此後,在各級政府支援和文化主管部門領導下,每年春節期間都會組織表演。對此,黎爺爺感嘆:”真是花開第二春啊!好在沒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丟掉!”說這話時,他正站在人群中同大夥兒一起等待緩步而來的犁獅,眉眼彎彎,笑意盈盈,似是平生無憾。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