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崇左市救助管理站開展救助工作側記

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運動2022-08-01
簡介2021年3月,崇左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正開展街面勸導工作,尋找需要救助和棲身在城市角落的無家可歸者時,發現一名男子呆坐在雨中

自願放棄資助證明怎麼寫

讓流浪者回家之路更溫暖

——崇左市救助管理站開展救助工作側記

一個城市的溫度,取決於“底線”的高度。

在城市裡,有這樣一群人,滯留他鄉,背後有著許多令人唏噓又無奈的故事。他們因各種各樣的因素離開了家……他們渴望有人伸出援手,提供幫助,哪怕只是一張笑臉,一杯熱水……

近兩年來,崇左市救助管理站全力最佳化救助工作格局,不斷抬高“底線”,大力開展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行動,不斷完善民生救助體系,提升服務水平,為每一位受助者在困難時刻送去新的希望,給每一位受助者伸出一根支撐人生繼續前行的“柺杖”,幫助那些流浪者找到一條溫暖的回家之路。

  幫助精神異常者找到了家門

“你們想得太周到了,非常感謝你們。”一位老人在聽到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為其父子提供的後續幫扶計劃和服務電話後,連連道謝。2021年3月,崇左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正開展街面勸導工作,尋找需要救助和棲身在城市角落的無家可歸者時,發現一名男子呆坐在雨中。工作人員在交流後發現該男子有認知障礙,經過耐心勸導,該名男子跟隨工作人員來到救助管理站。經過工作人員的慢慢引導,該男子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在確認他是南寧人後,工作人員馬上與南寧市救助管理站聯絡,並把該名男子送到了南寧市救助管理站。最終經過檢查治療,該名男子順利回到了家中。

目前,崇左市救助管理工作規範化、專業化水平明顯提高,無論嚴寒酷暑,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都深入流浪人員可能居住的場所,勸導、救助流浪人員。對於年幼、年老、殘疾等原因無法提供個人情況的人員,市救助管理站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況,確保這類人員的基本權益得到保障。同時,在救助過程中確保那些流浪乞討人員不因凍、餓、病等情況而發生意外。

 勸導迷途者找到回家的路

2021年1月的一天,市救助管理站走進來一名中年男子,說現在身無分文,想要尋求救助。工作人員給該名男子辦理了入住手續並提供食宿,並告知可留在站內做好打算再離開或者為他提供返鄉的路費。溫暖救助和主動關懷,讓男子放棄了因生意失敗、心灰意冷欲輕生的念頭。“太感謝你們了,讓我感受到了溫暖,往後我一定會好好地生活。”該名男子感動地說。最後,男子叫他朋友幫忙訂了回家的車票。

為了給類似該名男子這樣離家在外、自身無力解決食宿、正處於流浪狀態的困難人群打造一個溫馨的“家”園,該站實行“自願求助,無償救助”的原則,接待視窗24小時對外開放,根據困難人群的實際需要,為他們提供食宿、醫療和返鄉的車票等服務。

護送異鄉者重返家鄉

“你們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對我太好了,不僅為我治病,生活上還這麼照顧周到,我都不知道怎麼感謝你們。”46歲的劉嘉照在得到市救助管理站的救助後感動地說。2020年11月,市汽車客運站工作人員在候車廳發現病重且腿部潰爛不能行走的劉嘉照,便通知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前往救助。該站工作人員及時將劉嘉照送到醫院進行治療,並根據“無償救助”的原則為他提供醫藥費。劉嘉照感激地說:“我是從河南來的,已經在外漂泊流浪10多年,沒有親人的聯絡方式,所以流浪在外。”經過治療和護理,劉嘉照的病情大有好轉。後來,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踏上了千里護送之路,把劉嘉照送回了河南老家。

對於沒有自主返鄉能力、行動不便、精神障礙、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難救助物件,該站實施護送返鄉制度。2020—2021年共護送返鄉114人次,其中跨省護送23人次。

同時,對於長期滯留、找不到家的人員,該站不斷創新舉措,拓展尋親渠道,嚴格執行24小時內尋親、7日內採集DNA等規定。透過人臉識別,在報紙、微信朋友圈等媒體和社交平臺開展尋親。對於尋親無果造成長期滯留的人員,該站嚴格執行落戶安置規定,為他們辦理戶口和身份證後移交社會福利機構,做到“應安盡安”,著力解決長期滯留人員的突出問題。截至2021年底,該站已完成對20名長期滯留人員的安置工作。此外,該站還深入特困返鄉人員家裡,瞭解他們返鄉後的生產、生活狀況和需求,以便協調各相關部門按照職責落實有關幫扶政策,避免受助人員再次陷入困境,反覆流浪,真正實現“回得去,留得下”。

2020年以來,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1512人次,其中護送返鄉114人次、資助返鄉46人次。“每當看到受助者能夠安安全全回到家,我心裡總會感到自豪和欣慰。”市救助管理站站長荊迎九說。(記者 黨金鳳)

【來源:左江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