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杜甫的西行漫記:從同谷到木皮嶺——始知五嶽外,別有他山尊

由 船長讀畫 發表于 人文2022-07-02
簡介(編者按:杜甫由隴右入蜀的線路,按照其從同谷至成都十二首紀行詩所勾勒出的路線,大致為:從同谷經粟亭,翻越木皮嶺、青泥嶺,然後過白沙渡、水會渡,由寧強——廣元——昭化——劍門關一線,沿古金牛道行至成都

黔突暖席的上一句是什麼

“為什麼要去?還是別去了,”李白很嚴肅:“那是一段可能會吞噬你的蟲洞!”

杜甫將信將疑,他走進去,發現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

壹 老李哥心中那段概念化的蜀道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一日,杜甫和家人告別冬日中的同谷(今甘肅成縣)。迎接他們的將是李太白曾描寫過的那段“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

對於這段路途的危險係數,李白早在十幾年前就有過寫意式的全景描繪,那些句子如今還透著股濃濃酒味兒。

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時所幻想的蜀道,彷彿是連線“秦”與“蜀”——這兩個平行宇宙之間的一段蟲洞。

那篇《蜀道難》,讓我們的想象力在時間和空間方面都極力延展,從蠶叢、魚鳧到子規夜啼,從五丁開山【注1】到六龍回日,他將這段蜀道描繪得險峻、猙獰,它睥睨一切,也吞噬一切,但自身卻也色彩斑斕,如雷如電、如夢如幻、如泣如訴。

杜甫的西行漫記:從同谷到木皮嶺——始知五嶽外,別有他山尊

插圖《杜甫詩意圖》之一 清代 王時敏作

李白的腦袋裡,其實並沒有留存這段蜀道的具體印象——在四川江油的成長過程中,他僅在劍閣、梓潼等地遊覽過。

成年後,他於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遊成都、峨眉,然後乘舟東下至渝州(今重慶市),從三峽經過夔門,由此出川;

老李祖籍甘肅天水,出生於碎葉城,也許他四歲時在父輩們的帶領下,從秦入蜀、遷居當時劍南道綿州時,經過了這段蜀道入川,但當他寫《蜀道難》時,自己的腦袋中一丁點記憶也沒有存留。

因此,劍門以東的那些峭壁、閣道、石梯、絕岸、荒野、沙灘,以及冬青林中的晨霧、渡口上空的月色、冬日早開的花朵、照亮半山的晚霞,都沒有出現在李白的詩作中。

李白的蜀道,與現實中、客觀的地理場景相對應的地方很少,他只負責提供我們一個概念化的蜀道,一個模糊的輪廓,傳遞出一種個性化的情緒,但絕不能用作旅遊地圖。他的《蜀道難》中,唯一兩處堅實而清晰的地理標記只是這段“蟲洞”的開始和結束:

青泥與劍閣——“青泥何盤盤”、“劍閣崢嶸而崔嵬”。實際上,從青泥嶺到劍門關,也正是蜀道之中最艱險也最壯觀和浪漫的景觀。

這也是在公元759年的深冬,48歲的杜甫與家人所要覆蓋的路途。

杜甫的西行漫記:從同谷到木皮嶺——始知五嶽外,別有他山尊

插圖《杜甫詩意圖》之二 清代 王時敏作

雖然老大哥早已告誡過他:畏途巉巖不可攀、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也勸導過、質問過他: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但是,48歲的杜甫,並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見本號文章:《杜甫的西行漫記之一:最寒冷的冬天和沒有選擇的選擇》)

貳 臨行前的思想動員

從同谷縣出發的那天是農曆十二月一日。

杜甫本是不情願的。

既然將寫詩作為自己的使命,那就得用詩人的態度來對待生活、觀察環境。即使再糟糕的地方、再心酸的經歷,若是真要向它們告別,心情總會有幾分不捨、幾分難過。

天空看上去不大,因為四周的山峰佔據了大部分視線。山坳中濃霧瀰漫,順著河谷在遠方與乳白色的天空連成一片。

整個視野中沒有色彩,像是一張被淡的、淺的墨筆,潦草勾勒了幾筆的白紙。一邊就是幽深的龍潭,遠處的虎崖石仍隱約可見,一想到馬上要對這些剛剛熟悉起來的景物分離,就覺得這些由一粒粒小水珠凝結而成山霧,飽含了憂傷。

況且,還有幾位在同谷結交的新朋舊友們前來送別。

握過他們的手後,老杜的眼睛便又習慣性地溼潤。

他清楚,更不情願的還有自己的老婆。

娃兒們還好哄騙,只要告訴他們前方有更好吃的、有更好玩的,他們就會聽話地上路。但這位老婆,卻從來都是不好騙的。每一次說走,她首先會耗費一晚上去糾結哪些物品是必須該扔掉的,然後會再耗費一早上用於抱怨,一般用這樣的語句開場:“啥時候,才能安定下來啊?”

對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之後,往往也能過關。但只是,每一次重大戰略調整之前,對她做動員工作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每次完成這樣的思想工作,都讓老杜心力憔悴,他覺得自己的耐心又經歷了一次極限挑戰。

其實,老杜心中清楚,在所有這一家子人中間,最不好欺騙的人,是他自己!

就拿這一年來說,從春到夏,又從夏到冬,他已經歷了三次奔波。分別是:春天由洛陽回華州,然後辭職帶領家人從華州到秦州,十月由秦州至同谷,而現在,又準備從同谷去成都。

在出發這天的日記中,他流露出深深地自責、自憐和自嘆:“奈何迫物累,一歲四行役!”(注2)

給老婆做完思想動員後,他自己也思索了很久,想要找到一些安慰自己的理由。

杜甫的西行漫記:從同谷到木皮嶺——始知五嶽外,別有他山尊

插圖《杜甫詩意圖》之三 清代 王時敏作

這段尷尬的時刻並不長,很快,在他的腦海中浮現起兩位超級英雄的形象——孔子和墨子。

聖人和先賢不也是經常四處周遊嗎?古人所常曰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不就是說孔子每到一個地方,席子還沒有坐熱就走了嗎?而墨子每到一個地方,也不認真做幾頓飯,連煙囪都沒有燻黑,不也就離開了嗎?

離開同谷這天早上,與前來送行的朋友們告別後,這兩位超級英雄的光榮事蹟,又回想在杜甫的腦海中。“賢有不黔突,聖有不暖席。況我飢愚人,焉能尚安宅?”他心中默唸了好幾遍。

聖人和先賢的榜樣力量,給了站立在隊伍前頭、凍得渾身哆嗦的老杜一些鼓舞。他用五指當做梳子,雙手把耳際邊的幾縷白髮向腦後捋了捋,讓自己儘量看上去精神些。

然後伸出右手,對著前方,在冰涼的空氣中打了個響指。

隊伍出發了。

霧,也漸漸地消散了。

叄 木皮嶺:始知五嶽外,別有它山尊

木皮嶺,位於如今甘肅省徽縣和成縣境內,與附近有龍洞山、地壩山、柳樹崖,一起構成了徽縣西部的天然屏障。其東南方向,就是李白所描寫的“青泥何盤盤,百歲九折縈巖巒”。

這是杜甫一行所面對的第一座險峰。

杜甫的西行漫記:從同谷到木皮嶺——始知五嶽外,別有他山尊

插圖《杜甫詩意圖》之四 清代 王時敏作

一家子你挑著擔、我牽著馬,先從同谷(今甘肅成縣)向東,進入如今甘肅徽縣,在慄亭(今隴南徽縣慄川鎮南部慄亭村)經過幾日短暫的休整。然後向南沿木皮道翻越木皮嶺。

(編者按:杜甫由隴右入蜀的線路,按照其從同谷至成都十二首紀行詩所勾勒出的路線,大致為:從同谷經粟亭,翻越木皮嶺、青泥嶺,然後過白沙渡、水會渡,由寧強——廣元——昭化——劍門關一線,沿古金牛道行至成都。但其在翻越青泥嶺後,所描繪的白沙渡與水會渡,到底是如今的什麼位置,古今學術界存在不少爭議,本號另文再敘。)

不是要去西南的成都嗎?為什麼要先向東行、然後再折向南呢?因為從隴南入蜀,在當時是一條唯一合理的選擇。老杜要經木皮道,從而進入青泥道,後者是自漢以來,就形成的一條由秦、隴入蜀的重要通道。

在唐代,青泥道和木皮道,都是溝通大唐帝國南北的國道,而青泥道更是入川的正驛官道,這條道北起寶雞陳倉驛,向南連線入蜀古道——金牛道。

一路前往成都十二首紀行詩中的第二首《木皮嶺》(注3)中,老杜的情緒顯得極不穩定。

他尚不還不太確信,因為命運這次曲折離奇的安排,讓自己眼前所見的這段景色,應該將其放置於自己美學架構中的哪一個位置。

但他忠實地記錄了這段旅途的景緻以及自己的心情。一開始交代了自己行進的地理路線——“首路慄亭西,尚想鳳凰村”,然後交代了自己此行的時間和目的地——“季冬攜童稚,辛苦赴蜀門”,這時他的情緒依然有些自憐自嘆,但也有了一絲的悲壯和豪邁。

他遠離了殘酷的戰場,也遠離了混亂複雜讓他失望的官場,站在這荒涼、奇異的陌生山路中,卻發現,這是一處他從來沒有見過的景象。

他爬得很盡興,爬得渾身冒汗,爬得臉頰通紅,爬得心臟突突跳動。

而在登上木皮道中的最高處,他卻發現,自己仍然在山腰上。

杜甫的西行漫記:從同谷到木皮嶺——始知五嶽外,別有他山尊

插圖《杜甫詩意圖》之五 清代 王時敏作

抬頭望,上邊的峭壁上還有古人修建的、被廢棄的棧道,那些插入岩石中的古木已經朽爛,像一根根斷轅。望下看,自己卻在冬青樹林的上邊,那些老樹像一隻只章魚,伸出的根莖,包裹著巨石。

而這四周,在青天之下,還有那麼多的遠山,還有那麼多怪石——那麼原始、寒荒,而當你認為它是原始的、荒涼之際,卻又看見了那些繁盛的植物,聽見了虎豹的纏鬥——那麼神秘、那麼充滿生命力,這簡直不講道理!!

對於山,杜甫並不陌生。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他24歲時登泰山時就留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而在登上木皮嶺之前一年,杜甫登過華山,他同樣寫了首《望嶽》:

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如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秋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

杜甫眼中的華山雖然險峻崚嶒、諸峰羅立,充滿了仙氣,但畢竟有著自己熟悉的人文氣息,有著人類早已征服過後的乖順及溫和感。

而一年後,登上了木皮嶺的杜甫卻感慨道:始知五嶽外,別有他山尊。

肆 《崑崙圖》

在感慨木皮嶺超越了五嶽之外的萬千氣象時,老杜想到了曾經看多的一幅山水畫作品——《崑崙圖》,同時也將木皮嶺的景色與皇帝的花苑——玄圃做了聯想,據說這個花苑中種滿了奇花異石。

杜甫在木皮嶺的山腰上所回憶起的這幅《崑崙圖》到底是誰畫的?內容到底是什麼?我們沒有答案。

但是,在一年後的公元760年、唐肅宗李亨上元元年,已在成都定居的杜甫遇到了蜀中畫家王宰。(參見本號文章《論四川畫家王宰不是郭子儀的八女婿,兼記杜詩對美術史的影響》)

杜甫的西行漫記:從同谷到木皮嶺——始知五嶽外,別有他山尊

插圖《杜甫詩意圖》之六 清代 王時敏作

他看到了王宰所繪的一幅《崑崙方壺圖》,並留下了詩作《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注4)。

雖然我們無法目睹王宰的真跡,但可以透過杜甫留下的詩作,做一番聯像。

這幅氣勢磅礴的山水畫,被懸掛在“高堂之素壁”上,應該是一幅立軸,其中繪製了東西兩組山脈——西方的神山崑崙和東海的仙山方壺。

畫中除了容納這些氣象萬千、玲瓏窳窆的山體外,更重要、也是更打動杜甫的是兩處神山之間汪洋、恣意、浩蕩的水色:“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水與銀河通”

——杜甫描寫王宰所畫中的水時,用他非凡的想象力和更加非凡的語言組織能力,採用了無人機航拍,或者上帝一樣的視角,來描繪這水體:這水面浩浩湯湯,從巴陵郡的洞庭湖,一直達到日本島的東部;這水勢恣意任性,從岸邊開始一直連線到天上的銀河。

在這句之後,老杜還極為罕見地用了一個獨句:

“中有云氣隨飛龍。”

這個獨句並不突兀,而是很準確地想觀眾強調了王宰這幅山水畫中一處有別於前人的創新:即用留白來表現空中的雲霧,用略施烘染的淡墨來體現雲霧,並用其來銜接山體和水面。這句“雲氣隨飛龍”,寫出了這幅畫打動人的關鍵。

也許,在寫出這一個獨句時,老杜想起了前一年的冬天。

想起了在離開同谷縣的那天早上、在木皮嶺上、在青泥道上,看見過的那些山霧。

附錄:

本文插圖介紹:

《杜甫詩意圖》冊,清,王時敏作,紙本,墨筆或設色,縱39cm,橫25。5cm。圖冊十二開,每開隸書杜詩二句。故宮博物院藏。

此冊是依據杜甫詩意,為外甥董旭鹹繪製的。王時敏作畫,極力主張恢復古法,反對自出新意,他對黃公望更為心折,此冊亦不例外,但在筆墨技法上,不獨仿黃公望,也融匯了董源、巨然、王蒙諸家,組合成自己的面貌,和其他單純摹古的作品相比,顯出難得的生動隨意。

此冊作於康熙乙巳年(1665年),王時敏時年74歲,體現了他較為全面的創作素養和山水畫功底,與其常見作品相比,頗多變化之妙,是其晚年爐火純青之作。

注1:有評論認為李白詩中所描寫的“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借用了古代神話——打開了秦、蜀通道“五丁開山”的故事。一說是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將金牛贈送給蜀王,西蜀五丁引金牛成道,故名金牛道。另一說見《蜀王本紀》,其中記載,秦惠王送給蜀王五位美女,蜀王命五丁力士移山開路,迎娶美女。在回行路上,見一條大蛇躥入山洞,五丁力士上前拉住蛇尾,用力往外拖,忽然地動山搖,山嶺崩塌,壓死了五丁力士。五美女也都奔上山去,化為石人。

注2:杜甫《發同谷縣》(原注: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隴右赴成都紀行。)

賢有不黔突,聖有不暖席。

況我飢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來茲山中,休駕喜地僻。

奈何迫物累,一歲四行役!

忡忡去絕境,杳杳更遠適。

停驂龍潭雲,回首虎崖石。

臨岐別數子,握手淚再滴。

交情無舊深,窮老多慘慼。

平生懶拙意,偶值棲遁跡。

去住與願違,仰慚林間翮。

注3:杜甫《木皮嶺》

首路慄亭西,尚想鳳凰村。

季冬攜童稚,辛苦赴蜀門。

南登木皮嶺,艱險不易論。

汗流被我體,祁寒為之喧。

遠岫爭輔佐,千巖自崩奔。

始知五嶽外,別有他山尊。

仰幹塞大明,俯入裂厚坤。

再聞虎豹鬥,屢局風水昏。

高有廢閣道,摧折如斷轅。

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長根。

西崖特秀髮,煥若靈芝繁。

潤聚金碧氣,清無沙土痕。

憶觀崑崙圖,目擊玄圃存。

對此欲何適?默傷垂老魂。

注4:

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

壯哉崑崙方壺圖,掛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水與銀河通,中有云氣隨飛龍。

舟人漁子入浦漵,山木盡亞洪濤風。

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

焉得幷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