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再賞“床前明月光”

由 兩針見血 發表于 人文2022-06-29
簡介詩人李白或許和我們一樣,也就是在一個月夜,他拎著一個馬紮,坐在院子裡,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不覺思念起故鄉,思念起親朋好友,於是留下了這一首千古詩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席地而坐是什麼意思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這首靜夜思,膾炙人口。如果一定要分析詩中的具體事物,需要聯絡當時的大背景和小環境。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要搞清楚兩個問題?一:床是怎麼回事?二:地上是怎麼回事?

一、床

《馬未都說收藏》寫道:李白詩中的“床”不是今天的床,而是坐具,古稱“胡床”。以前沒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所以,才會有“席位、出席、筵席”這些詞語沿用至今。

《論語》中有一句話:席不正不坐。《禮記》規定:群居五人,則長者必異席,這就是“主席”的由來。現在老一輩人還有“正席”之說。

《說文》解釋:床,安身之坐者。

那麼從席地而坐到坐到椅子上,是什麼時候呢?大概是李白靜夜詩的時候。當時遊牧民族馬背上帶著一個扎捆的東西,下馬後就可以坐在屁股下,這個東西就叫馬紮。因為是外來的東西,所以也叫“胡床”。

胡床沿用至今,只是材料不同,我家鄉就稱呼“小馬馬”,小時候個個拎著一個馬紮出去看電影電視,現在很多家裡也有,坐著摘菜洗衣服什麼的很方便省力。

二、那麼這個小馬紮是不是在屋內呢?

這個小馬紮應該是在屋外。李白同樣有詩:“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郞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突然從門口進到屋裡說不太通,而且古代床都靠牆,根本不能繞圈兒轉。所以說,這個床還是門口的小馬紮。

杜甫也有詩:幾回沾葉露,乘月坐胡床。我衣服上都沾滿露水,不知道在樹下坐了多少回了。他顯然說的是室外。

再賞“床前明月光”

三、詩的意境

詩講究意境,也有各人的體會。如果用現在的思維看,也說得通。某一天,你躺在了床上,看到窗外的月光,忽然想念年邁的父母,不知他們是在勞作,還是已經躺下,是否也在望著月亮思念遊子。

你一時睡意全無,披衣起床,搬了一把椅子,索性坐在陽臺上,舉頭望明月,千里寄相思。

詩人李白或許和我們一樣,也就是在一個月夜,他拎著一個馬紮,坐在院子裡,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不覺思念起故鄉,思念起親朋好友,於是留下了這一首千古詩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再賞“床前明月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