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知網亂象不止是商業策略

由 大丈夫言 發表于 人文2022-06-16
簡介一邊是知網向各大高校、研究機構賺取“天價”訂購費用,另一邊是知網免費收錄論文卻要施行下載收費

paperpass查重會被盜用嗎

一直以來,網路上關於知網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近日,《中科院因近千萬的續訂費用不堪重負,停用中國知網資料庫》《退休教授起訴知網勝訴》的新聞更是將知網推上了風口浪尖。一邊是知網向各大高校、研究機構賺取“天價”訂購費用,另一邊是知網免費收錄論文卻要施行下載收費。

知網亂象不止是商業策略

有網友評價:“這不是知網的損失,不是中科院的損失,這是對中國科研力量的無限打擊”,有媒體發出這樣的感慨:“中科院都用不起,學術機構還要吃知網多少‘苦’?”

這種“苦”也讓每年很多畢業生能夠感同身受,每年大量的畢業論文都需要進行查重處理,而每篇論文的查重費用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這對於面臨畢業壓力,即將走向社會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很重的負擔。

不止收費過高,知網還存在一定的壟斷嫌疑。2021年,89歲的退休教授趙德馨的160多篇文章,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中國知網收錄。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下載自己的論文卻顯示要交費,才知道讀者需要付費下載。中國知網收了下載費用,但趙德馨稱自己卻從未收到過中國知網的任何稿費。

面對知網免費收錄文章進行下載收費的行為,進行維權也有很高的難度。學術維權成本過高,是很多學者放棄維權的重要原因。據維權成功的退休教授蘇少之反映,其維權過程十分複雜,而且雖然贏了官司,但文獻被知網下架處理。在蘇少之看來,“這是殺雞給猴看的,你起訴,我就給你下架,文章的傳播就要受到影響,那誰還敢起訴。”

“天價”訂閱費、大量免費收錄文章開展下載收費,表面上看是商業策略,但從深層次看是相關企業缺乏對市場的尊重、對作者和使用者的尊重、對科學事業的尊重。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