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語,其實是完全錯誤的,一點也不科學

由 小春說歷史 發表于 人文2022-06-05
簡介水井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發明歷史上誰是最早的打井人,有幾種說法:《經典釋文》引《周書》雲“黃帝作井”,《史記·五帝本紀》載:“舜穿井”,《世本·作篇》則說:“化益作井”,宋衷注說“化益,伯益也,堯臣”

井水為什麼不犯河水的原理

人們常說的“井水不犯河水”,其實是完全錯誤的,一點都不科學

井水不犯河水”

,這是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語,意思是各幹各的,互不侵犯。早期的文學作品中都有采用這句話,比如《紅樓夢》第六十九回,“

理那些餓不死的雜種,混嚼舌根!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麼就衝了他!”

再比如《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一回:

“我同他井水不犯河水,他為什麼要告我呢?”

因為這句話實在太通俗,所以很少有人想想背後的原因,其實這句話一點也不科學,也就是說“

井水是犯河水”

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語,其實是完全錯誤的,一點也不科學

水井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發明

歷史上誰是最早的打井人,有幾種說法:《經典釋文》引《周書》雲“黃帝作井”,《史記·五帝本紀》載:“舜穿井”,《世本·作篇》則說:“化益作井”,宋衷注說“化益,伯益也,堯臣”。這些記載多數與堯、舜有關。

隨著近幾十年的考古發掘,河東大地“堯天舜日”與這些古井的傳說,變得真實起來,水井源於河東,成為了歷史和古蹟。

洪洞縣境內有不少古井,一眼比一眼古老,而且很有來頭。

媧皇井——位於趙城侯村女媧廟東飲馬池側,其形八角,深不滿二尺,取攜弗竭,俗稱八角井。

舜井——在洪洞歷山主峰南百餘米半山腰中,有相距10米的兩眼水井。古時候井上有亭,亭內曾有唐貞觀二年(651)的碑刻。今存“古歷山舜井遺址”砂石碑刻一通,傳說此井為舜親自所鑿,故名“舜井”。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語,其實是完全錯誤的,一點也不科學

水井是一種文化

在中國農耕文明社會中,水井不僅是一項重大的發明,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

挖一口井,住幾戶人;再挖一口井,再住幾戶人,人們離開河流,逐漸向高地移居。於是慢慢的有了村落,再而是鄉鎮,最後是都市。

所以,水井不僅是農耕文明的寫照,而且也是城市文明的源頭。所以如今談到城市文明,人們則愛說市井文明。

水井成了人類生存的家園,人們離家外出,居然——背

離鄉了。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語,其實是完全錯誤的,一點也不科學

井水犯河水

其實,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有點明白,

原來井水從一開始就是犯河水的。

河水早先熙攘的人們是因為有了井水才離開河水的。

離開的原因是井邊比河邊安全,不會遇到突發的山洪和魚鱉一同隨波飄流。河水冷清了,而水井火熱了,這一冷一熱還不是犯嗎?顯然是井水犯了河水。這還只是我們就現象這一方面說的。

如果從本質上來說,井水、河水都是水,水都是地下流出來的,區別在:河水是自生的,井水是人工的。

試想一下,哪一條河流的源頭不是泉水呢?泉源,泉源,顧名思義。自生的泉和人工的井都是地下一體的水。水的多少是一定的,井裡多了,河裡就少了,這是無可爭議的。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語,其實是完全錯誤的,一點也不科學

有這樣一個鮮明的例子。

太原晉祠有眼泉,曾是山西大地一顆璀璨的明珠,滔滔的清水湧流不止,出了祠門,流南淌北,化為好多條河溪,澆灌出一大塊北國江南魚米之鄉。所以人們恭稱它為——難老泉。

但是,任誰也想不到的是,難老泉竟然老了,幹了。河流也就因此乾涸消失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井水。周圍的井越挖越多,越掏越深,深得本該從難老泉流出的水被從井裡掏走了。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語,其實是完全錯誤的,一點也不科學

所以,井口流水潺潺,泉源卻乾涸了。晉祠慌忙補救,打了一口深井,抽出井水轉送到難老泉中流出。只是,難老泉再也不復以前的自然風貌了。

由此可見,“井水不犯河水”並不像人們口中那樣的順其自然,只不過約定俗成的力量太強大,才有了這樣的結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