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永遠不過時

由 濰坊新聞網 發表于 人文2022-05-19
簡介□濰坊融媒評論員 薛靜近日,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從2022年秋季開學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

豐衣足食開過什麼肖

□濰坊融媒評論員 薛靜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從2022年秋季開學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據瞭解,勞動課程內容共設定十個任務群,每個任務群由若干專案組成,既有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這樣的日常生活勞動,也有農業生產勞動、傳統工藝製作、工業生產勞動、新技術體驗與應用等生產勞動,還有現代服務業勞動、公益勞動與志願服務等服務性勞動。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永遠不過時

相關截圖

對眾多“70後”“80後”來說,勞動課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扎風箏、縫釦子、種土豆甚至收小麥都是曾經的必學課。德智體美勞中的“勞”,說的就是勞動。得益於勞動課,許多孩子在鍛鍊了雙手的同時,學會了團結協作,也真切體會到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八個字裡蘊含的價值觀。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高尚的心靈是在勞動中培養起來的,關鍵是要使兒童從小就參加勞動,使勞動成為人的天性和習慣”。不知從何時起,勞動逐漸淡出了課堂。孩子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動手能力卻日漸衰退。他們能一口喊出遊戲裡十八個主角名字,卻辨認不清田間各種農作物。

勞動的意義,遠不止動手那麼簡單。勞動是一門綜合課程,透過勞動,可以鍛鍊溝通能力,磨鍊個人意志,培養創新思維,提升創造能力。比如做飯,買菜要與菜攤攤主溝通交流,隨時調整預想中的菜譜;洗菜順菜開火烹飪中間夾雜著對時間的統籌安排,一個順序不對最終成品可能就無法入嘴。比如種花,從一粒種子到一朵花,挖土、澆水、管護一個都不能少,可能需要集體力量才能實現。唯有實踐出真知,很多道理必須從書本走向現實,從理論上升到實踐。否則,即便是紙面成績門門A,也不過是當代趙括而已。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永遠不過時

奎文區早春園小學舉辦勞動主題實踐活動。(資料圖)

勞動課重返課堂,需要下足實實在在的功夫,建立起學校、家庭的聯動機制。首先,不能將勞動課變成“拍影片發朋友圈”的作秀課程,學校必須肩負起勞動課教授第一陣地。受條件所限,很多城市學校沒有額外場地,無法提供戶外勞動所需,但不是完全沒有辦法。目前一些中小學與合作社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在合作社內設立了“校園農場”,固定時間組織校外勞動活動。如果以“場地不足”為由將課程推給家長,那麼很可能又會變成家長的“擺拍任務”。在課程設定方面,可以最大程度與其他課程進行融合,增強孩子的動手操作興趣。同時,考慮將勞動納入相關評價體系,有效激發孩子的主動性。

其次,家長也要幫助孩子樹立“勞動最光榮”的價值觀念。孩子的日常習性,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什麼事都由父母代勞,孩子在家當“甩手掌櫃”,並不是愛的表現。真正的愛,是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讓孩子在學會勞動、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中成長,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