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制度做保障,風氣才會好

由 品讀群書治要 發表于 人文2022-03-21
簡介”就是在平民百姓之中,有能尊敬長輩、憐憫孤兒,在取捨上能夠推讓、謙讓,做事盡心盡力的人,君主就會下詔命給以封賞

竭忠什麼什麼

節選自《群書治要・禮記》第八集

 

(全文共1444個字,閱讀需6分鐘)

為什麼崇尚道德的社會風氣尤其重要呢?

在《韓詩外傳》中,把這一點闡述的更加清楚。它說:“古者必有命民

”什麼叫“命民”呢?就是古代的君王下詔命封賞的平民百姓。為什麼要封賞他們呢?下面接著說:“民有能敬長憐孤、取捨好讓、居事力者,命於其君。命然後得乘飾車駢馬,未得命者不得乘,乘皆有罰。”就是在平民百姓之中,有能尊敬長輩、憐憫孤兒,在取捨上能夠推讓、謙讓,做事盡心盡力的人,君主就會下詔命給以封賞。

從這裡可以看到,古代的制度設計,它都是順著人情去做的。在《韓詩外傳》中有這樣一句話:“故聖王之教其民也,必因其情而節之以禮,必從其欲而制之以義。”這句話也反映了中國古聖先賢治國的高度智慧。也就是說,古聖先賢知道人都有七情五欲,所以要順著人情的欲好來治理國家。那麼人情都愛好什麼呢?人情都喜歡發財,喜歡當官,喜歡受人尊重,這是人之常情。所以,聖人從來不否認人之常情,像孔老夫子在《論語》中也講:“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他首先肯定人都是喜歡富貴的。那麼治理國家就要順著人們的這種喜好去治理,人們才願意接受。

那麼你怎麼樣能夠發財?怎麼樣能夠當官?怎麼樣才能受人尊重呢?古人就設計了這樣一個制度,這樣一個選官的原則:那就是“爵非德不授”,爵位、領導的位置,沒有德行的就不授予。這樣的制度一設計,人們就會爭先恐後地培養自己的德行,因為自己如果沒有德行,就不可能被提拔成為官員,不可能被封為某一個爵位,得到這個領導的位置。還有一句就是“祿非功不與”,這個“祿”就是俸祿,就如同我們現在的工資。一個人的俸祿、工資、獎金等等,沒有功勞就不授予。實行了這樣的制度之後,人們就會爭先恐後地去為國家建功立業。因為你越為國家做的貢獻大,你的俸祿就越豐厚。

這句話也是出於同樣的道理。這個平民百姓雖然身份、地位微賤,但是他很有德行,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社會風氣的好轉都能夠起到引領的作用,給社會大眾做出良好的表率。比如他尊敬年長之人,憐憫孤兒,這個就可以培養、激發人們的仁慈之心、同情之心。如果人人都有仁愛之心、同情之心,那麼社會風氣就會淳厚。這樣的人就能夠給大家做好的表率,對社會有這樣的貢獻,國家就會給他下詔封賞。

“取捨好讓”。就是在面對利益的時候,能夠謙讓為先、禮讓於人,這樣的人國家不能夠讓他吃虧。如果他越是謙讓,越是讓他吃虧,結果是什麼呢?結果就是人人都會去爭、去搶了。有一句話說:“不哭的孩子沒奶吃。”如果大家都是要透過哭鬧才能夠獲得自己應得的利益,透過上訪才能夠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證,就會成為自然了,這就是鼓勵人們去上訪。所以人越是推讓,越是謙讓,越不能夠讓他吃虧,越是要給以必要的封賞。有了這樣的鼓勵,人們就更加願意彼此謙讓。

“居事力者”,就是他做事很負責任,盡心盡力地把事情做得圓滿,考慮很周到,細枝末節也都能夠想到。這樣的人要受到封賞,這也是為大家樹立榜樣,告訴人們我們應該向什麼樣的人去學習--那就是做事竭忠盡智的人。

“命然後得乘飾車駢馬,未得命者不得乘,乘皆有罰。”“駢”就是兩馬並駕一車。這就是說,如果你有這樣的德行,又受到君主的詔命,給以封賞,你就可以乘坐裝飾很華美的、兩匹馬拉的車子出行。如果沒有得到君主的詔命、封賞,就不能夠隨便乘坐這樣的車子,如果你隨便乘坐了,就會受到處罰。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

“故其民雖有餘財侈物,而無禮義功德,則無所用其餘財物。”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一個人即使有多餘的錢財,但是不講禮義、沒有對國家建功立業、沒有德行,就沒有辦法使用多餘的財物,使用了就是僭禮。

*內容來源《群書治要》學習網*

制度做保障,風氣才會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