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學習要靠日積月累,這相當於投資,而靠一時突擊,則等同於投機

由 劍客談教育 發表于 人文2022-03-15
簡介關於考試,孩子還跟我說了這麼一句話:明明覺得踏踏實實複習了,但考後感覺還是沒考好,怎麼回事

什麼叫日積月累

這幾日,正是全國各大中小學的期末考試季,有的考得早的已經考完,有的正在考試。

學習要靠日積月累,這相當於投資,而靠一時突擊,則等同於投機

我孩子他們大學還有最後兩門課要考,他說,這是兩塊難啃的硬骨頭。

一門是物理,一門是大學語文。

這兩天他正在加班加點的熬夜奮戰。同宿舍的同學們也是如此,紅牛、消夜成為標配。

我暗示他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他很不高興,說平時也夠用心的了,現在是想努力把成績往上拔一拔,畢竟獎學金的等級主要看考試成績。

他舉了一個例子,說大學語文出現過這樣的考題,問《紅樓夢》中寶玉初次見到某某時,說了句什麼話?這句話有什麼含義?

他頓時就懵了。

這叫人咋考啊?

學習要靠日積月累,這相當於投資,而靠一時突擊,則等同於投機

說實在的,我也覺得我們現在的考試主要側重於知識點的識記,如何搜尋並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考察所佔比重太小。於是,從小到大,甚至是讀研之後,考試還是以死記硬背為主。

記得我在讀在職研究生的時候,幾乎每次考試的題型都是填空、判斷、簡答加一兩道大題目。有80%的科目是閉卷,考的是書本上的知識點,說白了,就是默寫。

我不知道,都研究生了,不讓我們去思考怎麼解決問題,考這些隨便翻翻書就能找到的”死知識“幹嘛?

所以,不怪現在的大學生平時上課不用心,因為還是跟上大學以前一樣的教育模式,他們又沒有升學的壓力,只要不掛科就萬歲,當然喜歡完成任務式的突擊複習了。

如果從大學本科起,考試方式和內容就發生質的轉變,以培養和考察學生蒐集、整理、提取、綜合、整合和運用知識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大學生們的學習肯定會變一個樣。

學習要靠日積月累,這相當於投資,而靠一時突擊,則等同於投機

關於考試,孩子還跟我說了這麼一句話:

明明覺得踏踏實實複習了,但考後感覺還是沒考好,怎麼回事?

我認為,問題出在這個詞“感覺”上。

感覺常常是騙人的東西。

在考前的感覺與考後的感覺不是一樣的。考前的感覺帶有一定的欺騙性,它會讓學生相信自己已經複習得不錯了,這樣才會更有信心去面對考試。

而考後則不同,因為經過了考試的檢驗,考前確信掌握了的很多地方並不像以為的那樣熟悉,沒有以預期的狀態呈現,磕磕絆絆勉勉強強,有的部分甚至不知所云不明究裡。

這時候,感覺又帶上了悲觀、猜疑的成分。它這麼做的原因是降低學生的期待值,以在考試結果出來的時候哪怕差點也能夠接受。

所以,感覺往往並不可信。一切還要留待最後的結果出來了才能定論。

學習要靠日積月累,這相當於投資,而靠一時突擊,則等同於投機

拋開心理因素,再來談談問題的根源,那就是平時的學習是否紮實才是能不能考好的關鍵。

如果平時沒有學好,單靠考前突擊,臨時抱佛腳,這種踏實就是虛假的踏實,因為在短期內很難做到知識點的融會貫通,形成體系,更可能只是強行記憶的一些零散瑣碎的知識點。

在考試中,這些知識點的提取就相對困難了許多,因為之前沒有真正地處理和加工過它們,沒有形成與自己有緊密聯絡的記憶編碼,所以,必然會出現提取障礙。

而就算記憶力驚人,也只能做到機械運用,答固定的題目,做一做與單純記憶有關的題型,比如填空、默寫、簡答、名詞解釋之類。一旦涉及到靈活運用、舉一反三那就束手無策了。因為,知識點沒有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學習要靠日積月累,這相當於投資,而靠一時突擊,則等同於投機

所以說,

萬變不離其宗,學習成績要靠日積月累久久為功,這相當於投資,而靠一時突擊,則等同於投機。投機也有賺到的時候,但比起務實的投資來說,顯然並不那麼靠譜。

實際上,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最為勤奮紮實,考前複習也只是以溫習為主,有所側重。

到了大學,不少孩子放鬆了平時錘鍊,只在考前才硬啃老師劃的範圍,結果當然是不太理想的。

除了前面講的原因外,還有一點,老師劃範圍是不可能涵蓋所有內容的,能劃個七成就很好了,還有三成平時若一點也不瞭解,就會在考試中露餡了。

學習要靠日積月累,這相當於投資,而靠一時突擊,則等同於投機

學習來不得半點虛假!

對此,你怎麼看?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劍客談教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