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由 挖史 發表于 人文2022-03-12
簡介1982年 張小龍攝阜新海州露天煤礦結合企業調整,自去年7月起採取多種形式輪訓技術工人,以適應生產發展的需要

哪裡是空城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1971年 姚福才攝

阜新平安礦一井連續9年做到安全生產無事故,成為煤炭工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圖為一井領導成員和工人們一起認真檢查井下的頂板支架。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1973年 肖野攝

阜新農機修造廠職工在春耕大忙前夕,組織了流動檢修小組,為社隊維修好40多臺拖拉機和各種農機具,還生產了一批農機具的備品配件。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1975年 姚福才攝

阜新平安煤礦書記魏玉璞(右二)在井下和工人、技術人員一起研究繼續挖潛力的措施。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1975年 姚福才攝

阜新礦務局高德礦三二二掘進隊建隊5年來,年年突破萬米關,4次重新整理煤巷單孔月進紀錄。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1976年 周鳳橋攝

彰武縣哈爾套公社信用社在大集上設立了服務組。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1979年 袁苓攝

彰武縣哈爾套公社的集市貿易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阜新實驗職業中學木作班。 1980年 孫連生攝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阜新水果公司技術員聶賀吉在給長營子農業中學林果班學生講授冬季果樹剪枝技術。

阜新先後開辦了24所中等職業學校、19個專業,共1900多名學生。學生在校實行半工半讀、半農半讀,都能掌握一門專業知識和勞動技能。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1982年 張小龍攝

阜新海州露天煤礦結合企業調整,自去年7月起採取多種形式輪訓技術工人,以適應生產發展的需要。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1982年 張小龍攝

阜新東梁煤礦組織待業青年在全礦區五個坑口設立了十一個小賣部,經營各種生活用品。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阜新新建居民住宅。1982年 張小龍攝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1982年 張小龍攝

阜新市發動群眾植樹栽花種草,修建花壇1000多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1984年 董化新攝

阜新佛寺鄉蒙古族中心小學的蒙古族教師在指導小學生們做作業。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阜新農機手考核現場。1984年 董化新攝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遼寧阜新

肖野攝

1988年9月20日至23日,彰武縣哈爾套舉辦首屆哈爾套藝術節,使哈爾套大集格外熱鬧,成為該省農村最大的綜合性農貿市場之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