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張志和:在山水之間做一個煙波釣徒,這才是真正的隱者

由 每天讀詩詞 發表于 人文2022-03-09
簡介我想,讀張志和其實就是在讀“放下”二字吧,他用全心全意的歸隱,來告訴我們人若是能放下心中的“執著”,境界能有多麼開闊,他並不是像很多文人一樣把山水當做排解愁緒的工具,而是真正讓自己屬於江湖之中,與山水融為一體

煙波釣徒是誰

張志和:在山水之間做一個煙波釣徒,這才是真正的隱者

隱士,這個詞對於很多中國文人來說多少有點略顯尷尬,因為太多文人歸隱的是那麼不甘和矯情。就拿陶潛來說吧,出世又入世,如此反覆,折騰了好多年,每次都是信誓旦旦的誇耀隱居生活的恬淡和幸福,但若真有了機會,還是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的。於是,他就一次次的像個受氣小媳婦似的,賭氣歸隱,又勉強回來,在這種“擰巴”的狀態下做了一名隱士。於是在我看來,陶潛雖確實有著隱者的樸素與淡然,但卻少了幾分瀟灑俊逸、狂傲放浪。而真正打從心底裡選擇歸隱、甘於在江湖之中了此殘生的,恐怕非張志和莫屬了。

張志和:在山水之間做一個煙波釣徒,這才是真正的隱者

張志和不像陶潛一生中最高的職位也就是一個小小的縣令,更不似李白,只是靠著為皇帝寫詩謀得一個閒職,他少年時期就顯露出了極強的政治能力,既能為治國獻策,也能為平亂出力,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干將。就連名字都是太子御賜的。在平定安史之亂時,也立下功勞,升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即使他不是一個文人,憑藉政治功績,在歷史上也是可以留下名字的。

但是這樣輝煌的成就,在他被貶後,卻絲毫沒有感到他有任何一點留戀,因為他這一隱居,就是十年!他與很多中國古代文人不同的是,他的退隱,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動”的,後期甚至有點“躲”的意思,十分害怕唐肅宗找到他。瞧他給自己起的號:“煙波釣徒”,這才是真正的放浪形骸,連東坡都要略遜幾分。

張志和:在山水之間做一個煙波釣徒,這才是真正的隱者

而這組《漁歌子》就是煙波釣徒對他隱居生活的最佳詮釋,我們今天就選擇其中的第一首來看看他瀟灑的隱居生活。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片明媚的春景。山在眼前,水在船下,桃花點綴著流水,白鷺自在飛翔,而這個“肥”字,絲毫沒有油膩之感,反而把魚兒那種自由成長、不受打擾的生存環境寫活了!山青水綠勾勒出大環境,桃花點綴色彩,白鷺鱖魚增加動態,看似白描的筆觸,但卻把春天的生機寫的入木三分,這既是一幅小清新的畫面,卻又不失濃豔之感。

在這樣的春景中,主角漁夫出場了,但對這位主角形象的刻畫卻是用了少得不能再少的筆墨。“青箬笠、綠蓑衣”簡單六個字,只給我們介紹了他的衣著,剩下的形象是虛化的,是讀者用想象力去補充的,他是長鬚冉冉亦風度翩翩亦或是放浪不羈不顧形象?任憑你去勾勒自己心中的隱士形象。

張志和:在山水之間做一個煙波釣徒,這才是真正的隱者

這漁夫成了這幅畫面最中心的一個點,山水之間,任他馳騁,好不逍遙!雖然有一絲釣線入水,可他哪在乎有沒有釣上來魚呢?他釣的是山水之美、江湖之樂!突然間天色轉陰,細雨霏霏,清風陣陣,但根本無須急於踏上歸途,這廣闊天地,風雨皆是詩意,享受還來不及,怎會要急於躲開呢?有人說這“斜風細雨”暗示了政治黑暗、人生挫折,但我卻覺得這首詞沒那麼複雜,對於這樣一個浪蕩江湖的隱者來說,那些往事早已經被他拋諸腦後了,哪有資格被他惦記還寫入詞中?此時所寫,就是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沉醉。

張志和:在山水之間做一個煙波釣徒,這才是真正的隱者

我想,讀張志和其實就是在讀“放下”二字吧,他用全心全意的歸隱,來告訴我們人若是能放下心中的“執著”,境界能有多麼開闊,他並不是像很多文人一樣把山水當做排解愁緒的工具,而是真正讓自己屬於江湖之中,與山水融為一體。就像哪首歌裡唱的:

鄉間的歌謠 永遠的依靠

回家吧 回到最初的美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