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趙孟頫68歲行書《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筆韻猶在。

由 書法密碼 發表于 人文2022-03-09
簡介關於趙氏一生對書法的追求及其書風的演變,明初宋濂在跋趙書《浮山遠公傳》中雲:『趙魏公之書凡三變,初臨思陵(宋高宗),中學鍾繇及羲、獻,晚乃學李北海

室邇人遠是什麼意思

趙孟頫《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卷,紙本,縱47。7、橫333。5釐米,正文凡25行,每行最多7字。趙孟頫(公元1234—1322年),元代最偉大的書畫家,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此作書於至治元年12月,時趙氏68歲。

趙孟頫68歲行書《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筆韻猶在。

這幅作品不一般,為什麼?高僧祖瑛,曾住持杭州萬壽寺,昌國州即今之浙江定海。為送祖瑛住持隆教寺,趙氏特書此疏。這又是趙較為少見的大字行書作品。

趙孟頫68歲行書《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筆韻猶在。

作為趙孟頫生平最後一幅大作,此卷吸引了眾多學者的關注。關於趙氏一生對書法的追求及其書風的演變,明初宋濂在跋趙書《浮山遠公傳》中雲:『趙魏公之書凡三變,初臨思陵(宋高宗),中學鍾繇及羲、獻,晚乃學李北海。』此言影響較大,但這隻能說是趙氏書法發展的大概軌跡。

趙孟頫68歲行書《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筆韻猶在。

趙孟頫68歲行書《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筆韻猶在。

趙孟頫68歲行書《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筆韻猶在。

趙孟頫自己所述的學書心得和自己的藝術作品才是其走過的書學道路的最好寫照。書家的創作實踐,總是和他的藝術追求分不開的。一個人的審美取向,一個人的美學價值觀念,對藝術創作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一點在本作品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趙孟頫68歲行書《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筆韻猶在。

作品無拘無束,信筆書來,行中夾草,方圓並用,別有一番筆墨,別有一種風格,別有一番意趣。它在趙氏的書作中是極為罕見的,趙氏在其晚年,於諸多江南名流面前,又著實顯露了一次非凡的藝術才華,同時也使自己的書法藝術攀上又一新的高峰。

趙孟頫68歲行書《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筆韻猶在。

趙孟頫68歲行書《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筆韻猶在。

擱筆半年後,這顆書畫巨星便隕落了。難怪書中所列江南名流胡長孺發出如下感嘆:『子昂書,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舉無此書,』這種評價,對子昂並不為過。難道不是這樣嗎?自元至明清的幾百年間,再沒有哪位書家的藝術成就能與子昂相比?

趙孟頫68歲行書《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筆韻猶在。

這是趙氏晚年爐火純青的書法藝術在自己一生中空前絕後的展示,也可說是在近60年書畫創作舞臺上,乃至在中國延綿數千年的繽紛書壇上,最後一次完美謝幕。

釋文:

茲審石室書記瑛公住持昌國州隆教禪寺,凡我與交,因詞勸□

處西湖之上,居多志同道合之朋;歌白石之章,遂有室邇人遠之嘆。第恐大瀛之小剎,難淹名世之俊流。石室長老禪師,學 識古今,心忘物我.江湖風雨,飽飲諸方五味禪;棒喝雷霆,顯揚聖諦第一義。掃石門文字之業,傳潛子書記之燈。鈯斧既已承 當,瓣香須要著落。望洋向若,不難浮尊者之杯;推波助瀾,所當鼓烝徒之檝。即騰闊步,少慰交情,開法筵演海潮音,龍神拱 聽,向帝闕祝華封壽,象教常隆。

至治元年十二月日疏。松雪道人書。山村逸民仇遠、北村老人湯炳龍、巴西鄧文原、婺胡長孺、吳興趟孟籲、西秦張模、楚 龔鏽、長沙馮子振、燕山貫雲石、吳張淵、浦城章懋卿、玄覽道人王壽衍、紫霞道士馬臻、句麴道士張嗣顯。

推薦文章

  • 遵義: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遵義: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遵義市農業農村局高標準建設工作有關負責人說...

  • 夜光杯 高山角麂

    夜光杯 高山角麂距我家十里的一個山村,有一個狩獵隊,隊員每人帶一隻經過訓練的獵狗,一支火藥土槍,趁著大雪多日不融化、角鹿四處覓食之機,一路翻山越嶺,獵殺飢餓的角麂,到我村時已殺死十多隻角麂...

  • 英氏憶格—呵護寶寶嬌嫩腸胃

    一、12345,輔食分階精準餵養不同時期的寶寶,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各不相同,英氏憶格聯合中國婦幼保健協會聯合推出“輔食5階精準餵養體系”,結合嬰兒生長髮育特點,將其關鍵體徵分為了五個階段:1、能坐了2、愛咬了3、爬的溜4、能獨站5、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