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在夸人?詩人的話能信?

由 智囊謀略 發表于 人文2021-05-06
簡介最後一句“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暗含比喻,意思是:你們這些朝廷新貴,都是我老劉被貶後新提拔起來的吧

能得幾回又

一、別以為我是誇你的

很多人聽到了好的音樂,都不忘轉文一番:“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在夸人?詩人的話能信?

這句話是杜甫說的,出自於《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詩短小精悍,寫得很好,前兩句寫了音樂飄飄的盛況:你聽,成都城裡的絲竹奏樂聲整日不停,有的雄渾高亢,響徹雲霄,有的輕柔舒緩,隨風飄散。這真是一個熱鬧的場景。

這是面的描寫,也是實寫,下面還有點的描寫,也是虛寫。虛實結合,點面結合,讓人印象更深:這樣的曲子

“只應”

天上的神仙才能聽到,在人間能聽到幾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在夸人?詩人的話能信?

你看這不是把音樂當成仙樂描寫嗎?有什麼問題?

問題出在“花卿”身上。

花卿,名花敬定,是成都尹崔光遠的部將,曾因平叛立過功。但他居功自傲,驕縱不法,放縱士卒大掠東蜀;又目無朝廷,僭用天子音樂。

原來,這是杜甫來諷刺花敬定的:

你老花不守規矩,敢聽“老大”才能聽的音樂,你肯定聽不了幾次了!別以為我是誇你的!祝你早日倒臺,不送!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在夸人?詩人的話能信?

只是,花敬定看到這首詩後,肯定不做他想:你老杜真夠哥們!寫詩誇我,不過我聽的音樂確實很好,哈哈!

看來詩人寫的話,有時不能正面理解。表面上看來是夸人,實際上是罵你。

所以,多多讀書,真的很重要啊。

二、我老劉就是有種,又回來了

杜甫去世2年後,劉禹錫出生了。這老劉八字不好,仕途很不順,而且愛發牢騷,更要命的是還有一股不服氣的倔勁。

元和十年(815年)是個有意思的年份。大詩人白居易因為宰相武元衡被刺殺,上書要求追捕兇手,被貶為江州司馬,後來寫出了《琵琶行》;這一年再早些時候,朝廷執政者想到了早先被貶的柳宗元、劉禹錫等

“二王八司馬”

,把他們從永州司馬、朗州司馬等任上召回朝廷。

2月剛回到長安,老劉同志興致很高,非要和那些人到玄都觀去看桃花。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在夸人?詩人的話能信?

看就看吧,老劉同志沒忍住,寫了一首詩: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這首詩明白易懂:來賞桃的人絡繹不絕,甚至弄得這兒“甚囂塵上”;可是,這些人哪裡知道,玄都觀裡的這些桃樹,都是老劉離開後才栽的。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在夸人?詩人的話能信?

最後一句“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暗含比喻,意思是:

你們這些朝廷新貴,都是我老劉被貶後新提拔起來的吧?

這回麻煩了,調他回長安的人可不是武敬定,他們都讀懂了劉禹錫的諷刺,惱羞成怒。這些剛調回的人,屁股還沒坐熱,接著3月又被貶:柳宗元被改貶為柳州(廣西柳州)刺史,劉禹錫被貶為播州(貴州省遵義市)刺史。

這倆“同窗”果真是一對好基友,一塊貶,一塊調回,又一塊被貶。這次柳宗元覺得自己的母親已經去世,而劉母還健在,主要要求互換貶所,表示自己要去更艱苦的播州鍛鍊。最後朝廷表示,你們也別互換了,老劉同志就去連州(廣東西北部)吧。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在夸人?詩人的話能信?

這一去,江湖路遠,兩人再也沒相見。柳宗元沒能回來,4年後死於柳州;而老劉同志也一直在調啊調啊,沒有安定。

十四年後,五十七歲老劉終於回到長安。這時,物非人也非,他想起了好基友,想起了讓他遭遇坎坷的玄都觀。以前或許是開玩笑的詩,沒想到讓人當了真,這次這老劉同志還是興致勃勃,再來一首:

《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開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在夸人?詩人的話能信?

哈哈,“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這首詩和前一首一樣,也是用了比喻,“種桃道士”喻打擊他的權貴:

我老劉就是有種,你們去哪兒了?有本事再來懟我啊!再來貶我啊!

而且詩前小序說:

重遊玄都觀,蕩然無復一樹,惟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

以俟後遊

這老劉真犟,竟然還準備以後再“遊”一次玄都觀。只是永遠也沒有了柳宗元的陪同,老劉同志其詩、其人、其事,讓人深深感懷!

三、老子不和你們玩了

300年後,又有人寫了首詩: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

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

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鬥少年雞。

休官彭澤貧無酒,隱几維摩病有妻。

堪笑睢陽老從事,為予投檄到江西。

作者是北宋才子蘇軾,“烏臺詩案”中,蘇軾因被懷疑寫詩諷刺新法,和朝廷唱反調,被投入獄中,差點被殺。後來經人多方營救,得以出獄。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於地方人民武裝部的副部長,但是不給工資,沒有簽字權,實際是地方長官看管的“犯官”。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在夸人?詩人的話能信?

這首詩說自己被詩文名聲所累,這回改了,此去一定隱名埋姓,去塞上放馬,不再鬥雞了。尤其是 “

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鬥少年雞

”一句,是很含蓄地罵人。

“少年雞”指的是賈昌,賈昌年老時告訴人,他在少年時曾因鬥雞獲得唐天子的寵愛,從而得以任宮廷的

弄臣和伶人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在夸人?詩人的話能信?

蘇軾是說:

你們這些小人,我要到塞上放馬去也,老子再也不和你們玩了!

你看,因詩獲罪的蘇軾,還是改不了他恃才傲物、譏諷別人的習慣!

詩人的話,你當真,就傻了!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文史同好多多關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