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司馬光的一篇佳作,立論嚴謹,表達清晰,最後4字更惜墨如金

由 雲水心語 發表于 人文2022-01-06
簡介而作者最後也感慨地說,“嗚呼,可不懼哉

惜墨如金什麼意思

古人曾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唐太宗李世民就因為有魏徵的經常提醒,才會受人擁戴,也創造了初唐時代的輝煌。但絕大多數帝王不僅不願聽從正確意見,而且一意孤行,甚至愛美人不愛江山。

司馬光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也是一位傑出的柱國大臣。他學識淵博,見解深刻,更有感於朝代的不斷更替,所以對諫議制度也做了深入研究和思考。下面介紹司馬光的一篇佳作,立論嚴謹,表達清晰,最後4字更惜墨如金。

司馬光的一篇佳作,立論嚴謹,表達清晰,最後4字更惜墨如金

《諫院題名記》

北宋:司馬光

古者諫無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無不得諫者。漢興以來始置官,居其位者,當志其大,舍其細;先其急,後其緩。彼汲汲於名者,猶汲汲於利也,其間相去何遠哉?

慶曆中,錢君始書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滅,嘉祐八年,刻著於石。後人將歷指其名而議之:“某也忠,某也詐,某也直,某也曲。”嗚呼,可不懼哉?

司馬光的一篇佳作,立論嚴謹,表達清晰,最後4字更惜墨如金

司馬光常將做學問與寫文章結合起來,並推崇文以載道。他的文章立意平淡閒遠,卻抒發真情。作者不僅積極傳承儒家文化,而且還大力將其弘揚和發展,從而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這篇文章只有短短一百多字,卻敘事清楚,立論嚴謹,更是警策動人。

開篇提出古代沒有諫官,令人感到意外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作者嚴謹治學的態度。正因為細緻入微地考察了諫院的歷史,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而不是一味地說理。

司馬光的一篇佳作,立論嚴謹,表達清晰,最後4字更惜墨如金

作者認為作為朝廷的一個重要職位,諫者應該懂得抓大放小,分清輕重緩急,從而及時地為皇帝貢獻寶貴意見。諫者不可因為過分追求名利,而喪失了公正的立場,更不該隨意地褒貶,而應實事求是,並態度堅定。

司馬光曾是北宋四朝元老,卒於太師職位,可謂德高望重,也深受皇帝的信任,他的言行也會極大地影響其他大臣的作風。從作者的這番話中可以看出,司馬光絕對是一位忠誠可靠的人才。

司馬光的一篇佳作,立論嚴謹,表達清晰,最後4字更惜墨如金

第二段更加精彩,文中提到的“錢君”是指北宋才子錢明逸,字子飛,他在慶曆四年曾為諫議大夫,供職諫院。他先改進了諫院的風氣,“始書其名於版”,這樣一來,所以的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不可能敷衍塞責,甚至言不由衷。

作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刻著於石”,一來防止久而漫滅,二來更可以傳世久遠,讓每個人都切實地感到壓力,也就有了動力和緊迫感。

司馬光的一篇佳作,立論嚴謹,表達清晰,最後4字更惜墨如金

作者希望透過這一舉措,可以讓後世清楚地鑑別諫院中之人,其忠詐直曲都一目瞭然。因為一個人的好壞、善惡很難在短時間內辨別,但時間卻是試金石,所以司馬光的這一著,確實值得人們讚揚。

而作者最後也感慨地說,“嗚呼,可不懼哉?”這幾個字真是惜墨如金, 沒有人會不在意自己的名聲,就像辛棄疾所言,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孟子也曾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作者就非常懂得這個道理,於是才有如此令人驚詫而又敬佩的舉措。

司馬光的一篇佳作,立論嚴謹,表達清晰,最後4字更惜墨如金

司馬光的這篇短文言簡意賅,起筆出人意料,結尾也充滿凜然之氣,全文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其中闡述的道理更值得人們深思。首先,作者深入調查,細緻研究,闡述了諫院的來龍去脈,更重點介紹了北宋時的新舉措。

其次,作者善於總結經驗教訓,並及時地改進和落實新的方法和對策,從而在短時間內達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後,作為一位北宋的元老,作者以身作則,大公無私,才能正確地指引部下,其高尚情操也值得讀者認真學習!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