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阿城《棋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比吃飯更重要的事

由 白日夢赤橙 發表于 人文2022-01-05
簡介《棋王》主要講述了在“文革”期間,一名叫王一生的知青不斷找人下棋的故事,他的生活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吃飯"和"下棋",後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王一生是一個棋呆子,故事就在他不斷找人下棋中展開

規求無度的意思是什麼

《棋王》發表於1984年,是尋根文學的發軔之作,由阿城所寫,取材於作者的知青經歷。

文革是個極其特殊的時期,物質條件極其惡劣,人民吃不飽穿不暖,卻還要熱火朝天的搞階級鬥爭,知識分子下鄉去向工人農民學習,進行勞動,這個時代的人民被生活折磨成了行屍走肉。

尋根文學就在文革偃旗息鼓不久後興起了,它立足於中國傳統文化,訴說傳統文化下的"激情",喚起人們對生活的希望。

阿城《棋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比吃飯更重要的事

《棋王》主要講述了在“文革”期間,一名叫王一生的知青不斷找人下棋的故事,他的生活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

"吃飯"

"下棋"

,後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王一生是一個棋呆子,故事就在他不斷找人下棋中展開。

阿城將自己的精神理想寄託在了王一生身上,《棋王》裡沒有涉及時代的是非,只是展現了一個普通人的故事,王一生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個儒道合一的形象,但我認為他身上寄寓了更多的是老莊的思想,接下來我分三塊分析一下王一生這個人物形象體現出來的道家思想。

一、頓頓飽就是福,懂得知足,體現了道家的“逍遙”境界

作品藉著“我”之口來敘述知識青年下鄉這個記憶,“我”是一個家道中落的知識青年,父母“被打翻死去”,看慣世事無常之後,“我”始終保持著一種冷靜剋制的態度,“我”是作者本我的體現。

“我”和王一生下棋的時候,聊起過吃的話題:

“人一迷上什麼,吃飯倒是不重要的事。大約能幹出什麼事兒的人,總免不了有這種傻事。”

王一生搖搖頭:“我可不是這樣。”

阿城《棋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比吃飯更重要的事

王一生的生活很困苦,母親曾是窯姐兒,生父下落不明,養父窩囊至極,他從小在飢餓中長大,吃不飽穿不暖,僅僅是一個亂世之中的小人物。

大家在車站亂哄哄的,都在和親人告別,王一生沒人相送,而且非常坦然:

"去的是有飯吃的地方,鬧得這麼哭哭啼啼的。"

在王一生看來,有的吃,吃得飽,就足夠了。

書中對王一生吃相的描寫著墨很多,他吃飯的時候像野獸,“他對吃是虔誠的,而且很精細。有時你會可憐那些飯被他吃得一個渣兒都不剩,真有點兒慘無人道。”

農場裡生活很苦, 每人每月只有五錢油,幾乎頓頓都吃清水南瓜和清水茄子,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忍受的。但王一生覺得很滿足,“不錯,真的不錯。

人要知足,頓頓飽就是福"。

馬曉雁將《棋王》中的”吃相“劃分為”

窮相"、"饞相"、"雅相"

這三種。王一生明顯是“窮相”,他很愛吃,但他不貪吃,飽於腹就行,這是對吃的低要求。

阿城《棋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比吃飯更重要的事

道家思想也是如此,不拘泥於外物,對眼前事物知足,追求精神上的逍遙。

莊子《逍遙遊》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堯帝覺得自己年事已高,要尋找繼承人,發現了許由這個人才,決定把王位讓給許由。

但許由卻回答:

"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許由並不醉心於功名利祿,懂得知足。有些人“侵欲無厭.規求無度”,不知滿足為何物,這種人永遠無法成為高手。

阿城透過刻畫王一生這個形象,描述了他物質匱乏下的滿足心境,寄託了莊子“無所待”的思想,這是一種超脫逍遙的境界。

二、惟有下棋解憂,專心致志,達到了道家的“物我兩忘”境界

對吃,王一生非常虔誠,吃飽是福,知足常樂;對棋,王一生非常痴迷,何以解憂,唯有象棋。吃解嘴饞,棋解心饞。

王一生被大家稱為“棋呆子”,除了吃飯,王一生的注意力就只在下棋上,他痴迷下象棋到了當了瘋狂的地步,就算沒有棋,他也能在腦子裡下象棋,待在棋裡最舒服。

阿城《棋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比吃飯更重要的事

在王一生小時候,在幫媽媽在印刷廠疊書頁子的時候,湊巧是一本講想起的書,他一篇篇對著看,這一看,就看出了興趣,後來疊書頁子的時候,就走了神,琢磨棋路子。

王一生一直找人下棋,在求人跟他下棋的時候,他是卑微的,當別人答應跟他下棋的時候,他如獲至寶,眼神裡迸發光彩。

在下棋中,王一生沉浸在"楚河漢界"裡,講究"人棋合一"。

文中有一盤和腳卵的對弈,腳卵出生於南方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文革並未對他家有很大的影響,棋對於腳卵來說,只能算得上一種愛好。

腳卵拿出了最好的棋來招待王一生,王一生大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精彩的棋具,很小心地摸,又緊一緊手臉。

兩人下了幾盤後,就下起了盲棋,兩人在其他人的眼中就像兩個怪物,兩人完全沉浸在棋裡,周圍人說話他們聽不見,最後,王一生贏了。

後來,王一生參加了“九局連環車輪大戰”,王一生

"一個人空空地在場中央,誰也不看,靜靜的像一塊鐵","高高的一盞電燈,暗暗地照在他臉上,眼 睛深陷進去,黑黑的似俯視大千世界,茫茫宇宙"。

阿城《棋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比吃飯更重要的事

王一生在此時達到了道家所推崇的物我兩忘境界。

《人間世》中描述過這種狀態: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耳止於聽,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

虛者,心齋也。

《大宗師》裡描述過達到這種狀態的途徑:墮肢體,黜聰明,離形法知,

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王一生是文革時期的一粒沙,在下棋的時候,他完全陷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達到了人與宇宙合一的狀態,這種人生態度與道家的追求遙相呼應。

三、下棋為了養性,不以此謀生,展現了道家的“大宗師”境界

曾經的王一生,是狂妄的,他與同學的父親下棋,據說此人是國內名手,名手見了王一生,也不多說,只擺了一副宋時留下的殘局,要王一生走。

棋呆子看了半晌,一五一十道來,替古人贏了。名手很驚訝,要收王一生為徒。不料王一生卻問:這殘局你可走通了?名手沒反應過來,就說:還未通。

王一生直言道:

那我為什麼要做你的徒弟?

後來王一生認識了個撿破爛的老頭,他倆大戰三天,只贏了一場,後來撿破爛的大爺告訴他:

"為棋不為生',為棋是養性,生會壞性,所以生不可太勝。"

阿城《棋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比吃飯更重要的事

王一生無意間參破了道家的又一境界:

大宗師

他下棋不是為了謀利,也不是為了炫耀,只是純粹地熱愛下棋。

王一生在分場失常,沒能參加上地區的比賽,腳卵憑藉家裡的關係“走後門”幫王一生取得了參賽機會。

一是因為自己下棋並沒有什麼功利性的目的,二是因為他心疼腳卵要送出去的那副棋,王一生斷然拒絕了參賽,他只是選擇去看各種比賽,在賽後找人下下棋,比一比。

在“九局連環車輪大戰”中,王一生以明顯的優勢戰勝了前八位選手,只剩最後一位此事比賽的冠軍,是一位世家後人,在王一生快贏的時候,那位老者提出了言和的請求,王一生答應了。

阿城《棋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比吃飯更重要的事

他明明可以透過下棋讓自己名利雙收迎來人生的轉折,但他沒有,他下棋源於內心熾熱的喜愛,他並不想借下棋為自己謀任何利益。

這與道家追求的"大宗師"境界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宗師》有言:何謂真人?古之真人,

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

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指只能等價於道者也若此。

總結來說,大宗師的境界就是順其自然,一切不貪求;不驕不躁,不要太狂妄;正直不阿,不要有妄想。

王一生為棋不為生,為棋為養性,以吸納百川的姿態學習棋道,在無為的生活中提升自我,他並不追隨世俗上的成功,只是為了心中的那方淨土。

寫在最後:

阿城說過一句話:人生在有生之年,不妨多東張西望,拼命幹,其實浪費生命。

阿城《棋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有比吃飯更重要的事

在《棋王》中,阿城既挖掘了傳統文化中充滿活力的核心,既有儒家的進取精神,又有道家的逍遙追求。在王一生這個形象中兩者都有,對王一生來說,有飯吃,有棋下,就是完美的生活。

阿城塑造了棋王這一形象,王一生以老莊之道入世,淡泊名利,知足常樂,這在亂世之中是一種成功,也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生活態度。

王一生不僅是阿城對理想生活的發現和塑造,同時也是作者在現實的衝擊下,發起了對文化之根的探尋和對國民心理的重鑄。

參考資料:

《棋王》與莊子思想的呼應——從王一生的理想人格和人生追求入手 羅會菊

解讀《棋王》——亂世中小人物的自我追求 張明霞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