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夫妻相處時,經常犯的一個錯是什麼?《紅樓夢》一句俗話告訴你

由 索彥聊詩詞 發表于 人文2022-01-04
簡介”按理來說,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個人,彼此心裡都有對方

求全之毀不虞之隙什麼意思

不知大家發現沒有,我們總是很容易,就和自己最親密的人發脾氣。

同樣的一個話題,同樣的一件事情,如果對面站的是一個外人,我們大多能和顏悅色,即便心裡有什麼不痛快,也不過一笑了之。可如果對面換成是自己最親密的人,情形大多就不一樣了,總免不了爭執半天,生一肚子閒氣。

好像我們總是一點也不吝嗇,把自己最壞的脾氣,撒給自己最親密的人。

這也就難怪,古人用“至親至疏”這四個字,來形容情侶和夫妻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面對這個要與我們攜手一生,最親密也最應該珍惜的人,我們反而沒了和顏,沒了悅色,沒了心平,也沒了氣和。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夫妻相處時,經常犯的一個錯是什麼?《紅樓夢》一句俗話告訴你

求全之毀,不虞之隙。

這八個字的俗話,在《紅樓夢》這本書裡,是形容賈寶玉和林黛玉的。

說起林黛玉,身世也確實可憐,六七歲時死了母親,十一歲時死了父親。幸好有一個好外婆,十歲時把她接到了賈府,從此就和賈寶玉這塊頑石,整天圍著史太君一起:

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

這時的林黛玉,全世界最親的人,就是史太君和賈寶玉了。可賈寶玉這個人,卻是又愚又鈍,完全弄不懂林黛玉的這點心思。再加上平時的時候,賈寶玉對其他姐妹,看起來也和對林黛玉沒什麼兩樣。

這就使得林黛玉總覺得不順心,時不時就要和賈寶玉鬧彆扭。

可是在賈寶玉心裡面,卻覺得自己對林黛玉,自然和對其他姐妹不同。只不過大家都是哥哥妹妹,為什麼非要表現得那麼明顯?更何況和林黛玉,兩人是從小青梅竹馬,一起長起來的,慣得不能再慣了,熟得不能再熟了。

自己這一點小用意,她怎麼就不能理解?

也正是因此,賈寶玉心裡也不免生氣。結果這樣一來,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但凡林黛玉一使小性子,賈寶玉就跟魔障了一樣,不是摔玉說是要出家,就是互相飆狠話。

夫妻相處時,經常犯的一個錯是什麼?《紅樓夢》一句俗話告訴你

話說這一天,賈寶玉和林黛玉,兩人又要死要活地鬧了起來。不一會兒,賈寶玉就又把掛脖子上的玉,一把摘下來往地上一摔,而林黛玉則被氣得淚水漣漣,整個人都成淚人兒了。

鬧到了這個地步,兩人嘴上還不依不饒。

賈寶玉覺得林黛玉不懂自己的心,是誠心咒他要讓他天誅地滅。林黛玉也覺得賈寶玉不懂自己,便說自己要誠心咒他,自己也天誅地滅。

兩個人就這樣,爭著搶著要天誅地滅。

一旁的丫環老媽子們見了,自然是焦頭爛額,可勸又勸不住,分也分不開,只好跑去驚動了王夫人,還有史太君。

史太君知道後,本來還想從中說合說合,誰知兩個人還都不給面子。結果把個老太太給氣得,止不住老淚縱橫,嘴裡一個勁兒地埋怨自己:

“我這老冤家是那世裡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

按理來說,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個人,彼此心裡都有對方。

實際上,都不應該說“都有”,而是“只有”。

可令人費解的是,既然是這樣,兩人為何還經常鬧到如此地步呢?

夫妻相處時,經常犯的一個錯是什麼?《紅樓夢》一句俗話告訴你

想來在許多年以後,有關於這個問題,曹雪芹還想明白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寫《紅樓夢》時,他會用“求全之毀,不虞之隙”這句俗話,來描述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相處。

至於這個“求全之毀,不虞之隙”,是怎麼才會有的?

曹雪芹認為這是:

既熟慣,則更覺親密,既親密,則不免一時有求全之毀,不虞之隙。

也就是說,男女在交往和相處時,總是隨著逐漸的熟悉和習慣,從而越發變得親密無間。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可往往大多數時候,也就是因為這種親密無間,反而有了:

求全之毀,不虞之隙。

總覺得對方應該更好一點,應該更懂自己一點,可誰知到頭來,反而弄得事與願違了。再加上一些預料不到的人和事,就好像上天安排好了似的,兩人之間的嫌隙越來越大。

到後來,雙方也都失去了耐心,毫不吝嗇地把最壞的脾氣,往對方身上撒。

結果換來的,就是從最親密,變成了最疏遠。

這就是男女交往和相處時,最容易犯的一個錯,也是最應該有的一個忌諱。

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為什麼會把最壞的脾氣,留給自己最親密的人?還不是一個自己以為,總覺得對方應該最懂自己,對自己最好。

然而實際上,兩個人即便再好,好得跟一個人似的,可終究還是兩個人。

這個道理,看似簡單,可也只是看似而已。

本文為”索彥聊詩詞“原創,歡迎關注、點贊、評論並轉發。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