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關漢卿戲劇中的方言“身份證”

由 春濃如酒 發表于 人文2021-12-17
簡介至於道童說的“一答裡”則是古郇方言“一塊兒”之意,那“承管待,承管待”是關原頭村人常說的“謝謝寬待、謝謝寬待”的意思

出醜揚疾是什麼意思

聽說《運城日報》社王雪樵先生,曾寫過一篇《為“關漢卿祖籍河東”說援一例》的文章,我沒看到,但到是這個資訊給我提供了一個思路:可以從關漢卿現存的劇目中看看他所使用的方言俗語。因為“鄉音未改鬢毛衰”,即使他以後北漂燕京,南下江浙,歸葬安國,但他從小在故鄉古郇關原頭村牙牙學語沉澱的鄉音是不會有多大改變的,即使有所改變也肯定會留下一些鄉音真跡,這便是關漢卿的“身份證”!

現在就讓我們看看關漢卿現存的幾部劇作。先從《竇娥冤》一劇看起。此劇“楔子”部分,竇天章借了蔡婆婆二十兩銀子,過了些時日,連本帶息已經長到四十兩。此時竇天章準備赴考,正因盤纏不足犯愁,而蔡婆婆卻數次向他索銀。竇天章十分著急,說:“教我把‘

甚麼

’還她?”這裡的“甚麼”,分明是古郇一帶的方言。第一折,蔡婆婆自白:“老身蔡婆婆,我一向搬在山陽縣居住,盡也‘

靜辦

’”。這“靜辦”也是古郇一帶方言。如他是大都人、安國人,一定會說,盡也安靜,或者,盡也清靜。關漢卿在這裡卻用了“靜辦”二字,何也?因為他從小生活在關原頭村,鄉親們常把安靜、清靜說成是“靜辦”,他寫到這裡,當然筆由心出了!在這一折中,竇娥因獨守空房,心煩地唱:“悶沉沉不徹‘

眉尖皺

’”,“避凶神要擇‘

好日頭

’”。如果關漢卿是安國人,或者是大都人,怎會寫出“眉尖皺”、“好日頭”這些關原頭村人掛在嘴邊的土話?第二折,蔡婆婆因噁心,不想喝竇娥為她熬的羊肚湯。竇娥勸道:“你老人家放精神著,你‘

扎掙著些兒

’。”這“扎掙著些兒”的話,大都人、安國人敢來認領嗎?更有那竇娥在對桃杌辯白時說張驢兒父子:“誰知他兩個倒起了不良之心,冒認婆婆做了

‘接腳’

。”試問,大都人知道“接腳”是什麼意思?安國人懂得何為“接腳”嗎?除非關漢卿是關原頭村人,才能寫到這裡,筆下自然湧出“接腳”二字,以表對張驢兒硬逼蔡婆婆與他父親續婚的不滿!

讓我們再從《智斬魯齋郎》一劇中看看。本劇第一折,魯齋郎玩夠了強奪的李銀匠的媳婦,厭煩地自白:“如今兩個眼裡‘

不待見他

’”。這個“不待見他”,分明是古郇一帶的土話,不愛見她的意見,錯不了!更明顯的是,魯齋郎要張珪明日將媳婦送到他宅裡去。張珪又害怕又著急,唱到:“也是俺連年裡時乖運蹇,可可的讓那個惡那託打個撞見。唬的我,似沒頭鵝、熱地上‘

蚰蜒

’,……”這個“蚰蜒”是蚯蚓的俗名,只有古郇,關原頭村一帶才這樣叫它。如果關漢卿不是古郇關原頭村人,怎會將洋蚯蚓寫成土“蚰蜒”?

關漢卿的《三勘蝴蝶夢》裡也不乏古郇一帶的方言土語。該劇第一折,王大、王二、王三打死了殺父兇手葛彪,官府衙役要捉拿王氏三兄弟。王母焦急地唱到:“這場災禍從天至,把俺‘

橫拖倒拽

’怎推辭?”到了開封府大堂上,王母又唱到:“這開封府王條清正,不比那中牟縣官吏糊塗。‘

撲咚咚

’階下升衙鼓;……”這裡的“橫託倒拽”、“撲咚咚”都充滿了濃濃的古郇土話味。該劇第三折,三個孩兒被收監,王母去探監,獄吏向她討要“好處費”。王母連連訴苦:“叫化的剩飯重煎再煎,‘

補納的破襖兒翻穿了正穿

’。”這“補納的破襖兒翻穿了正穿”不都是古郇一帶人常說的嗎?王母讓獄吏把孩兒可憐。獄吏說:“救不了的”。王母又唱到:“爭奈一家一計,腸肚縈牽;一上一下,語話‘

熬煎

’。”這“熬煎”兩個字,誰見大都人用過,誰又見安國人說過?當包丞決定放過王大、王二,讓王三替葛彪償命時,王母看著王三唱道:“若是我兩三番將他留戀,教人道‘

後堯婆

’兩頭三面。”這裡的“後堯婆”就是鹽湖堯廟、關原頭村一帶人對繼母的土話叫法。我本人曾多次聽老人貶稱虐待前妻生子的繼母為“堯婆”。當王大、王二捨不得讓弟弟償命時,王母又強忍悲痛地唱道:“他便死也我甘心‘

情願

’。”試問,大都、安國的劇作家會寫出“情願”嗎?

關漢卿的《救風塵》裡同樣充斥著古郇一帶方言。當秀才安秀實得知他的戀人宋引章要嫁別人時,他無奈地唱道:“怎知他手拍著胸脯後悔遲!尋前程,覓‘

下梢

’,恰便是黑海也似難尋覓。”這句唱詞裡的“下梢”,也是掛在古郇人口邊的土話,不就是下層、尾部的意思嗎?他又唱道:“遮沒向狗溺處藏,遮沒向‘

牛屎

’裡堆,,忽地吃了一個合撲地,那時節睜著眼睛怨他誰?”這句話裡的“向牛

屎裡堆

”不是古郇俗語:一朵鮮花播在牛糞上的意思嗎?當宋引章執意要嫁花花公子周舍時,說:“那周舍穿著一架子衣服,可也堪愛哩。”趙盼兒反駁道:“那廝雖穿著幾件‘

圪螂皮

’,人倫事‘

曉得甚

’的?”這也是關原頭村的土話“空圪螂穿棉襖”,“你知道什麼?”的意思。

該劇第二折,宋引章嫁周舍途中,抬轎的小廝說:“我揭起轎簾一看,則見他‘

精赤條條

’的在裡面‘

打筋斗

’。”此句中的“精赤條條”、“打筋斗”都是古郇一帶方言。當宋引章受周舍虐待後,說:“不信好人言,必有‘

恓惶事

’。”此話,大都、安國人絕不會這樣說,只有古郇人才會脫口而出,筆下生花。該劇第三折,當趙盼兒與周舍巧妙周旋,欲救宋引章,假意要嫁周舍時,周舍懷疑,暗想,“這婆娘若是不嫁我呵,可不弄的‘

尖擔兩頭脫

’?”這裡的“尖擔兩頭脫”就是古郇一帶方言“一頭脫擔兩頭空”的意思。該劇第四折,當週舍知道上了趙盼兒的當,要騎騾子追趕趙盼兒時,店小二說:“騾子‘

漏蹄

’。”這“漏蹄”兩個字,安國人知道是何意?大都人會這樣說嗎?這是古郇一帶的圈子裡話,牲口蹄胎腐爛的意思,他們根本不知意?

再看《智賞金線池》。當不好問三年任滿朝京,復任濟南時,為了說合韓輔臣與杜蕊娘,在金線池設宴,讓雙方在酒宴上合好。杜蕊孃的母親唱到:“那時節‘

眼扎毛

’和他廝拴定,矮房裡相樸著悶懷縈。”這裡的“眼扎毛”不也是古郇一帶關原頭村人的口頭語嘛?大都人要說也是“眼睫毛”,安國人又怎會拐彎抹角地說出個“眼扎毛”來?

《謝天香》一劇也不乏古郇一帶的俗語。該劇第二折,當謝天香剛擺脫了柳永的婚事,錢大尹又要娶謝天香為小妾時,謝天香唱道:“我正是出了‘

篦藍

’入了筐。”這“篦藍”正是關原頭村民間使用的竹器,比篩子大。凡上了年紀的人,一定不會忘記那常在手邊的“篦藍”。《玉鏡臺》也是這樣。該劇第三折,倩英被誘出嫁,溫學士唱:“若是女孩兒不諧魚水,我自‘

拖拽

’這一場出醜揚疾……”這一句的“拖拽”兩個字,不是古郇人,斷然寫不出來。再看《尉遲恭單鞭奪槊》的楔子部分,唐李世民欲招降劉武周手下猛將尉遲敬德。讓徐茂公前去。徐茂公在城下對小校說:“報與你那遲恭說,俺唐元帥請他‘

打話

’。”這裡的“打話”就是古郇一帶的方言,交涉、說話的意思。當李元吉為了報私仇將尉遲敬德押在牢裡,徐茂公趕來相救。李元吉好不掃興,說:“又被這不知趣的徐茂公左來右去‘

打攪

’,怎生是好?”這裡的“打攪”也是古郇一帶人所說的土話,干擾、擾亂的意思。在《關大王獨赴單刀會》中,關漢卿寫到先祖關羽時,筆下生花:“他上陣處‘

赤力力

’三綹美髯飄”,“當不住他‘

不刺刺

’千里追風騎”。寫到魯肅請司馬徽去請關羽時,道童說:“你是紫荊,你和那松木在‘

一答裡

’。我報師傅去。”當關羽制服魯肅,回到船上,喜悅地唱:“‘

承管待、承管待

’,多承謝,多承謝”這一節戲裡的“赤力力”美髯飄,“不刺刺”追風騎,其實是關原頭的土話。“直立立”是形容詞,寫關羽的鬍鬚硬挺;“不刺刺”是象聲詞,寫關羽的千里坐騎,馬過風響。至於道童說的“一答裡”則是古郇方言“一塊兒”之意,那“承管待,承管待”是關原頭村人常說的“謝謝寬待、謝謝寬待”的意思。

查尋關漢卿現存劇目中的土話方言,似乎在與先祖在談天,似乎在聽先祖在吟唱!他離我們並不遙遠,他和我們語言相通,心心相印。他似乎在慈祥地問我們:你們不認識了嗎?我是從這裡走出去的,咱們是一個縣,一個鄉,一個村人!

關漢卿戲劇中的方言“身份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