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善惡之報」是「如影隨形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由 佳音薈 發表于 人文2021-11-28
簡介結果王密就說,反正沒有人知道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什麼意思

有一個故事說在安徽有個徽商叫王志仁先生,他四十歲了,沒有兒子,算是沒什麼福報,遇到算命先生,跟他說,你這幾個月會有大禍躲不過了,你趕緊處理好一些事情。結果因為這個算命的在他當地很有名,算得很準,他就趕緊去收一些賬,留給他的家裡。剛好到一個地方,那個時候下著雨,河水也比較湍急,看到一個女子帶著孩子跳河自殺。他一看到,趕緊招呼漁夫,誰把她救起來給二十金。結果就救起來。瞭解到這個女子想不開的原因,是因為家裡很窮又欠債,養了一隻豬,好不容易養大了,賣了要還債,結果去賣了以後拿到的是假的銀子、假錢,她心裡想丈夫回來一定會把她給打死的,她就想不開,就帶著很小的孩子跳河了。救起來以後,結果這個女子回到家之後,把這個事情給他先生講了。他先生不相信,這個時代哪有這麼好的人?就帶她太太去找王志仁先生。

  結果那個時候已經深夜了,這女子知道他住在哪裡,就去找他,敲門請他出來一下。當下他說,妳是少婦,我是過客,這麼晚了還開門交談、還在房間裡面,給其他人看到了不好,妳一生名節都受損,講不清楚。他難得,救人命而且念念為人家的名節著想,這心厚道。那女子的先生聽了非常感動,說我跟我太太一起來,你放心好了,請開門。他才心安,把門一開,他睡的床邊那個牆,因為下雨下很久塌了,把他整個床給壓碎。所以按照命數來講,他就是要死在這個時候。但是救了命而且是念念都是為人著想,結果就逃過這一劫。後來回去之後,又遇到那個算命的看到他說,相公面相看起來救過幾條命,你的命運已經改了。他本來命中無子,結果後來連生十子,活到九十六歲。

  所以確實是「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在他一念之間轉過來,整個命運就完全不同。不只他轉,他的後代子孫都轉了。但是假如我們造惡,不只我們要受果報,後代子孫的命運統統會連帶影響。

「善惡之報」是「如影隨形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這兩句話提醒我們,心地要真誠,不自欺、也不欺人。古代的人對「不履邪徑,不欺暗室」,他們是非常的敏銳。我們現在看到這些聖賢的風範都覺得很慚愧。像明朝有一位先生叫董樸,他學問道德很好,教了不少的弟子。結果他的孩子要參加科舉考試,他以前的一個學生也當了大官,就把今年的考題事先寄給他,知道他兒子要考試了。你看世間的人都很高興,「我關係不錯,都可以打好這些關係。」但這是「邪徑」,是不公平了,對其他考試的人都不公平了。你說,做這些事都沒人知道。「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哪有不知道的道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最後還有菩薩皆知,佛菩薩統統都有他心通,這麼多都知道,哪有不知的?所以董公並沒有把這個考卷給他的孩子看,後來他的孩子還是考上進士。大家想一想,真的把那個考卷打開了,反而不見得考得上。所以人的禍福在一念之間:是正還是邪、是迷還是覺、是染還是淨,可能人生的命運都會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絕對不可以用不妥當的手段去求來,這個就「小人冤枉做小人」。

有人的地方、沒有人的地方都要一致,這叫慎獨的功夫。修行真的用功都要在這些境界當中。時時一個人都覺得好像十個眼睛在看他,叫「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他就不會放縱。就像我們前面談到的第二大段都是在提醒我們,「舉頭三尺有神明」,人這樣才能夠戰兢惕厲、不會放縱習氣,不然習氣實在是很難控制。

「善惡之報」是「如影隨形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有一段格言對這兩句經句是很好的詮釋。第一句講到,「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也」,這個就是身口意都不妄動,都提起正念、提起觀照,「君子所以存誠也」。「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也」,人有不欺己、不欺人、不欺天的態度,他時時刻刻都能依教去奉行,不會有違反這些做人規矩的時候。

  古代讀書人特別重視這個慎獨的功夫。在漢朝有個讀書人叫楊震,他提拔的一個讀書人王密,後來拿了黃金去找他、要送給他,他並沒有接受,然後提醒王密,我是因為覺得你還在學業上、德行上很下功夫,我是信任你,你怎麼不信任我,竟然拿黃金來賄賂我?結果王密就說,反正沒有人知道。楊震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會沒人知道?

  每一個人起一個念頭不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已,而是周遍法界。尤其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蓮池海會眾菩薩他們的能力很高,這個宇宙任何一個眾生起心動念,他都知道。

「善惡之報」是「如影隨形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善惡之報」是「如影隨形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