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由 紙上談兵讀史 發表于 人文2021-07-13
簡介普利禪寺曹洞禪的禪學思想曹洞禪的禪學思想,基於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二位禪師

曹山本寂禪師的意思一切總殺何解

曹洞禪是洞山良价禪師和曹山本寂禪師,師徒倆共同創立的禪法。由良价奠定了基礎,而本寂發揚光大了曹洞禪。有關曹洞禪的命名來歷,有二種說法。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其一,取六祖所居曹溪中的曹字和良价所住的洞山的洞字;其二,取洞山的洞字和本寂所居的曹山的曹字,為了讀音的方便,所以將曹字放在前面。良价和本寂分別是六祖慧能門下青原一系的第五代和第六代傳人。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良价禪師(807—869),俗家姓俞,趙州諸暨(現在的浙江紹興)人,師從姿州(現在的浙江金華) 馬祖弟子的五洩靈默剃度。20歲時,往嵩山受具足戒後,開始遊學諸方。先參禮南泉普願禪師,後參禮溈山靈佑。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後來靈佑禪師推舉,投於湖南澄陵雲巖曇晟門下而得悟。大中末年(860)來到新豐山,後移居豫章高安(現在的江西高安)的洞山,禪門大開,廣闡玄化。法嗣弟子有二十六人,以曹山本寂最為著名。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本寂禪師(840-901),泉州莆田(現在的福建莆田)人,俗家姓黃,19歲時入福州靈石出家,25歲受具足戒。不久,即參謁良价禪師,良价禪師深為器重。在洞山盤恆數年後,前往曹溪禮六祖塔。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後受大眾之請居於江西吉水(現在的江西臨川),因追念六祖的道風,便把吉水山更名為曹山。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曹洞禪的禪學思想

曹洞禪的禪學思想,基於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二位禪師。洞山良价有《寶鏡三昧歌》、《玄中銘》、《新豐吟》、《五位君臣頌》、《五位顯訣》等偈頌流行於世。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本寂傳授良价的五位銓量,深明要旨,撰有《解釋洞山五位顯訣》、《註釋洞山五位頌》、《五位君臣旨訣》等。縱觀曹洞禪的思想淵源,可追溯到石頭希遷,是從“即事而真”的見解,即個別(事)上顯現全體(理)來指導實踐的。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希遷在著名的《參同契》中著重說明理事參同回互,每一門都有一切境界存在,這樣看待一切事相就能圓融無礙,而人的行為也可以隨緣出沒。希遷傳藥山惟儼,惟儼傳雲巖曇晨。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曇晨禪師提出“寶鏡三昧”的法門,意思是說人觀永珍,和麵對寶鏡一樣,鏡中的影像(事)是境外實物(理)的顯現,從而說明“由事相上能顯出理體”的境界。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良价禪師因為涉水睹影而大悟“渠(事相)正是汝(理體)”。此後,曹洞禪的五位功勳、偏正回互等禪學思想皆源於此,這也是曹洞禪密傳之的旨。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曹洞禪門為廣接三根,因勢利導,從事理個別交涉的關係上用種種五位的說法來接引、勘驗禪者的修行深淺。所謂五位是根據《周易》的卦交之理而建立起來的。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以陽交為正、為體、為君、為空、為真、為理,色黑;以陰交為偏、為用、為臣、為色、為俗、為事,色白。五位又分正偏、功勳、君臣、王子等四種,其中偏正五位和功勳五位是良价的創說,君臣五位和王子五位是本寂的發明。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功勳五位用以判別禪者修行的深淺,君臣五位用以說明理事交涉的道理,正偏五位用以顯示理事的回互,是五位說的基礎。事理關係是曹洞禪學全部理論討論的基本問題。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有僧問本寂“五位君臣旨訣”,本寂是這樣解釋的:“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永珍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帶者,冥應眾緣,不墮諸有,非染非淨,非正非偏,故曰虛玄大道,無著真宗。”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正”即“空界”,也就是“理”;“偏”即“色界”,也就是“事”。本寂禪師把“理”和“事”截然分開,二者相對孤立的存在。因此,不論是一三兩位的“背理就事”,還是二四兩位的“舍事入理”,都是片面的,無法達到最高境界的。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只有第五位理應眾緣(事)、眾緣應理、非正非偏的“兼帶者”,才能體驗“大道”,契於“真宗”。本寂禪師把“君臣五位”視為“吾法宗要”。曹洞禪門之所以建立種種五位,在於認識“事理雙明,體用無滯”,以此達到“用而不動,寂而不凝”的境界。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曹洞禪門還應用當時流行的“主賓句”來表達關於理事或體用。從良价與龍山禪師的對話:“主中賓,青山覆白雲;主中主,常年不出戶;主賓相去幾何?長江水上波;賓主相見有何言說?清風拂明月。”這裡“主”指理、體,“賓”指事、用,與臨濟、偽仰宗二者之說是有很大區別的。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普利禪寺

曹洞禪的風格

曹洞禪學很明顯地帶有儒佛道三者融合的痕跡,更傾向於玄學化的禪學。這種思想也與石頭希遷禪師有關係。希遷禪師在《參同契》中有“永珍體玄而自現”等道家的語言,他不說佛,不說法,而說“道”,把禪學看作玄學,稱參禪為“參玄”。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寶積寺

良价禪師受此影響,更突出地繼承了這種思想,他專著《玄中銘》,“假玄唱以明”“玄路”和“玄中之旨”,真可謂玄而又玄。曹洞禪的產生時間與臨濟禪出現時間相近,但兩者卻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家風。叢林中素有“臨濟將軍,曹洞士民”之說。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寶積寺

這意思是說,臨濟家風似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曹洞家風似精耕細作的農夫,綿密回互,妙用親切。在曹洞禪門看不到打、喝的現象。曹洞家風,《五家參詳要路門》總結為“究心地”即叮呼綿密;《十規論》總結為敲唱為用,即師徒常相交接,以回互不回互之妙用,使弟子悟本來面目,手段極其親切,可稱綿密。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寶積寺

本寂禪師向良价禪師辭行時,良价傳以《寶鏡三昧》,並付以“三種滲漏”,這種綿密叮葉,可謂用心良苦,也說明良价辨別來機的綿密功行。門風的差異,這是與區域性有關,良价禪師是浙江人,本寂是福建人,那就是他們把南方人的柔和性格融入了禪法,使曹洞禪顯出“叮葉綿密”的特色。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寶積寺

曹一角之稱的曹洞禪的傳承

曹洞禪雖以師徒兩人之山命名,但是本寂禪師只傳四代就斷絕。幸好良价禪師的另一嗣法弟子云居道膺(835-902)使的曹洞禪獲得綿延相承。新羅的利嚴(870—936)來華參禮道膺,歸國後在須彌山修建廣照寺,創須彌山派。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寶積寺

高麗慶甫(868—948)也師從疏山匡仁受曹洞禪,歸國弘傳。至宋代,日本的道元禪師來華,參禮天童如淨禪師(1063—1128),回國後在日本開創日本曹洞宗迄今不衰。禪宗五家自宋代以後,只有曹洞、臨濟並存,曹洞法脈遠遠不及臨濟興盛,故有“臨天下,曹一角”的說法。

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用而不動,寂而不凝

寶積寺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