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不速之客”原來是這個意思!《周易》卦爻辭原文應該這樣解

由 抱雪齋讀易筆記 發表于 人文2021-05-09
簡介三、敬之方能吉理解了“入於穴”的主人實際上比喻的是人心,而三個不速之客是來自耳、目、口的外物干擾,爻辭最後的“敬之,終吉”也就豁然開朗了

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什麼意思

我們今天使用的很多成語,都是來自《周易》。

比如“否極泰來”,使用的是《否》和《泰》兩個卦名。

“不速之客”原來是這個意思!《周易》卦爻辭原文應該這樣解

“否極泰來”印章

比如“革故鼎新”,使用的是《革》和《鼎》兩個卦名。

“不速之客”原來是這個意思!《周易》卦爻辭原文應該這樣解

“革故鼎新”書法

比如“匪夷所思”,來自於《渙》卦爻辭。

比如“不速之客”,來自於《需》卦爻辭。

“不速之客”原來是這個意思!《周易》卦爻辭原文應該這樣解

“不速之客”

那麼,《周易》中的“不速之客”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翻開《需》卦,“不速之客”這個詞,出自全卦的最後一句爻辭:

“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這句話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呢?不妨細細讀來。

一、“不速之客”有“三人”

我們看到,爻辭中的“不速之客”,人數是“三人”。

當然,這個“三人”有可能是虛指,表示很多人的意思。

但在這句話中,“三人”就是指很明確的三個人。

這三位不速之客,究竟是從哪裡來,又是什麼樣的人呢?

讀懂了《需》卦的卦象,我們就會發現《周易》的作者觀象繫辭之妙,簡直妙不可言。

“不速之客”原來是這個意思!《周易》卦爻辭原文應該這樣解

需卦之象

細觀《需》卦,上卦坎為耳,上互離為目,下互兌為口,恰恰正是人身七竅中的耳、目、口三寶。

也就是說,爻辭中所說的三個“不速之客”,實際上比喻的是人身上的耳朵、眼睛和嘴巴。

“不速之客”原來是這個意思!《周易》卦爻辭原文應該這樣解

耳朵

“不速之客”原來是這個意思!《周易》卦爻辭原文應該這樣解

眼睛

“不速之客”原來是這個意思!《周易》卦爻辭原文應該這樣解

嘴巴

耳、目、口這三個器官,可以說是我們接觸外物最主要的通道了。

我們對整個世界的感覺,主要都來自於聽覺、視覺和味覺。

而經過耳、目、口進入我們內心世界的外物感覺,就像是那些不請自來,又難以拒之門外的“不速之客”。

所以,爻辭中的“有不速之客三人來”,實際上指的是經過耳、目、口這三個感官進入我們內心世界的聽覺、視覺和味覺。

我們可以將它們統稱為外物。

二、入於穴的是什麼?

既然知道爻辭裡的“不速之客”是經由感官進入內心世界的外部知覺,那麼“入於穴”的主人身份也就昭然若揭了。

這個主人,就是心。

心,是身之主。《需》的上卦坎,正有心之象。

心,和耳目口一樣,實際上也是被視為知覺出入的竅穴。

《需》的上卦坎,同樣也有竅穴之象。

《需》卦上爻,就是《需》之《小畜》,上卦變為巽,巽為入之象,故曰“

入於穴

”。

《周易》作者觀象繫辭之妙,於此可見一斑。

三、敬之方能吉

理解了“入於穴”的主人實際上比喻的是人心,而三個不速之客是來自耳、目、口的外物干擾,爻辭最後的“

敬之,終吉

”也就豁然開朗了。

原來,它說的是君子要以敬持心,方能應物不迷的意思。

老子曾說:“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明確指出經過耳、目、口這三個感官進入我們內心的感覺,就像是一些“不速之客”,很容易擾亂我們內心的清淨。

“不速之客”原來是這個意思!《周易》卦爻辭原文應該這樣解

老子:五色令人目盲

因此,老子提倡的是“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這句話,其實與爻辭的“入於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不速之客”原來是這個意思!《周易》卦爻辭原文應該這樣解

塞兌閉門,和光同塵

人的知覺,本來深藏在心竅之中(入於穴),但是在外物感覺的引誘之下,卻很容易喪失其清明,迷失在外物之中,所以老子又接著說:“

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

”。《禮記·樂記》更是鄭重告誡說:“

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

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牢牢把持住外物進入內心的通道,對耳、目、口這三位“不速之客”敬而遠之。

《參同契》更是明言:“

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

”。

這句話,個人認為是《需》卦最後一句的最佳註解。

因為,正如《參同契》所說,《周易》本就是一部修心的丹經。

本文為“也說《參同契》系列”不知道第N集,欲知前事後事如何,且看上回下回分解。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