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鬼谷門下魏將龐涓在馬陵之戰後墓冢

由 汝州市雲墨丹青文化 發表于 人文2021-06-24
簡介按:孫子減灶退軍,三日行至馬陵,遂殺龐涓,虜魏太子申,大破魏軍,當如虞喜之說,從汴州外黃退至濮州東北六十里是也,然趙、韓共擊魏,戰困於南梁,韓急,請救於齊,齊師走大梁,敗魏馬陵,豈合更渡河北至魏州元城哉

安居而天下熄的安什麼意思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鬼谷門下魏上將龐涓,馬陵之戰後墓冢在哪裡?

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引用多人之註釋,詮解“馬陵”的位置,充分肯定“南梁在汝州”。仔細嚼味《史記正義·魏世家第十四》的論述,其意自明。

《史記》原文如下:

三十年,魏伐趙①,趙告急齊。齊宣王用孫子計,救趙擊魏。魏遂大興師,使龐涓將,而令太子申為上將軍。過外黃。

外黃徐子②謂太子曰:“臣有百戰百勝之術。”太子曰: “可得聞乎?”客曰:“固願效之。”曰:“太子自將攻齊,大勝並莒③,則富不過有魏,貴不益為王。若戰不勝齊,則萬世無魏矣。此臣之百戰百勝之術也。”太子曰:“諾,請必從公之言而還矣。”客曰:“太子雖欲還,不得矣。彼勸太子戰攻,欲啜汁者眾④。太子雖欲還,恐不得矣。”太子因欲還,其御曰:“將出而還,與北同。”

太子國與齊人戰,敗於馬陵⑤。齊虜魏太子申,殺將軍涓,軍遂大破。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鬼谷門下魏將龐涓在馬陵之戰後墓冢

(文中標號者為張守節以下分條“正義(註釋)”。)

注①【正義】《孫臏傳》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齊。”此文誤耳。魏伐趙,趙請救齊,齊使孫臏救趙,敗魏桂陵,乃在十八年也。

注②【集解】劉向《別錄》曰:“徐子,外黃人也。”外黃,時屬宋。【正義】《括地誌》雲:“故圉城有南北二城,在汴州雍丘縣界,本屬外黃。魏太子申見徐子之地也。”

注③【正義】莒,密州縣也,在齊東南。言從西破齊,並至莒地,則齊土盡矣。

注④【正義】啜,穿越反。汁,之入反。冀功勳者眾也。

注⑤【集解】徐廣曰:“在元城。”【索隱】徐廣曰:“在元城。”按:紀年二十八年,與齊田忌戰於馬陵;上二年,魏敗韓馬陵(即前文“二年,魏敗韓於馬陵,敗趙於懷。三年,齊敗我觀”);十八年,趙又敗魏桂陵。桂陵與馬陵異處。【正義】虞喜《志林》雲:“馬陵在濮州鄄城縣東北六十里。有陵,澗谷深峻,可以置伏。”按:龐涓敗即此也。徐說馬陵在魏州元城縣東南一里,龐涓敗非此地(指濮州鄄城縣)也。《田完世家》雲:“宣王二年,魏伐趙,趙與韓親,共擊魏,趙不利,戰於南梁。韓氏請於齊,齊使田忌、田嬰將,孫子為師,救韓、趙,以擊魏,大破之馬陵。”按:南梁在汝州。又此傳(《田完世家》)雲:“太子為上將軍,過外黃。”又《孫臏傳》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齊,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已過而西矣”。按:孫子減灶退軍,三日行至馬陵,遂殺龐涓,虜魏太子申,大破魏軍,當如虞喜之說,從汴州外黃退至濮州東北六十里是也,然趙、韓共擊魏,戰困於南梁,韓急,請救於齊,齊師走大梁,敗魏馬陵,豈合更渡河北至魏州元城哉?徐說定非也。

【正義】第五條集中闡述“南梁在汝州”以及馬陵的位置。首先,張守節引用魏國紀年二年、十八年和二十八年的三次戰爭說明“桂陵與馬陵異處”,即不能把馬陵之戰(擊魏救韓)與桂陵之戰(圍魏救趙)相混淆。接下來,張守節借徐廣之說(“馬陵在魏州元城縣東南一里”)推翻虞喜《志林》之說(“馬陵在濮州鄄城縣東北六十里,龐涓敗即此也”),又引用《田完世家》之記載推翻以上二說,強調“南梁在汝州”。然後又引用《田完世家》和《孫臏傳》的記載,反詰道:“然趙、韓共擊魏,戰困於南梁,韓急,請救於齊,齊師走大梁,敗魏馬陵,豈合更渡河北至魏州元城哉(趙韓聯軍與魏軍戰於南梁,齊國軍隊又在馬陵戰敗魏軍,其戰場怎麼會在黃河以北的魏州元城呢)?最後得出結論說:“徐說定非也(徐廣的說法肯定是錯誤的)。”

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錢穆先生(1895年—1990年8月)曾撰寫《先秦諸子系年考辨》一書,其中第八十四篇《齊魏戰馬陵在梁惠王二十八年非周顯王二十八年辨》,不僅考證了馬陵之戰發生的年代,還引用了翔實的資料論證了“南梁在汝州”。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鬼谷門下魏將龐涓在馬陵之戰後墓冢

其原文節錄如下:

又考《田敬仲世家》,馬陵之戰,其先魏伐韓,韓請救於齊。齊聽孫臏計,許其請而故緩其救。韓恃魏救,五戰不勝,東委國於齊,齊因起兵。《水經·渠水注》引《紀年》:“梁惠成王二十八年,穰苴(當作穰庇,見《考辨》第七十七)率師與鄭孔夜戰於梁、赫,鄭師敗逋”,即所謂五戰不勝者。(雷氏《義證》:“梁即南梁,赫即霍。”春秋哀公四年,《左傳》雲:“楚為一昔之期,襲梁及霍。”即此梁、赫也。杜注:“梁,河南梁縣西南故城也。梁有霍陽山。”服虔注云:“梁、霍,周南鄙也。”以《戰國策》文證之,即《索隱》所謂“南梁之難”矣。高誘注曰:“南梁,韓邑。大梁在北,故曰南梁,在今汝州西南。”)齊以去年冬即出師救韓,至是乃真與梁(魏軍)遇戰於馬陵,則亦在惠王之二十八年也。否則魏軍敗於去年之冬,太子被虜,將軍見殺,今年無力復勝韓矣。今《偽紀年》兩事亦同歲,梁赫之勝在前,而馬陵之敗在後,皆在周顯王二十六年,則正樑惠王之二十八年也。

錢穆先生關於“南梁之役”的結論就是:“齊魏戰馬陵在梁惠王二十八年(前343年)”,南梁之役發生於前一年冬天(前344年)。是年,魏將穰庇在南梁和霍地擊退韓將鄭孔夜的軍隊,韓昭侯急忙派使者向齊國求救。齊國答應相救,而遲遲不出一兵。待韓國五戰五敗,兵力殆盡之時,齊國才突發奇兵,“直走大梁(趣奔大梁)”。齊國軍師孫臏施以“減灶之計”將魏將龐涓消滅於馬陵道,活捉魏太子申。

他引用《義證》、《左傳》、《戰國策》等的內容以及注者的注語考證道:南梁(梁地和霍地)在汝州西南。戰國時,南梁是韓國的城邑。由於大梁在北邊,梁地和霍地在南邊,所以梁地和霍地被稱為“南梁”。故此,魏伐韓的戰爭被《戰國策》稱為“南梁之難”。公元前343年,魏國與齊國的“馬陵之戰”發生在當時的南梁之地。據史籍記載和實地考證,南梁故地主要在今河南省汝州市內。

南宋時著作《路史·國名紀》載:“梁,平王子唐,封南梁也。今汝州,治梁縣,有梁山,人稱梁伯。”唐代貞觀年《括地誌》載:“周承休城,一名梁雀塢,在梁縣東北二十六里。”杜預曰:“故承休城,在梁縣東。戰國時,謂之南梁,以別於大梁、少梁。亦謂之上樑。亦謂之三梁。”很清楚,戰國時,“南梁”就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自秦朝至明代(1368年)為梁縣或汝州。

汝州之地理格局是“兩山夾一川”,即北梁山南霍山汝水流中間。“南梁”之名直接來源於平王子唐之封地“梁”。姬唐梁國的城邑就是漢代周承休城的前身,位於今汝州城東北25裡米廟鎮的榆樹廟村,現有古城牆遺址。之所以姬唐的封地為“梁”正是由於它位於梁山南麓。汝州梁山(中心是大紅寨山,又名大熊山)之名源於4000多年前佐禹治水的功臣伯益封地(見酈道元《水經注》:“汝水又東,黃水注之,水出‘梁山’,東南經周承休縣故城東……。”《左傳》:伯益“佐禹治水封於梁。”《路史·後記》:伯益“佐禹治水,封之於梁。”),也就是今登封市潁河之南的大片區域。可以說,汝河以北、伊河以東、登封潁河以南、禹州潁河以西皆為“南梁”的區域。後人也把汝河以南的霍地歸併南梁,總為一稱。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鬼谷門下魏將龐涓在馬陵之戰後墓冢

登封西南部與汝州交界的地方有一條東西橫亙的山嶺,名為“馬陵山”(又名馬鈴山、馬嶺山)。當地人說:“馬陵(嶺),馬陵(嶺),山勢馬形,昂頭撅尾,見蹄不見腿。”馬陵(嶺)山由其山形而得名。馬陵山東西逶迤40餘里,形似一匹奔騰的烈馬。伊川縣白窯村北貌似高昂勁挺的馬頭;山神廟至三仙廟之間就是馬身子,山體圓溜豐滿;龍泉寺北,潁河水穿山而下,隔出東邊一片平緩的山坡,遠遠看去,這片山坡恰似奮力展起的馬尾,靈動飄逸,與奔馬的軀體天配神合。登封市石道村(石道鄉所在地)就位於這個馬尾末端。

馬陵山南是一道寬約2公里的巨型山澗,在石道村開始趨於平坦。高聳的馬陵山與深沉的山澗完全由茂密的樹木所覆蓋,形成一幅巨型的波浪畫面,寬闊的道路像蟒蛇一樣在波浪中穿行,零零散散的村子就像鵝卵石一樣在濃綠的水中隱約可見。白窯村南邊有一條小河向東流淌,在上龍渦、中龍渦和下龍渦形成幾個大水潭,名由形取,形似龍窩,人稱石龍渦(窩)。在石道村西南,石龍渦水溢位水潭與西北而來的潁河交匯,在石道村南形成寬闊的河流。

石道村在石龍渦河與潁河交叉口北岸。沿石龍渦河向西通往汝州的古道、沿潁河向西北通往洛陽的古道、沿潁河向東經告成通往新鄭的古道以及向南經西送表通往禹州的古道在此交匯,形成“十”字道。當地村民說:“這裡原為十字道,村裡沒有石頭路。但是,村上曾有石姓居住,就叫‘石道’。流傳有個口頭語:‘石(姓氏)一坡,葛(姓氏,與各同音)半河;西石道,東石道,中間夾個關爺廟’。再說,東西石道村,街道都不大,街小為‘實’,人稱‘實道’。”地名的演繹,實在有趣,然而這裡肯定是交通要道啦!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鬼谷門下魏將龐涓在馬陵之戰後墓冢

古代的馬陵道就是從石道村向西沿石龍渦河而走的。緊鄰中龍渦(窩)北面有一古老的龍泉寺。馬陵道經龍泉寺後通往白窯村。很顯然,馬陵道之名源自馬陵山。馬陵山高而林木繁茂,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白窯村通往汝州方向的道路跨越村南的小河,河上的古石橋名為“關帝廟橋”,雖然現在關帝廟(村)在汝州境內,而“關帝廟橋”屬於伊川縣。這是歷史遺留的現象。過關帝廟橋就是汝州境,曲曲折折上一個陡坡,就到關帝廟村,村內有古老的關帝廟。關帝廟是古道的見證,因為經過古道的商人到此往往需要歇腳住店,同時要進廟焚香祈求關聖帝保佑平安,賜福發財。關帝廟村因廟而發展成店鋪林立、商貿繁榮的大村,曾名上店。關帝廟村(上店)位於汝州市最北端,村旁有數眼清泉形成一條縱貫汝州西北部的河流,名謂荊河。荊河的南出山口處也是一個古老的大村——夏店(夏店鄉政府所在地),原名下店,與上店相對而稱。沿著荊河自古形成一條平坦的大道,是汝州西部(古代南梁和霍地)與洛陽、潁陽、登封、告成等地重要的來往通道。

2300多年前,戰國晚期,魏國軍隊攻打韓國的南梁之地,史稱“南梁之役”,又被稱為韓國“南梁之難”。韓國求救於齊國,齊國出兵攻魏救韓。齊軍由田忌、田嬰為將,孫臏為軍師,長驅直入,“神兵天降”南梁戰場,與魏軍交火。剛一接觸,齊軍便佯裝敗陣,掉頭退卻。齊軍應用“減灶之計”將龐涓兵將引誘至馬陵道。馬陵道路狹多險,林木茂密,天賜設伏之所。孫臏將路旁大樹削皮留白,上寫“龐涓死於此樹之下”,令軍士埋伏於道路兩旁。當龐涓看到大樹上的大字時,感到形勢不妙,深知中計。還沒等回過神來,早已埋伏以待的齊軍將士弓弩齊發,魏軍猝不及防,爭相逃命。龐涓自知智窮兵敗,拔劍自刎,說道:“遂成豎子之名(這就成就了你這小子的大名聲了)!”齊軍乘勝追殺,全殲魏軍,活捉魏軍主帥太子申。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鬼谷門下魏將龐涓在馬陵之戰後墓冢

河南省汝州市夏店鄉關帝廟村北縣道西側有一個雜草叢生的土丘,人喚“魔(汝州讀音mǎo)王冢”。據信,這個墓冢是戰國時魏國軍師龐涓自殺後被埋葬的地方。關於“馬陵山”和“魔王冢”,馬陵山一帶流傳著一個古老的故事:古時候以馬陵山為界有兩個國家。有一天,山南的國家給山北的國家送去一封信,要求其割讓潁陽以南一片土地,否則將兵戎相見。很明顯,山南國依仗國力雄厚,兵強馬壯,想欺負山北國。山北國當然不同意。沒過多久,山南國又給山北國下一道戰書說,十日後在櫻桃山(關帝廟村西)擺兵佈陣,決以雌雄。這一次,山北國卻爽快地接受了。十天後,櫻桃山東邊的一片平地上,雙方都擺開了決戰的陣勢。

山南國的將領秉性霸道,外號“魔王”,山北國的將領腿有點瘸,人稱“柺子”。不料,剛一開戰,山北國的柺子就敗下陣來,調轉馬頭,帶著部隊落荒而逃。看到這種情形,魔王哈哈大笑,大刀一指喊道:“追!”當魔王的大軍追到一條小河邊時,忽然不見柺子軍隊的蹤影了。他發現這裡道路崎嶇,樹林茂密,山勢陡峭,感覺勢頭不妙,隨令大軍原地休息待命。就在魔王猶豫之時,忽然聽見馬鈴山密林中響起嘩嘩啦啦的馬鈴聲和越來越強的喊殺聲,好像千軍萬馬迎面而來。魔王的將士驚恐萬狀,爭相逃命。此時,埋伏在道路兩邊的的柺子的將士們弓弩齊發,將魔王軍隊殲滅殆盡。魔王見大勢已去,口吐鮮血,一命嗚呼。原來,在出戰之前,山北國王就與柺子將軍定好了誘敵深入一舉殲滅之計。他們以一部分兵士在山坡上的樹林中掛滿馬鈴,一聲令下士兵就拼命搖動樹木,大聲吶喊,造成大軍馳援之勢。從此那座掛滿馬鈴的山峰就被後人稱為馬鈴山。人們又把魔王的屍體埋葬在馬陵道口他慘死的地方,人稱“魔王冢”(汝州市餘窯村孫大進講述)。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鬼谷門下魏將龐涓在馬陵之戰後墓冢

這則故事簡直是戰國時馬陵之戰的翻版。雖然涉及的一些細節不盡一致,人名也不相同,“馬陵山”演繹成了“馬鈴山”,但由於年代久遠又是當地人口口相傳遺留下來,這些區別不足為疑,反而這則故事還講到了戰爭的準確遺址以及敗將的墓冢所在。馬陵道斯地斯景和當地人繪聲繪色地講述“魔王冢”的由來,令人不得不確信2300多年前的“馬陵之戰”就發生在汝州關帝廟村至白窯村(現屬伊川縣)一帶的山澗之中。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