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由 真實人物採訪 發表于 人文2023-02-05
簡介我去了法國盧浮宮,發現大多數遊客並不像我之前以為的那樣,有很高的藝術修養,他們只不過想去看一眼蒙娜麗莎,拍照打卡,然後走人

七零八散怎麼說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1042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蘭森

,90年代出生在廣州。

我是個獨生子,還是廣州土著,卻不像大多數本地人一樣,安逸地繼承家裡的幾棟樓,靠收租為生,而我更喜歡行走的感覺。

這幾年,我騎行重走了長征路,遊歷了歐洲20多個國家,行走上萬公里。

感受到了別樣的風土人情,開始用鏡頭和文字記錄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我成長的這些年,基本上都在折騰,做著別人眼中不靠譜的事,但誰規定工作就非得乘地鐵、擠公交、上下班打卡呢?趁著年華正好,全世界到處轉轉,同時把錢也掙著了,不也是挺好的嗎?

我不是瞎折騰,我走過的每一步,都會成為我終身的記憶。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我在國外旅行期間)

1990年,我出生在廣州。從小,我就知道自己家境還過得去,父母也從來沒有因為生活而讓我皺過一下眉頭。

我按照父母的規劃,按部就班地讀完小學初中。高中時,我從地理課本知道了這個世界很大。

我不想再安分守己地像大多數人一樣去讀大學,然後結婚生子。

我想趁年輕多見見世面,於是申請去澳大利亞留學,就讀於昆士蘭大學經濟學專業。

在澳洲,一切都是新奇的。這裡四面環海,地廣人稀,每個人都能像袋鼠一樣肆意奔跑,離開父母的約束,我很快愛上了這裡。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我在澳大利亞讀書時)

畢業後,我還不想那麼快回去,就留在當地找了份和經濟相關的工作,年薪7萬澳元(摺合32萬人民幣)。

2017年,在澳洲工作一段時間後,我被派去歐洲出差待了幾個月,也正是這一次的出差之旅,改變了我後續的職業觀。

中國作家劉玉棟曾說:“過去總會被歲月的沙礫衝擊得七零八散。”

但我覺得,博物館能把這些沙礫聚攏起來。所以在歐洲每到一個新的地方,我總喜歡去逛博物館。

我去了法國盧浮宮,發現大多數遊客並不像我之前以為的那樣,有很高的藝術修養,他們只不過想去看一眼蒙娜麗莎,拍照打卡,然後走人。

盧浮宮也很“貼心”,專門修了一條路直通蒙娜麗莎畫作,還留出足夠大的空間擺放它,所以那裡的遊客也最多。

親臨其境,我不僅感受到了現代文明發源地帶來的震撼,也重新整理了我對國外遊客的認知。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我在法國盧浮宮,有一條路直通蒙娜麗莎畫作)

出差回來後,我決定不再按時按點地打卡上下班,而是為自己爭取一個時間更自由一點的工作。

2018年,我提出了辭職。

我帶著2個月的生活費,前往英國倫敦住下來,打算在當地找份工作。

我住的青年旅社月租500。合租的人來自世界各地,和他們交談,我的眼界漸漸拓寬。

我開始學著他們邊打零工邊旅遊,歐洲各地間的機票普遍很便宜,有時候票價僅十幾歐元。那段時間,我窮遊了葡萄牙、西班牙、摩洛哥等地。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我在國外逛博物館)

後來,我去了南斯拉夫博物館,沒想到意外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

當時,我在欣賞那些老舊發黃的照片,突然覺得

,這精彩紛呈的歷史,不分享出來可惜了,就萌生了在社交媒體拍攝影片的念頭。

我開始把自己的經歷拍成影片上傳到網上,最開始只當成一段普通的影像記錄,播放量不溫不火。漸漸地,我發現粉絲們特別喜歡裡面的某些人物。

比如在馬其頓,我的一個影片小火了一把。大家都對一個老爺爺感興趣,紛紛留言說想起了自己的爺爺。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在馬其頓拍攝的慈祥老爺爺)

於是,我開始有意在每個影片裡以訪談的形式採訪當地人,詢問一些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這種溝通方式讓我的每個影片播放量都很穩定,粉絲也漲得特別快,全網迅速超過了30萬粉絲。

這讓我很驚喜,覺得或許努努力會有很好的發展。我不由地想到國內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更豐富的人物題材,或許這又是個新的方向。我決定先回國,好好思量下一步該怎麼走。

那一年,是2020年。神州大地正在捲入一場看不見的硝煙,大家都在努力擺脫它的陰影。

儘管我巧舌如簧,但父母依然反對我去做自媒體。他們很難去理解一個經濟學碩士去做這個沒有收入保障的“工作”。不過我心意已決,只能慢慢去說服他們了。

為了逃避父母,我甚至想到再去國外,但當時受國外環境的影響,暫時只能先選擇國內。

受不少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影響,我對長征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我在騎行路上)

於是,我選擇這條線路作為自己全職自媒體生涯的第一站。打算把它做成個系列,主要講述鄉村、農業、農民,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騎行重走長征》吧。

為了讓自己拍攝的影片內容更專業,騎行前,我花了幾個月時間做準備。

知識儲備上,

我拜讀了一些比較權威的關於長征的書籍。把大概要途經的地點,以村鎮為單位,全部熟悉一遍,包括當地民風、建築、歷史等相關文化。

裝備上,

經過對比,我選擇了鋼架結構的旅行腳踏車,還準備了兩臺不同的攝像器材,邊騎車邊錄影測試了裝置。

體能上,

為了保證能騎完全程,我每天騎車鍛鍊。

……

儘管略顯匆忙,但就像李安導演說的:“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料準備好了再下鍋。”只要出發,我就已準備好。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騎行上坡有時候需要推車)

2020年10月,託運腳踏車後。我特意花了60塊錢,乘坐夜班車的二等座,從廣州轉車去瑞金,我的長征之行正式開始。

這一天,恰巧是歷史上長征的第一天。

第一站目的地是于都,長征的出發地,距離瑞金70公里,騎行要花兩天時間。

我很興奮,騎上車迫不急待出發。微風吹拂我的臉,把城市喧囂拋過腦後,路邊的風景像一幕幕歷史畫卷,在我的腦海重映。

我想起了那句歌詞:“我吹過你吹過的晚風,那我們算不算相擁?我吹過你吹過的晚風,是否看過同樣風景,像擾亂時差留在錯位時空。”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騎行時我的座駕)

就這樣騎了兩天,到達于都時,我都不敢相信在廣州一天最多騎行15公里,居然能兩天狂飆70公里,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使命召喚吧。

中午,我在路邊一家小飯館歇息,吃飯的功夫,遇到一位大叔。他看我一個人騎行,很佩服,主動和我攀談起來。他說他爺爺作為挑夫,曾經參加過長征,差點回不來。

我邊吃邊聽他講述那個年代久遠的故事,很慶幸,如果不是在路上,這些記憶或許就被永遠埋藏了。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在飯館吃飯時和大叔攀談中)

歷史往往只記得英雄,普通大眾往往被忽略,但就像陳奕迅那句歌詞所寫的:“誰說站在光裡的才算是英雄?”

多關注平民,以平民的視角重新講述歷史,這正是我窮盡所學想要踐行的。

而路上所遇之人的故事回憶,能幫我拼湊出書本上沒有講述的知識點。

所以我相信,旅行能讓我們不斷地看到真相,然後再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這也更加堅定我繼續走下去的決心。

一路上走走停停,拿著相機記錄他們的真實生活,讓我這個從小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多了些許感觸。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騎行路過小鎮)

在烏江邊,我看到了很多因交通不便生活清貧的家庭,我也在思索自己能幫到他們些什麼,但終究只是嘆一聲,心想有機會一定再回來彌補缺憾。

在貴州天文小鎮,我又餓又累,隨便找了家路邊旅店休息。老闆正好和親朋好友在聚餐,還熱情邀請我入座一起喝一杯。我受寵若驚,和他們吃了個大餐,這也是我騎行吃過最熱鬧的一頓飯。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騎行時順便逛逛當地農貿市場)

第二天,我走在熙熙攘攘的趕集街上,聽著販夫走卒的吆喝聲。我感受到了最真實的人間煙火氣,騎行路上還有很多很多奇遇,只可惜鏡頭有限,無法一一記錄。

騎行重走長征路的意義,或許並不在是否到達終點,而在於你是否有機會聽到一些沒了解過的故事。

而這,真實地發生在我身上。

我感受到了人們對生活的渴望、對明天的嚮往,以及對過去親人的緬懷,這難道不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長征意義嗎?

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曾說:“歷史已經走過70個春秋,長征的腳步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歲月易老,精神永存。長征精神將永遠以它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我們開拓進取,奮勇前進。”

一路走來我不僅是靠影片記錄自己的長征路,而且還像唐僧一樣每到一地倒換“通關文牒”,權當作一個路引。每到一個城鎮,我都儘量去當地郵政局蓋個章,只是我很少在影片中展現出來。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在遵義火車站前展示我的騎行地圖)

騎行結束回到廣州後,我制定了下一個旅行vlog計劃,打算走訪歐洲一些不是很出名的二三線小城,名字也想好了,就叫《尋找歐亞之源》。

我趁著在廣州休整的這段時間,閱讀了大量歐洲史,啃下了上百本幾千頁的大塊頭書籍,這才鼓起勇氣去歐洲。

2022年8月,我申請了簽證,買好機票,再次告別父母和親朋好友,帶上我的裝備出發了。

落地波蘭打車去酒店路上,司機大哥很健談,他給我描述了對自己國家的種種看法,更多的是抱怨吧。他抱怨當下由於大環境帶來的各種不便,抱怨收入降低,抱怨支出增加。

這與國內計程車司機喜歡調侃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國內司機雖然也有難處,但對未來充滿期盼,普遍更樂觀。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依靠手機翻譯,我與波蘭司機無障礙溝通)

第二天,我在附近廣場偶遇了一位來自烏國的小姐姐,她給我講述了自己國家的遭遇。講到動情處還落下了眼淚,身在異國他鄉,我無法完全感同身受,但還是從她的眼神中讀懂了她的期盼,那就是和平。

我們中國人習以為常的歲月靜好,在他國人眼中竟顯得如此珍貴。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跟烏國小姐姐交談中)

晚上,我去老教堂聽了場肖邦演奏會,有幸結識了女演奏家。她是個教授,經常去巴黎演奏,在大學裡還曾經線上指導中國的年輕鋼琴演奏家,對中國有好感。這著實讓我感到意外,看來音樂是無國界的,互通的。

波蘭厚重的歷史感讓我很好奇,離波蘭不遠處的白俄羅斯,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我的波蘭宮殿裡)

入境白俄後,我發現這個夾在俄羅斯與東歐間的國家,是處於“前30年”和“後40年”之間的尷尬體,使我處處感到彆扭。

他們的國民也特別不自信,對待我這個外國人保持警惕,也不願過多交流,拍攝時還阻擋我的鏡頭,呈現出一種噤若寒蟬的狀態。

白俄就像金庸筆下的小龍女,很美,但冷漠。

反觀我們國內,人們大多對外國人友好、熱情,自信滿滿地伸出友誼之手,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樣。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白俄博物館有著濃濃的70年代風格)

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我偶遇了一位行色匆匆的小姐姐。她曾在浙江大學醫學院學習,在杭州住了8年,中文流利,並且對中國文化感興趣,還讓我留下聯絡方式,方便下次再一起探討兩國間的文化。

有時候旅途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你不知道會遇到些什麼,你只有在路上,才會知道答案。

而當我遊歷歐洲二十多個國家,走過上萬公里後,我越來越感覺到,站在他們面前越來越自信,這種文化上的自信,能激發我去更深入瞭解自己的國家。

“沒有人會漫無目的地旅行,那些迷路者是希望迷路。”我們旅行的目的,不在於看到多少人和事,而在於發掘未知的可能性,這或許就是歐洲旅行帶給我的啟示。

我廣東本地人,卻不靠收租為生,騎行重走長征路,窮遊20多個國家

(邂逅曾經在杭州居住的拉脫維亞小姐姐)

曾經不止一位網友留言說:“你現在這麼能在國外這麼瀟灑,是因為你沒有結婚生娃,等你有小孩就不可能到處玩了。”

這話說得沒錯,但如果將來有小孩了,我也不會放棄旅行,只是說旅行方式會發生變化,比如有可能會帶著小孩,開個房車,在他讀書前去感受一下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這就是我的故事,還遠沒有結束,因為我還一直在路上。

【口述:蘭森】

【編輯:葉翁】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別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採訪!

推薦文章

  • 首次釋出!210個航空城市排行

    首次釋出!210個航空城市排行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2015年以來,中國民航大學“航空城市發展指數研究”課題組全面梳理過去50年裡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國內外、行業內外同行的實踐成果,根據民航局、國家統計局、交通運輸部和地方政府建國以來的公開資料,採用機器學習等大資料...

  • 朔爾茨訪華後,賓士CEO正面評價:絕對正確,疏遠中國簡直是不可思議

    朔爾茨訪華後,賓士CEO正面評價:絕對正確,疏遠中國簡直是不可思議所以,儘管德國企業希望和中國深入合作,但考慮到國家安全利益,朔爾茨除了“擺姿態”之外,其實很難有更大的動作,畢竟歐盟還不是一個國家,也不是由德國一家說了算,諸如捷克、立陶宛等國,在美國的支援下,就能嚴重惡化中歐關係,這些也都不是德國可以“力...

  • 教師工資分配機制調整,這幾類教師“春天”來了,將成為高薪職業

    新的教師工資分配方案中,不再搞“平均主義”,將會加大績效工資的比例,並且調高課時費,讓承擔一線教學任務的教師能夠獲得更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