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深受讚譽的《漁家傲》,背後掩埋喜怒哀樂,道出宋朝為何屢戰屢敗

由 小琴趣談歷史 發表于 人文2023-02-05
簡介宋朝不得不走馬換將,范仲淹被推到了對抗西夏強敵的前線

死者相枕朝生夕死是什麼生肖

宋朝是個文人狂歡的朝代,儘管理論上來講,不能以軍功來衡量這個文質彬彬的帝國,不過消極防禦戰略確實讓許多雄心勃勃的鐵血男兒們倍感壓抑。北宋邊疆一直處於西夏的刀口之下。屢屢敗績,朝廷起用韓琦、范仲淹等文臣經略邊疆,暫時止疼,不過是苟且的想法。雖然紮了個籬笆,面對強敵邊患,依然惶惶不可終日。

深受讚譽的《漁家傲》,背後掩埋喜怒哀樂,道出宋朝為何屢戰屢敗

讀書人中的精英范仲淹,被推到對抗西夏強敵的前線,還能得心應手嗎?

范仲淹是讀書人中的精英,這個是毋須懷疑的。一個潛心儒道的傳統文人,治學和治國都能得心應手,堪稱能吏。雖然在政壇上黨同伐異的遊戲常常會讓各種各樣的君子以及政客們朝生夕死。但是這些可以說都是他們的專業。但是朝廷之事,卻遠遠超出了權術和維護道統的遊戲規則。

智慧分為兩種:

一種是直接擴張的勇氣和膽略

一種是指向純粹心性的藝術和哲理

范仲淹老成持重,易理精通。但他只是一個文人,而不是一個軍人,更不是一個戰略家。內守操節足夠可以成功,將兵經略實在是勉為其難。五十歲前後,范仲淹先後被調到潤州和越州做知州。這時,一樁重大事件震動了全國,也改變了他的命運。

深受讚譽的《漁家傲》,背後掩埋喜怒哀樂,道出宋朝為何屢戰屢敗

原來住在甘州和涼州一帶的党項族人,本來臣屬於宋朝。從寶元元年開始,精力旺盛的元昊,突然宣佈脫離宋朝,另建西夏國,自稱皇帝,並調集十萬軍馬,侵襲宋朝延州等地。突臨其變,大宋措手不及,朝廷上下開會討論對策,大臣們吵吵鬧鬧,爭論不休,一團亂糟糟,也沒弄出來個具體方案。

這時候,邊境一再告急,由於三十多年無戰事,宋朝邊防不修,土卒不習戰事,沒有經驗,加上宋將範雍無能,三川口一戰,延州北部的數百里邊塞接連陷人西夏手。陝西安撫使韓琦直接上書仁宗,請調被貶潤州的范仲淹接替範雍。

鬚髮蒼顏的范仲淹,頂著冰冷如刀的割面寒風,策馬北上,直奔永興軍治下的延州前線。憂心忡忡的范仲淹親臨前線視察,他發現宋軍城池頹廢,士兵老弱病殘,目光呆滯,後勤及防禦工事等各方面都頗多弊端。眼下,范仲淹主張改革軍制,只能堅守,不能主動出擊。

深受讚譽的《漁家傲》,背後掩埋喜怒哀樂,道出宋朝為何屢戰屢敗

韓琦的看法卻不同,主張集中各路兵力,大舉反擊。兩位主將戰略出現分歧,不能調和。夏竦為請仁宗批准反攻計劃,派韓琦和尹洙兼程回京,得獲仁宗詔準後,尹洙又奉命謁見范仲淹,請他與韓帥同時發兵。范仲淹與韓、尹雖為至交,卻認為反攻時機尚未成熟,堅持不從。

慶曆元年正月,韓琦接到西夏軍侵襲渭州的戰報。他立即派大將任福率軍出擊。西夏軍受挫撤退,任福勇進。直追至西夏境六盤山麓,卻在好水川口遇伏被圍。任福等十六名將領英勇陣亡,士卒慘死一萬餘人。

韓琦大敗而返,半路碰上數千名死者的家屬,他們攔住韓琦馬頭哭著親人的姓名。韓琦駐馬掩泣,痛悔不迭。宋軍不敢輕言進擊,轉入防禦,與西夏對峙

深受讚譽的《漁家傲》,背後掩埋喜怒哀樂,道出宋朝為何屢戰屢敗

書生為將面對虎狼般兇猛強悍的西夏,燕然勒石對於宋朝只能是個幻想

轉眼又是夏去秋來。范仲淹為了嚴密防務,不能不赴大順城等處踏勘。他今年已逾54歲,滿頭白髮,在朔風中搖曳,望望天空南飛的大雁,心中有無盡的感慨。深夜失眠,他便挑燈填起詞來,一連數闕《漁家傲》,都以相同的四個字開頭,現在只存下一首:

《漁家傲》作者: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在北宋,“邊塞”這個極具豪邁意義的漢唐詞彙,已經完全枯萎了,只剩下來倦怠、荒涼、蕭索的“邊境”這個冷冰冰的事實。

老夫屯邊,但求無過,根本就談不上什麼功業。范仲淹52歲開始,戍邊四年,其間做《漁家做》,意境蒼寥,歐陽修卻恥笑范仲淹為“窮塞主”。在文弱的末朝能抵抗得住西夏南進非常不容易。書生為將,面對的敵手又是虎狼般兇猛強悍的西夏元昊,也太難為他了。

深受讚譽的《漁家傲》,背後掩埋喜怒哀樂,道出宋朝為何屢戰屢敗

詞中“燕然未勒”有一個典故。《後漢書竇融列傳》記載:公元89年夏。竇憲追逐匈奴,南單于遁逃後,漢軍和北單于在稽洛山遭遇決戰,一戰北單于部敗逃。漢軍追趕北匈奴各部到達和渠北醍海,殺一萬三千多人,俘不計其數,出塞三幹多里。登上燕然山,中護軍班固受竇憲之命刻石記功,並在後來的金微山之戰中徹底解決了歷時三百年之久的匈奴之患。

這些輝煌的戰績,只可能出現在銳意高亢的漢代。對於宋朝,燕然勒石這個雄壯的想法不過是個幻想罷了。宋廷國家方針早就定好了,只求溫飽,不求上進。倒是讓北宋的頭疼欲裂的西夏王元昊,血脈沛然,卓然出眾,其強悍的勃勃雄心更讓人奮起。只是漢族的修身中庸的文化讓中原的統治者們無法領會這些兇蠻的族類到底要做什麼!

深受讚譽的《漁家傲》,背後掩埋喜怒哀樂,道出宋朝為何屢戰屢敗

在宋以後的歲月裡,不但西夏,包括金,契丹,蒙古都在無所顧忌的洶洶野心中迅速崛起。他們馳騁在廣袤的北方,用勇氣一次又ー次的逼迫膏腴之地的漢族老爺們節節退縮,實在是讓人唏噓感慨。

所謂的錦繡雅緻的文明帶來的卻是屈辱和儒弱。北邊之患,從來都未被解決過。失去了對豪邁血性的繼承,對原始生命的體驗也已經滌盪殆盡。這當然沒有“重文”還是“重武”這麼簡單,要清醒地理解自己和理解對手,封建時代計程車大夫們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加殘酷的教訓。

深受讚譽的《漁家傲》,背後掩埋喜怒哀樂,道出宋朝為何屢戰屢敗

宋朝三戰三敗,全軍覆沒,奇妙計策絕非書呆子能想出來的

元昊牢牢的控制王權之後,便開始有計劃地對北宋發動了攻擊。康定元年初春,元昊親率大軍,以宋朝延州為目的地,首先便發動了延州之戰。延州之戰,範雍被打得慘不忍睹。宋朝不得不走馬換將,范仲淹被推到了對抗西夏強敵的前線。可借的是范仲淹、韓琦這些名重天下的儒帥,並沒有真正意義上改變大宋的邊事。

慶曆元年三月,元昊派軍進攻渭州的訊息忽然傳來,兵逼懷遠城。西夏軍誘惑宋軍輕裝奔襲三日三夜,等宋軍已經疲憊至極的時候,在一個峽谷地帶發現了很多泥盒子,好奇的宋朝軍人打開了那些泥盒子,萬萬沒有料到,裡面上千只鴿子沖天飛起。他們中了元昊的計謀了。西夏人看到鴿子,蜂擁而來,數萬宋軍立刻被圍起來,這時侯飛來的是西夏人迫不及待的箭鏃。西夏鐵騎輪番攻擊下,宋軍全軍覆沒。此次戰役、宋軍前後損失多名大將,士卒死傷七萬多,訊息傳出關右大震。

深受讚譽的《漁家傲》,背後掩埋喜怒哀樂,道出宋朝為何屢戰屢敗

不禁感嘆,元昊此人多智,這樣奇妙的計策恐怕真不是書呆子能想出來的。宋夏三次大戰,皆以西夏勝利告終。大宋戍邊之戰,幾乎從來都是這樣慘敗的。至於這個元昊,歷來也是褒貶不一。

宋朝三次三敗的根本原因:

一、經過數百年爭權奪利的權力遊戲,宋朝的統治者因咽廢食,偏安守成的心理讓宋朝在精神上拘謹扭捏,完全喪失了大唐遼闊豪邁的氣象,這是宋朝屢屢被驅趕追殺的最本質原因。

二、戰略和戰術對於文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陌生而無法掌握的一個另類領域。用文人駕馭武將,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宋朝這個懼內的毛病實在害國。

沒有完美的英雄,也沒有一無是處的笨蛋,對於范仲淹和元昊我們只能在,這些人當時記錄下來的文字中陣陣寒意中慢慢品味。包括范仲淹的這一首深受讚譽的《漁家傲》,背後掩藏的喜怒哀樂中慢慢品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