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杜甫在成都草堂寫的一首五律,開頭10字即勾畫了一幅清秋月夜圖

由 詩文大觀園 發表于 人文2023-02-04
簡介清涼的月夜,滿院的月光,竹葉上的露水,夜色裡的螢火蟲,林中驚飛的鳥兒,看似平常的景象,卻透著不平常的意味,詩人心思細膩,在平凡的景物中抒情達意

披澤後世的披什麼意思

杜甫生活的時代正好是唐王朝由繁榮轉衰敗的時期。這一時期安史之亂導致人民流離失所,又有吐蕃戰爭,整個唐王朝處在風雨飄搖中。詩人杜甫眼觀種種情形,憂國憂民的情懷陡然而生。眼見昏君當政報國無門,心情悲憤,寫下了一首首慷慨激昂的詩篇。

杜甫在成都草堂寫的一首五律,開頭10字即勾畫了一幅清秋月夜圖

請點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廣德二年746年的某個秋天,幾個月前安史之亂剛剛平息,又經歷吐蕃騷擾中原,身居成都草堂的杜甫心繫國家安危,在一個秋夜裡輾轉難眠寫下這首《倦夜》。

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

萬事干戈裡,空悲清夜徂,

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

”。

涼氣陣陣地侵入臥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灑滿了。正值秋天,詩人在某個夜晚,於成都的草堂在臥室中準備睡覺,涼風陣陣,吹得詩人心境涼涼的。透過窗戶詩人可以看見唯美的月光,“野月滿庭隅”月光把庭院都照滿了。秋涼的時節,滿院溶溶的月光,開頭的10字即呈現了清秋字的月夜圖。

杜甫在成都草堂寫的一首五律,開頭10字即勾畫了一幅清秋月夜圖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夜越來越涼,露水越來越重,竹葉上的水珠不時地滴答滾落下來 ,天上的星星稀疏散落,忽而有忽而無。

詩人夜晚難眠披衣而起,看見院子裡的竹子因為夜晚的寒涼凝結的露水。深夜露水濃重,星星稀少。“成涓滴”,表示露水之中,夜之深。首句寫月光,這句又寫道了月夜下的竹林,清幽的竹林,露水滴落,繁星點點,一派月夜村居圖。

杜甫在成都草堂寫的一首五律,開頭10字即勾畫了一幅清秋月夜圖

“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

夜已深,月亮西沉,只見螢火蟲閃閃發光。在竹林旁棲息的鳥兒,已經醒來,在互相呼喚。秋夜裡的螢火蟲發出微弱的光,微光下鳥兒醒來,嘰嘰喳喳地歡悅了起來。鳥兒醒來活動,說明這是即將黎明的時刻。詩人可謂一夜無眠,一會兒看看月光,一會兒看看竹林,一會兒又看看夜空的繁星,最後又看到宿鳥驚呼。

詩人一夜間沉思默想,在寒涼的臥室內輾轉難眠,又披衣而臥,望向院子裡溶溶月色,看清露竹林,從月升到月落,這一夜該不知有多疲倦,正如題目《倦夜》。

杜甫在成都草堂寫的一首五律,開頭10字即勾畫了一幅清秋月夜圖

“萬事干戈裡,空悲清夜徂”。

這一夜思考著千樁萬樁的事,哪一件不和戰事有關,無可奈何,只能徹夜難眠眼睜睜地看著良夜慢慢逝去。

詩人通宵未眠,所思考的件件事情都與戰亂有關。唐朝昏君當政,有志之士報國無門,只能悲嘆長夜逝去。

杜甫在成都草堂寫的一首五律,開頭10字即勾畫了一幅清秋月夜圖

長夜漫漫,詩人孤枕難眠,用清秋的月夜景色渲染了淒涼的氛圍。清涼的月夜,滿院的月光,竹葉上的露水,夜色裡的螢火蟲,林中驚飛的鳥兒,看似平常的景象,卻透著不平常的意味,詩人心思細膩,在平凡的景物中抒情達意。

杜甫在成都草堂寫的一首五律,開頭10字即勾畫了一幅清秋月夜圖

此詩前六句景色描寫由近及遠,由粗及細,由空間的變化表示時間的推移,極富有畫面感。最後一句直抒胸臆,說自己此夜難眠的原因。因為心繫國家,心中藏有百姓,國家戰亂頻發,又民不聊生,詩人實在難以睡個好覺。

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沒有安定,人民不快樂,自己又怎會快樂。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讓他此時無法安賞這美好的月色,自然“空悲清夜徂”。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詩文大觀園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