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為何古代戰爭只有“北伐”,而其他方向叫“東征、西征和南征”?

由 趣聞小草莓 發表于 人文2023-02-03
簡介在我國古代漢語言中,描述發動戰爭的文字裡,經常會用到“徵”和“伐”這兩個字

有史可鑑什麼意思

在我國古代漢語言中,描述發動戰爭的文字裡,經常會用到“徵”和“伐”這兩個字。不管是在文學作品中,還是在影視作品中,大家經常看到的是“東征”、“西征”和“南征”,卻唯獨沒看到過“北征”這個詞。向北方發動戰爭,我國古代用的是“北伐”,這是什麼原因呢?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嗎?

首先,我們先從“徵”和“伐”這兩個字的本義進行理解。“徵”字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中,其含義是指帶領軍隊去遠處攻打別人的城邑。而“伐”字的含義是指把刀刃架在別人的脖子上殺頭。從字面意思上看,這兩個字似乎沒有明顯的差異,但是,與戰爭方向連用時,為何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呢?其中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徵”蘊含軍事禮儀,而“伐”沒有

我國自古以“禮儀之邦”而聞名,重禮儀是從古至今的優秀文化品質。孟子曰:“徵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徵也。”也就是說,“徵”在古代蘊含著一種軍事禮儀;而“伐”代表殺戮、斬殺,並沒有禮儀這層含義。因此,很多中國漢語中帶“伐”字的詞語,攻擊性都很強。例如:殺伐、討伐。

為何古代戰爭只有“北伐”,而其他方向叫“東征、西征和南征”?

這麼說來,除了東征”、“西征”和“南征”之外,只有“北伐”不用講究軍事禮儀,這是為何呢?自古以來,北方是狄的地盤,“狄”是都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北狄部落作戰不講理法,且野蠻兇殘,既沒有“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傳統,更不會有優待俘虜的覺悟。因此,向北方的狄部落發動戰爭,也不用講究什麼軍事禮儀了。中國自古講究恩怨分明,是非黑白。北狄部落經常越境騷擾百姓,殺人越禍,搶奪資源。在對待北方外族入侵的問題上,古人往往表現得非常氣憤,更不用跟北狄部落講究軍事禮儀,也就只叫“北伐”而不叫“北征”了。

  二、“徵”是對內戰爭,“伐”是對外戰爭

從戰爭的地理範疇來看,我國古代發動的戰爭可以分為對內戰爭和對外戰爭。嚴格地說,只有與北方少數民族的作戰,才是真正的對外戰爭。從中國版圖來看,東邊是大海,西邊是高原,很少向東或者向西發動戰爭。南邊雖然是陸地,但南邊地域自古就是我國的領土,即使向南發動戰爭,也是對內作戰。

為何古代戰爭只有“北伐”,而其他方向叫“東征、西征和南征”?

而北方幅員遼闊,長期生存著多種北方部落。雖然北方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但很長一段時間內北方少數民族是不受控制的,經常會向南進行騷擾、掠奪,甚至發動入侵戰爭。因此,中國向北方發動的戰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外戰爭。

根據戰爭的性質不同,對內戰爭用“徵”,對外戰爭用“伐”,一直延續下來。

  三、“徵”代表戰爭的主動性,“伐”代表戰爭的被動性

古時候,東部、西部、南部出現了叛亂,以皇帝為代表的統治者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主動派兵平定叛亂,這就是“徵”。我們經常會在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看到“征討大將軍”等名詞,都是與平叛有關。

為何古代戰爭只有“北伐”,而其他方向叫“東征、西征和南征”?

而北方少數民族經常入侵騷擾和掠奪,此時向北發動的戰爭就是被動的,因此古人會用“伐”,用來表明“自衛反擊”之意。

為何古代戰爭只有“北伐”,而其他方向叫“東征、西征和南征”?

目前,“北伐”一詞沿用至今,泛指中國歷史上由南向北的大規模戰略攻擊。關於“徵”和“伐”的區別,現在能搞明白了嗎?

推薦文章

  • 拿破崙三世加冕:既要共和,又要皇冠?

    他因為家族受到的不公正對待和個人野心而投身政治冒險,但卻不是一個天生的政治動物——高林《皇帝圓舞曲》▲法蘭西第二帝國是法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專制政權前言1852年12月2日,路易·拿破崙·波拿巴透過公投登基稱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建尊號...

  • 原神:迪希亞技能、天賦曝光,這不開個雙刀就很不禮貌

    原神:迪希亞技能、天賦曝光,這不開個雙刀就很不禮貌除了這個天賦圖之外,鴿子還找到一些其他訊息:迪希亞的第二種爆料技能方面描述很少,大家將就看看,首先是E技能,能夠進行火附魔持續時間是10S,不過冷卻可能是15S,有真空期,會將防禦轉化成攻擊和精通,沒有上面描述的清晰,效果也有一些偏差...

  • 百歲高僧這樣說:出家人要有硬骨頭|紀念本老口述史

    他說拿餅乾,你餵它餅乾它就走,它是過來要跟我討吃的,然後我就拿著餅乾,就給這個狗去喂,老和尚說它們也是眾生,你不要轟他們,他叫狗都叫孩子,所以說非常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