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山河故人》山河可變,情義永在

由 站得高才看得遠 發表于 人文2023-01-29
簡介《山河故人》中的“故土情結”除了時間的流逝和對故鄉普通人的刻畫,還有一個就是身份的認同感,三段故事中的語言變化也象徵著人物對自我的身份認同

什麼的山河什麼的條紋

“故土情結”如何在電影中展現呢?首先便是時間上,因為故鄉總是被時間打敗。電影《山河故人》中三段故事分別使用了4:3,16:9和2。35:1三種畫幅,這三種比例對應了人們觀看電影銀幕主流比例的變化,4:3代表過去,16:9代表現在,而2。35:1則代表著未來。

三種畫幅比例按照完全順序出現,時間的暗示也就自然而然的出來了。賈樟柯對於時間的暗示不僅僅是銀幕的畫幅,還有一些象徵性的物件與人物的使用,比如沈濤一開始穿的條紋毛衣後來給了狗做衣服。

《山河故人》山河可變,情義永在

成年後到樂的鑰匙還是母親之前的那一把,還有耍關公大刀的小孩,在第二段故事中已經長大成人,但卻依然扛著那把關公大刀。在每一段故事中,這些物件與人都會出現並且彼此交集在一起,成為變化時光中不變的常量。

除了時間,《山河故人》的“故土情結”還體現在對普通人的刻畫上,影片裡的主角操著一口正宗的山西汾陽話,影片裡出現的其他人都是生活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普通人。

《山河故人》山河可變,情義永在

比如說澡堂裡的礦工,還要沈濤帶著兒子到樂坐火車時,鏡頭一一掃過綠皮火車上那些不修邊幅的旅那個時候你不會覺得在看一部電影,因為他們並不美好,但他們真實,他們可能就是每一個北方縣城車站裡拖著蛇皮紙袋的農民工。

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場戲,是沈濤的父親在車站去世後,車站一群僧人過來為他超度,這段表達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有新聞原型的,整部電影中對這些普通人的刻畫是最淳樸的,天然的。

《山河故人》山河可變,情義永在

《山河故人》講的是山河與故人的故事,賈樟柯式的敘事方式也依舊是節奏緩慢、剪輯少、鏡頭移動的也很慢。第一段故事中,沈濤和晉生去過的黃河,黃河兩岸非常荒涼,只有孤零零的一座橋。

在第二段故事裡,黃河上多了一座高架橋,兩岸多了高樓大廈,而陪在沈濤身邊的,是和她不親近的兒子。這兩場戲中,變的是故鄉的山河,不變的是,無論是晉生還是到樂,他們都愛管人。

《山河故人》山河可變,情義永在

還有第二段故事中,沈濤帶著墨鏡和到樂在車上,按照中國的駕駛習慣,沈濤在右邊,到樂在左邊,到了第三段故事中,到樂和Mia在車上,按照澳洲的駕駛習慣,Mia在左邊,到樂在右邊;還有耍大刀的小孩後面也長大了,一切看似什麼都沒有變,但卻一切都變了。

《山河故人》中的“故土情結”除了時間的流逝和對故鄉普通人的刻畫,還有一個就是身份的認同感,三段故事中的語言變化也象徵著人物對自我的身份認同。

《山河故人》山河可變,情義永在

在第一段故事中,那時候的中國正處於城市化的重要時期,主角們依然操著一口地道的山西汾陽話;在第二段故事裡,沈濤的兒子到樂講普通話;在第三段故事中,到樂已經幾乎不會講中文,對母親的記憶也非常模糊。

至親父子卻語言不通,這也導致到樂對自己的身份認知產生了矛盾,忘記母語等於丟失了自己的文化,而丟失了自己的文化,等於失去了自己的根,無論在哪裡,都不會有歸屬感。

《山河故人》山河可變,情義永在

而父親張晉生則在澳大利亞完全失去了話語權,他根本無法融入周遭環境,根本上來說,這是權力的失落。故鄉早已遠去,當到樂面向大海喊“濤”的時候,遠在汾陽老家包餃子的沈濤彷彿聽見了兒子就在在眼前的呼喚。

電影的最後滿頭白髮的沈濤在大雪紛飛中跳起了舞時《Go west》激昂的音樂又響起,第一次響起是在片頭,代表一種即將起航的青春,片尾再一次響起了這個音樂,兩場舞蹈在儀式上完成了首尾呼應。

《山河故人》山河可變,情義永在

音樂還是那個音樂,汾陽還是那個汾陽,只是時過境遷,已經物是人非了,我想,這就是賈樟柯式的“詩意”與“優雅”吧。

《山河故人》最大的動人之處,便在於它體現出的宿命感過於強烈,主角看似是沈濤,實則其中所有人物都是主角,包括只在鏡頭中一閃而過的小人物,而他們的命運糾纏交織在一起。從鄉鎮到縣城,從小城市到大城市,人物一步步走向城市的漩渦,他們反思著去與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