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愛的奉獻》VS《麥琪的禮物》,異曲同工的愛情,到底妙在哪裡?

由 文字的二三事 發表于 人文2023-01-28
簡介然而,在理想無法變為現實時,為了生計,也為了喬能夠繼續學習繪畫,德麗雅不得不接受慘淡的現實,謀了一份與興趣毫不沾邊的工作,她的信念也由“為了藝術”一改而為“為了愛情”,但她並未對喬說出實情,只是依託謊言默默付出

異曲同工的主人公是誰

小時候不懂愛情,以為怦然心動是愛情的雛形。

青春期則似懂非懂,以為一見鍾情是白頭偕老的永恆。

如今雖已略懂,但心裡似乎沒有了點燃愛情的火種,偶然遇到,也已辨不清是友情還是即將錯過的愛情。

《愛的奉獻》VS《麥琪的禮物》,異曲同工的愛情,到底妙在哪裡?

愛情是什麼?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在描繪一幅幅愛情畫卷的同時,給出了問題的答案。愛情是唐代詩人元稹“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睹物思人,觸景生情;是清代沈復與陳芸的同甘共苦,琴瑟和鳴;是《邊城》裡翠翠的心有所屬,緘默不語;是《紅與黑》中於連生命最後一刻的幡然醒悟,悔不當初;也是《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蓋茨比的執著追求與殷切想望。

歸結起來,愛情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沿途的風景誠然教人回味,但更重要的是空想落實的決然和縱使孤獨,也不回頭的勇敢。

世間有太多的愛情,無論如何不同,也會在千差萬別中找出共性,就好像模樣各異的面孔,五官是標配。

歐·亨利的《愛的奉獻》與《麥琪的禮物》,儘管有著不一樣的故事情節,但是其中的愛情卻殊途同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愛的奉獻》VS《麥琪的禮物》,異曲同工的愛情,到底妙在哪裡?

01。似曾相識的愛情,別出心裁的表現方式

(1)《愛的奉獻》:藝術的背後,是愛情的默默付出,再苦也值得

原本天各一方的喬與德麗雅,因為藝術,相識相知,進而喜結連理。喬擅長繪畫,德麗雅愛好音樂,兩個人都希望有朝一日學有所成,在各自的領域取得出色的成績。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喬和德麗雅由於資金短缺,不久將支付不起繪畫課與鋼琴課的高昂學費。賺錢成了當務之急。

德麗雅本來想找一份與音樂相關的工作,但因為找尋未果和現實的緊迫,她就在一家洗衣店做起了熨燙衣服的活兒,卻對喬謊稱在一位將軍家裡教授其女兒鋼琴。同樣地,喬以每天外出畫畫的名義在同一家洗衣店的地下室負責燒鍋爐,把賺來的錢說成是賣畫所得。

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謊言無論多麼天衣無縫,終有被識破的一天。德麗雅燙傷的手所用的面紗正是喬從洗衣店機房送到樓上的。喬發現這一細節時,便是兩個人的謊言被揭穿之時。

起初,德麗雅以“為了藝術,付出再多也不覺得苦”的心態開啟了求職之旅。然而,在理想無法變為現實時,為了生計,也為了喬能夠繼續學習繪畫,德麗雅不得不接受慘淡的現實,謀了一份與興趣毫不沾邊的工作,她的信念也由“為了藝術”一改而為“為了愛情”,但她並未對喬說出實情,只是依託謊言默默付出。喬同樣用謊言編織美麗的夢,在德麗雅不知情的情況下,透過燒鍋爐為他們的生活分擔憂愁。這便是題目“愛的奉獻”的由來。

《愛的奉獻》VS《麥琪的禮物》,異曲同工的愛情,到底妙在哪裡?

(2)《麥琪的禮物》:禮物的背後,是愛情的傾其所有,再貴也值得

聖誕節前夕,為了給吉姆準備一件像樣的禮物,德拉忍痛割愛,賣掉了長及膝蓋、狀如瀑布的棕色頭髮,用換來的20美元和現有的一塊八毛七分錢為吉姆買了一條鉑金錶鏈。德拉滿以為吉姆會喜歡這件聖誕節禮物,但不曾想吉姆竟然賣掉了他的金錶,用所得的錢給她買了一整套她所中意的髮卡。

棕色頭髮和祖傳三代的金錶分別是德拉和吉姆引以為傲的東西,可他們甘願將其化作保持愛情新鮮感的養料。

德拉和吉姆的行為雖然稍顯魯莽,但所折射的是濃濃的情意和傾其所有的慷慨。

由此可知,《愛的奉獻》和《麥琪的禮物》是同一主題的兩種詮釋,體現的是愛情的無私和為愛所做的犧牲。

《愛的奉獻》VS《麥琪的禮物》,異曲同工的愛情,到底妙在哪裡?

圖片源自網路

02。異曲同工的愛情,到底妙在哪裡?

(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愛的奉獻》中,喬和德麗雅當初懷揣著夢想從兩個不同的地方相聚在一起,愛情的萌生使彼此的抱負多了一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有一句歌詞是:“身邊沒有你,就算夢實現也沒意義。”喬和德麗雅各自的抱負也是如此,如果缺少一方的參與,無論誰的抱負實現,也是沒有意義的。這就不難理解在德麗雅暫停追逐夢想、外出打工掙錢時,喬也不再學習繪畫,而是像德麗雅一樣,偷偷地謀生,為他們的小家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從另一個角度看,喬和德里雅雖然在實現抱負的路上拉開了距離,但是在生活這堂課上卻做到了同步,使平淡的生活因為愛情的存在而具有意義。

《麥琪的禮物》中,德拉和吉姆一樣有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愛情。否則,他們就不會默契地賣掉各自珍貴的東西,轉而為對方買來渴盼的聖誕節禮物。

《愛的奉獻》VS《麥琪的禮物》,異曲同工的愛情,到底妙在哪裡?

圖片源自網路

(2)聰明的智者,麥琪的化身

《聖經》裡記載,耶穌誕生時,東方三王(即麥琪)送來了象徵尊貴與聖潔的黃金,乳香和沒藥。

《麥琪的禮物》中,德拉和吉姆被歐·亨利稱為笨小孩,因為他們在互不告知的前提下,做出了不明智的行為,造成了悔恨與遺憾交織的後果。

然而,德拉和吉姆又被歐·亨利稱為最聰明的人,因為他們把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換成了聖誕節禮物,尊貴與聖潔的愛情蘊藏其中。

小說結尾,德拉和吉姆被歐·亨利稱為麥琪,麥琪是智者的代名詞,由此可知,儘管兩人的行為並非明智之舉,但他們為了愛情不顧一切的純粹卻是睿智的。

《愛的奉獻》中,繪畫與音樂分別是喬和德麗雅從小就有的才能。對他們而言,自身的天賦是在紐約立足的根本,是無形的財富。然而,為了愛情,喬和德麗雅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天然的資產,投身於愛的奉獻中。他們如同《麥琪的禮物》裡的主人公,捨棄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將其化作無形的禮物送給了彼此。所以,喬和德麗雅也是智者,也是麥琪。

《愛的奉獻》VS《麥琪的禮物》,異曲同工的愛情,到底妙在哪裡?

03。兩部小說所蘊含的愛情哲學

(1)愛情是藝術,我們應該以對待藝術的態度對待愛情

《愛的奉獻》中,歐·亨利在小說開篇處寫道:“在一個人熱愛著他的藝術時,付出再多也似乎不會覺得苦。”

這是小說的前提,卻是錯誤的前提。

通讀全篇,我們瞭解到,這裡的“藝術”其實指的是愛情。喬和德麗雅把愛情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像學習藝術那般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付出再多也不覺得苦。

他們以美麗的謊言掩飾各自的付出,買喬的畫的比奧里亞人和德麗雅的品克尼將軍是使謊言豐滿圓潤的必要角色,也是以藝術為名的愛情的產物。

藝術是神聖的,高雅的。同樣,愛情也是令人尊崇而不應被輕易褻瀆的。

《愛的奉獻》VS《麥琪的禮物》,異曲同工的愛情,到底妙在哪裡?

(2)愛情是貧寒裡的一束光,彌補了物質匱乏所帶來的欠缺

不管是喬和德麗雅,還是德拉和吉姆,無不在狹小的公寓房裡過著蝸居的生活。

歐·亨利在《愛的奉獻》中表示,只要家庭幸福,房間小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家庭不幸福,房間再大又能怎樣呢?在《麥琪的禮物》中,歐·亨利提出了相似的問題,每星期8美元的房租與每年一百萬美元的房租,有什麼區別呢?此外,他還寫道:

“這是一條鉑金錶鏈,設計簡單大方,完全是以其質地的純良而不是花哨的裝飾來表明其非凡的價值——所有的好東西都理應如此。”

由此可知,歐·亨利所要闡釋的,是愛情的價值遠勝過作為身外之物的財富——側重於內心充盈的精神生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歐·亨利筆下的主人公便是沿著他設計的思路,在貧寒的生活裡因愛情而甘之如飴,不在乎物質多寡,只關注情感體驗。

《浮生六記》裡的沈復與陳芸便過著物質匱乏、情感豐富的詩意生活。我們沒有看到沈復夫婦整日為柴米油鹽的短缺而愁眉苦臉,相反,他們以青梅竹馬的愛情為支撐,即使拮据,也為單調的生活繪上了絢麗的色彩。

《愛的奉獻》VS《麥琪的禮物》,異曲同工的愛情,到底妙在哪裡?

郁達夫曾說:“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作家在創造作品裡的人物時,難免會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

1887年,歐·亨利經一位牧師徵婚,與阿索爾·埃斯蒂斯結婚。然而,女方的母親希望她嫁個有錢人。於是在盛怒之下,女方的母親對那位牧師不理不睬,多日未去教堂。因此,《愛的奉獻》與《麥琪的禮物》所展現的經濟基礎不牢固的愛情以及對這種愛情的稱許,可看作是歐·亨利透過文字所尋求的慰藉。

現實有時是殘酷的,文學作品自然成了一些作家寄託情感的心靈棲息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