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灌嬰啊灌嬰,你才是破解楚漢戰爭所有“時間線”的關鍵鑰匙

由 幻宇新說 發表于 人文2023-01-22
簡介灌嬰趕到頤鄉和劉邦會師的時間,陳下之戰應該已經開打一段時間了,此前項羽的目的主要是向東北方向突擊、回援彭城,但是沒有突破劉邦的防線

高壘深塹是什麼肖

灌嬰啊灌嬰,你才是破解楚漢戰爭所有“時間線”的關鍵鑰匙

灌嬰啊灌嬰,你才是破解楚漢戰爭所有“時間線”的關鍵鑰匙

【楚漢大決戰研究2:決戰的時間線】

《史記》因為紀傳體的體例原因,人物只重點記敘其主要經歷,且有些經歷如果在本紀或其它人物的傳記中有提及,便會被省略掉,這導致一個典型現象:事件時間因解讀、對照不夠而容易出現錯亂,從而對整體歷史產生不小誤讀。

楚漢史這段更是誤讀頻出,但好在,因為有灌嬰這個特殊存在,楚漢戰爭的所有時間線都可以依憑他而梳理出來。

灌嬰的“特殊”就在於,他是劉邦騎兵軍團的主將,依靠這個特殊優勢,他在劉邦和韓信之間“來回穿梭”,起到了很好的橋樑及相互聯絡、對照作用。

灌嬰啊灌嬰,你才是破解楚漢戰爭所有“時間線”的關鍵鑰匙

(《灌嬰列傳》:漢王遁而西,嬰從還,軍於雍丘。……西收兵,軍於滎陽。楚騎來眾,漢王乃擇軍中可為騎將者……灌嬰雖少,然數力戰,

乃拜灌嬰為中大夫

,令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將郎中騎兵擊楚騎於滎陽東,大破之。)

灌嬰被拜為騎兵主將的時間,應該是在劉邦彭城慘敗回到滎陽的前205年5月左右。這是之後灌嬰輝煌軍事履歷的真正起點。

前205年8月,灌嬰跟隨韓信開闢北方戰場,但他參與平魏之戰是《漢書》記載的,《史記》沒有。至於灌嬰有沒有參加平代之戰,尤其是井陘之戰“兩千騎兵”到底和他這個騎兵主將有沒有關係,就既有的史料其實是無法定論的。

至於前205年8月平魏至前204年6月劉邦修武偷兵符這一階段,灌嬰有沒有回到過滎陽,更是一筆糊塗賬。好在劉邦、韓信這一段的戰爭,大的時間線都無疑問。

前204年8月,灌嬰執行劉邦命令騷擾楚國後方,這屬於郎中鄭忠所提戰略建議的一部分。

(《高祖本紀》:郎中鄭忠乃說止漢王,使高壘深塹,勿與戰。漢王聽其計,使盧綰、劉賈將卒二萬人,騎數百,渡白馬津,入楚地,與彭越復

擊破楚軍燕郭西

,遂復下樑地十餘城。)

(《靳歙列傳》:還軍敖倉,破項籍軍成皋南,擊絕楚饟道,起滎陽至襄邑。

破項冠軍魯下

。略地東至繒、郯、下邳,南至蘄、竹邑。擊項悍濟陽下。)

(《灌嬰列傳》:受詔別擊楚軍後,絕其餉道,起陽武至襄邑。

擊項羽之將項冠於魯下

,破之,所將卒斬右司馬、騎將各一人。

擊破柘公王武,軍於燕西,

所將卒斬樓煩將五人,連尹一人。擊王武別將桓嬰白馬下,破之,所將卒斬都尉一人。)

對照下來,灌嬰和靳歙都參與了“魯下之戰”,灌嬰和劉賈、彭越都參與了“燕西之戰”,這說明劉邦在前204年8月先後派出了劉賈、靳歙、灌嬰共三支部隊執行擾楚行動,灌嬰因為是騎兵,能夠做到“後發先至”,所以他應該是最晚一批出發的。

灌嬰啊灌嬰,你才是破解楚漢戰爭所有“時間線”的關鍵鑰匙

這裡擴散說一下靳歙之前的“攻趙”行動。

(《靳歙列傳》:別之河內,擊趙將賁郝軍朝歌,破之,所將卒得騎將二人,車馬二百五十匹。從攻安陽以東,至棘蒲,下七縣。別攻破趙軍,得其將司馬二人,候四人,降吏卒二千四百人。從攻下邯鄲。別下平陽,身斬守相,所將卒斬兵守、郡守各一人,降鄴。從攻朝歌、邯鄲,及別擊破趙軍,降邯鄲郡六縣。)

常見誤讀是把它定位在前205年10月即井陘之戰前後,從而推匯出“劉邦韓信兩路攻趙”的說法。

但是,

前204年5月轅生還有“使韓信等得安輯河北趙地”

的建議,說明在此之前趙地並未完全平定,所以靳歙的攻趙行動,只能是劉邦修武奪兵符事件之後、靳歙騷擾楚國後方之前,即前204年6-8月間。

只有如此,劉賈等人才能順利渡過白馬津騷擾楚國,韓信要想進攻齊國,更是要先解除這個後顧之憂。

所以井陘之戰前後“兩路攻趙”說法是站不住的,原因恰恰是搞錯了靳歙的時間線。

(《灌嬰列傳》:以騎渡河南,送漢王到雒陽,使北迎相國韓信軍於邯鄲。還至敖倉,嬰遷為御史大夫。)

回到灌嬰。擾楚之後,灌嬰幹了一次“護駕”的事,鑑於灌嬰明確參加了前204年10月的歷下之戰,這說明他不可能參與幾乎同時的成皋之戰,所以將劉邦從修武送到河南,只能是前204年9月的事。

(《灌嬰列傳》:三年,……以御史大夫受詔將郎中騎兵東屬相國韓信,擊破齊軍於歷下……降下臨菑,得齊守相田光。……東從韓信攻龍且、留公旋於高密,卒斬龍且,……身生得亞將周蘭。)

灌嬰參與了歷下、臨淄以及濰水之戰,之後參與分兵平定齊國。

前203年2月,劉邦正式立韓信為齊王,說明齊國已大致平定。

(《灌嬰列傳》:齊地已定,韓信自立為齊王,使嬰別將擊楚將公杲於魯北,破之。轉南,破薛郡長,身虜騎將一人。攻陽,前至下相以東南僮、取慮、徐。度淮,盡降其城邑,至廣陵。項羽使項聲、薛公、郯公復定淮北。嬰度淮北,擊破項聲、郯公下邳,斬薛公,

下下邳

,擊破楚騎於平陽,

遂降彭城

,虜柱國項佗,降留、薛、沛、酇、蕭、相。攻苦、譙,復得亞將周蘭。與漢王會頤鄉。)

灌嬰這段進攻魯南、淮北的戰事,尤其是攻佔下邳、迫降彭城,究竟是不是和韓信同一時間行動,一直是有爭議的。

但是,從整體局勢看,前203年9月劉邦項羽達成“鴻溝之約”,在此之前,彭城被迫降幾乎不可能,畢竟它是項羽的都城,項羽不可能對此無動於衷,必須會採取救援或者反制動作。

所以,它只能是發生在前203年10月後,也就是韓信答應劉邦的出兵請求之後,所謂“使嬰別將擊楚”,主導者只能是韓信。

灌嬰其實是在配合韓信的整體軍事行動,作為先鋒,執行機動突擊作戰任務,先把項羽的大後方徹底“攪動”一番。

灌嬰啊灌嬰,你才是破解楚漢戰爭所有“時間線”的關鍵鑰匙

(《淮陰侯列傳》:漢王之困固陵,用張良計,召齊王信,遂將兵會垓下。)

韓信這一段的歷史記載嚴重缺失,但他明確參加了垓下之戰,至於兵力,《史記》有“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的記載,看上去很不靠譜,但實際兵力規模總要在10萬級數。

韓信必然也有實際的進軍路線,從胡陵、魯直到垓下之戰後才被攻下、迫降看,再加上下邳城位於沂水東側,所以韓信大軍沿沂水東岸南下的可能性最大。

而且,作為迫降彭城前規模最大的“下邳之戰”,消滅項聲、薛公、郯公等人率領的彭城區域內的楚軍主力軍團,既然韓信、灌嬰是同時行動、相互配合,那就不該讓灌嬰獨立完成下邳之戰,韓信主力齊軍勢必要參與到這一大戰中來。

攻佔下邳、迫降彭城後,灌嬰很快西進和劉邦會和,彭城、下邳等要地顯然也需要兵力鎮守,實際上這個工作恰恰就是韓信齊軍接手的。韓信此時已到了彭城。

(《灌嬰列傳》:與漢王會頤鄉。從擊項籍軍於陳下,破之,所將卒斬樓煩將二人,虜騎將八人。賜益食邑二千五百戶。)

考慮到彭城是項羽都城,他必然不會坐視其淪陷,所以在下邳鏖戰、彭城投降前的這一段時間裡,劉邦的“固陵”防線實際一直向南延伸,目的就是拖住項羽的陳縣主力,切斷、阻擊其回援彭城的戰略意圖。

灌嬰趕到頤鄉和劉邦會師的時間,陳下之戰應該已經開打一段時間了,此前項羽的目的主要是向東北方向突擊、回援彭城,但是沒有突破劉邦的防線。

等到項羽得知彭城投降後,他已經沒有了再回彭城的想法,不是不想,而是實際上既做不到,更不明智,因為他將起碼陷入劉邦和韓信等人的聯合包圍。

灌嬰啊灌嬰,你才是破解楚漢戰爭所有“時間線”的關鍵鑰匙

此時周殷反水、英布等人突然北上攻打城父,基本是切斷了項羽撤往淮南的退路,所以接下來項羽徹底拼命了,陳下之戰才進入到真正決戰階段。

項羽從陳縣突然秘密“夜遁”後,其他人也就罷了,

灌嬰的記載缺失是個極其奇怪的事情,作為騎兵,他肯定會被第一個命令前往追擊項羽,

但是灌嬰的個人傳記絲毫沒提到這一點。

當然,也不是不能解釋,按照《史記》的記載,追擊項羽時“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後”,劉邦是跑在最前面的,灌嬰應該就是和劉邦一起行動,或者反過來說更恰當,劉邦是跟著灌嬰騎兵追擊項羽的。灌嬰記載缺失,其實是被劉邦“代表”了。

(《灌嬰列傳》: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受詔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降左右司馬各一人,卒萬二千人,盡得其軍將吏。下東城、歷陽。渡江,破吳郡長吳下,得吳守,遂定吳、豫章、會稽郡。還定淮北,凡五十二縣。)

灌嬰最終能夠實現擊殺項羽的“最後一功”,恰恰也要歸因於他的騎兵優勢。

灌嬰啊灌嬰,你才是破解楚漢戰爭所有“時間線”的關鍵鑰匙

以上。楚漢大決戰的“完整時間線”應該是——

一、前203年10月。

1、劉邦兵敗固陵,雙方開始對峙。

2、韓信出兵,灌嬰南下流動作戰,韓信目標直指下邳、彭城。

3、彭越出兵,目標直指睢陽。

二、前203年11月。

1、韓信、灌嬰下邳之戰,迫降彭城。

2、同時,劉邦防線南移,陳下之戰開啟。

3、周殷反水、英布北上,城父之戰開啟。

4、陳下之戰由此進入真正決戰階段。當時韓信在彭城,彭越在睢陽。

三、前203年12月。

1、項羽率軍逃離陳縣,陳下之戰基本結束。

2、城父之戰、固陵之戰隨之很快結束。

3、項羽被韓信堵截、劉邦追擊,被困垓下。彭越、英布前來會攻項羽。垓下最終決戰。

4、項羽突圍而出,灌嬰追擊斬殺於東城。

看到了沒?如果沒有灌嬰“四處亂竄”,且不說之前的戰爭,只看楚漢大決戰這最終階段,都會沒有解讀、梳理、對照的基本抓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