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小測試刷屏朋友圈?莫被溢美之詞遮望眼

由 紅網 發表于 人文2023-01-21
簡介”別看年輕網民們在朋友圈一個個都嚷著要做無慾無求、保溫杯配枸杞的“佛系青年”,其實對於分享和展示自己大多沒有抵抗力,但很少有人會在朋友圈中直接了當地誇自己,這個時候,小測試便成為了一個絕佳的分享載體

三番五次是詞語嗎

相信你我都一樣,微信朋友圈時不時會被某個小測試刷了屏,比如“飼養手冊”“哲學氣質”,再比如“榮格心理測試”“人生比重圖”等等。面對這一類僅供娛樂的小測試,我們的確不需過於認真,但也不能一笑置之,因為在小測試刷屏的背後,是當代年輕網民的情感和情緒表達,是理想自我與真實自我的博弈。

由於當下社交網路的高度普及,我們都會把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或多或少地當作一張“電子名片”來使用。正如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所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人人都是表演者。”別看年輕網民們在朋友圈一個個都嚷著要做無慾無求、保溫杯配枸杞的“佛系青年”,其實對於分享和展示自己大多沒有抵抗力,但很少有人會在朋友圈中直接了當地誇自己,這個時候,小測試便成為了一個絕佳的分享載體。它迎合了年輕網民的“表演心理”,每一次對測試結果的分享,都是一次自我形象的傳播和自我人設的塑造。那麼,小測試是如何配合我們“表演”,使我們產生分享衝動並達成刷屏傳播效果的呢?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誇”!毋庸置疑,人都是喜歡聽好話的,對自身正面的描述更容易表示認同,這也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積極偏向。如果回顧我們曾做過的測試,不難發現測試結果中幾乎沒有貶義且尖銳的詞彙,基本都是一般性、籠統性的褒義詞語。比如小測試“我的哲學氣質”說我“獨立且自由,個性但不任性”,說我“有縝密的思維和無懈可擊的邏輯”;“支付寶年度賬單”說錢花得多了的使用者是“精緻生活”,花少了的說他是“崇尚自由”,總之沒說使用者是個“窮光蛋”。同時,很多測試在測試結果中會強呼叫戶的獨特性,比如“榮格心理測試”在測試結果中會補充一句“這類的人格組合只佔全世界的百分之幾”,這正迎合了使用者的虛假獨特性,分享所謂獨一無二的自己,大家都樂此不疲。

不論是誇我們優秀,還是誇我們獨特,測試結果中的溢美之詞恰好都契合了我們心中的理想自我。在社交平臺中,大多數人想努力構架和展示出來的,正是那個理想的自我。我們似乎總能跟上小測試刷屏朋友圈的浪潮,分享一張盡是溢美之詞的測試結果截圖;我們習慣了生活在美顏濾鏡的假象下;我們也經常會在傳送一條朋友圈前仔細斟酌文案,只為顯得“逼格高”;我們也可能會加入“誇誇群”中體驗“被誇誇”的快樂……的確,在這個節奏快到讓我們偶爾接近失控和逐漸迷茫的社會中,我們需要精神的慰藉,需要被認同的感覺,也需要某個瞬間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可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陰影”,也就是“讓我們感到難堪和丟臉的另一個我”,哪裡去了?發完一條朋友圈後,我們會控制不住地開啟看看多少人點了贊,哪些人評論了。隨時而來的,或是備受關注後的暗喜,或是毫無反響時的落寞,之後便是心裡愈加空虛的惡性迴圈。當刷屏狂歡三番五次地上演之後,當我們把社交媒體的地位在心裡放的越來越高,甚至產生些許依賴之後,慢慢地,我們樸素、真實的一面被有意識地掩飾,精緻、完美、趨於虛假的一面則被強調。掩飾真實自我中的陰影,分享理想自我的光彩,帶來的並不總是心理的滿足,也可能是失望的落差。

有生命的東西要有陰影才能顯出立體形態,沒有陰影它只個平面假象。就像《月亮與六便士》中所講:“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一顆心裡的。”而我們意識上的選擇性忽視,並不意味著陰影的消失,人無論如何躲藏,都無法跳出自己的影子。莫被僅供娛樂的小測試、莫被那個理想自我的假象遮望眼,承認並接受自己的陰影,直面自己的真情實感和內心世界,才是萬變社會中的不變法則。況且,那個不那麼完美卻真實的自己,可能更招人喜歡,不是嗎?

文/王海丞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