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1972年,內蒙發現清代女子大墓,屍身竟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由 撿史官 發表于 人文2023-01-17
簡介緊接著人們又驚訝地發現,這位公主身上穿著的衣服不一般,乃是一件明黃色的珍珠團龍袍

三過家門而不入講的是誰的故事

1972年,內蒙古赤峰市發現了一個古墓。這在當年是一起大事件,當時考古工作者、生產隊聚集了上百號人,大家齊心協力,打開了這座塵封的墓地,隨後看到了讓人震驚的一幕。

在那陰暗的世界裡,人們不僅看到了豐厚的陪葬物品,而且更是看到了沉寂了240年的清朝公主的屍身。

根據當時的記載,眾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打開了棺材,結果棺材裡的榮憲公主身上穿著十分高貴的陪葬品。

1972年,內蒙發現清代女子大墓,屍身竟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但最讓人驚訝的是,這位公主的屍體肌肉居然富有彈性,而且毛髮基本未曾脫落。有大膽之人摸了一下,不由得發出驚呼,懷疑這位公主是否只是沉睡。

緊接著人們又驚訝地發現,這位公主身上穿著的衣服不一般,乃是一件明黃色的珍珠團龍袍。

這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隨後昭烏盟文物工作站對公主陵進行了調查清理,不僅對發現的文物進行緊急保護,而且還針對榮憲公主墓進行再一次勘探。

直到此刻,這位清朝公主的墓葬才真正呈現在我們面前。

那麼問題來了,這位公主究竟是何來歷?為何她能夠身著龍袍下葬,當年的考古發掘中又有哪些驚人的陪葬品呢?

據記載,榮憲公主陵位於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白音爾燈蘇木十家子村巴彥套白山南麓,其陵墓由祭殿和陵園兩部分組成,地面建築包括門、東西配殿、碑亭、陵殿、享殿、地宮。

1972年,內蒙發現清代女子大墓,屍身竟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整體而言,這是一個規格相當之高的陵墓,在有清一代在記載中是十分罕見。

不過,在考古人員對其再次發掘保護時,陵墓的地面部分已經遭到了嚴重破壞,墓穴內部也有不少的損失。

但它的大概輪廓還在,根據專家的復原圖,這座陵墓的面積達到了5000平方米,南北距離有105米長,東西寬度也達到了45米。

當然,如此大規格的墓葬,其出土的文物自然也不同尋常。根據統計,出土的文物大概有兩大類,分別是首飾類以及服飾類。

首先來看首飾類。首飾類出土文物包括頭飾,耳飾,項飾以及手上飾品。其中,頭飾類物品包括:累絲雲福紋嵌貓睛石金簪兩支,其中都鑲嵌著一顆黃色貓眼石,周圍還有4顆寶石環繞。

累絲菊花綴珍珠金簪兩種,一種為點翠,一種為非點翠,但中間都鑲嵌著一顆大珍珠,做工十分精緻。

1972年,內蒙發現清代女子大墓,屍身竟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累絲鑲珍珠金簪兩支,其由雙層花鄂托起一顆大珍珠,其尾部形狀宛如針形,被稱之為抱頭蓮。

累絲福祿壽寶石銀簪兩支,由梅花,蘭花和壽字,蝙蝠和鹿所組成,其中梅花和蘭花都是用珍珠點綴,以紅寶石做花心。

累絲如意嵌珍珠金簪兩支,花瓣工藝如意形,中間嵌著一顆大珍珠,簪身和簪花為黃金打造。

雙鶴祝壽金簪一支,其形狀十分精美,有兩隻金致的鶴向上飛翔,兩鶴中間捧起一個壽字。字上有一朵祥雲,雲上鑲嵌著一顆大珍珠,充分體現了清朝貴族的氣派以及清朝手工業的精湛。

金鑲寶石松竹梅頭飾兩件,其由綠玉石和紅色珊瑚構成花瓣,其間穿插著精緻的竹葉,盡顯累絲工藝。

花絲松竹梅鶴仙人金飾一件,其間仙人屈腿盤座,雕刻的栩栩如生,手持如意,宛如飄飄欲仙。

身下還有梅花鹿,身旁有一棵松樹,其上還有一隻飛翔的仙鶴。在這些物品中,皆有寶石鑲嵌,整體寓意著松鶴延年之意。

1972年,內蒙發現清代女子大墓,屍身竟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累絲嵌珍珠金鳳飾五件,其中有七條鳳尾為並列展開成扇面形,其上皆有珍貴的鑲嵌物,但其鑲嵌物因損失而不可知。

根據學者的統計,這些出土的頭飾往往代表著福祿壽之意,同時又透過如意紋嚮往著萬事如意,又借用歲寒三友表達墓葬主人的高雅品節。

耳飾類。這類陪葬品包括,花絲龍銜珍珠金耳墜三副,其由累絲金龍構成,而且各含有兩顆珍珠,其形狀和早期出土的皇后畫像所佩戴的耳墜一致,算是一種對歷史的補充還原。

金雲銜珍珠耳墜5只,其中,金雲下綴有紅色傘狀珊瑚花托,下面銜著兩顆珍珠,兩顆珍珠之間又有一鬆石,整個吊墜呈葫蘆狀,看起來相當精美。

1972年,內蒙發現清代女子大墓,屍身竟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根據學者考究,這種飾品和《皇朝禮器圖式》記載的一模一樣,也是一種對歷史的還原。

而且根據學者的考究,滿族女子一般每個耳朵上有三個耳洞,同時佩戴三副耳墜。而且根據記載,這次出土的耳墜乃是正式場合的佩戴物,是身份的象徵,其價值不可估量。

項飾類。珍珠珊瑚傑朝珠一盤,其中包括東珠108顆,每27顆中間有一顆珊瑚大珠兩顆青石小珠,青金石記念三串。

珊瑚領約,為開合式,圓環形,分為三節,其中鑲嵌珊瑚節八塊,每兩個珊瑚節中間,又鑲嵌著一顆金雲珍珠,共有7顆。

1972年,內蒙發現清代女子大墓,屍身竟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金簪珊瑚綴珍珠黃絲絛兩條,每條長約48釐米,上有兩個刻有龍紋的金鑲珊瑚墜角,中間貫有金鑲珊瑚配飾。

手上飾品。鏨龍紋金鐲一對,上面刻有二龍戲珠。綴珍珠金手鍊一對,每條有13節,其間都綴有珍珠。金鑲鑽石戒,戒指和戒頂分別一對。鑲珍珠金戒指一對。

平心而論,僅僅只是以上的內容,就足以讓人歎為觀止了。但這還只是一個開端,因為正如開篇所說,眾人在發掘的時候發現了恐怖的龍袍,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這就牽涉到了出土文物的另一大類,服飾類

服飾類又包括三大件,一件是深黃色八團喜相逢有水夾袍,另一件則是淺綠色博古紋夾袍。

根據資料顯示,喜相逢袍上由多種顏色構成,並且都與江崖海水紋的顏色相對應,其上還有上百隻小彩紋和花紋。

整體構圖顯得非常的飄逸瀟灑,在淡雅之中不失華麗,同時又做到了繁多而不亂,不少學者感慨,這件衣服盡顯皇家氣派。

至於博古袍,其中袍紋飾是以8個不同的器型的仿古花瓶為主,花瓶內插著牡丹,梅花,蘭花和芍藥等。

1972年,內蒙發現清代女子大墓,屍身竟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期間還有孔雀,仙鶴等動物穿梭期間,另有寶劍,扇子,荷葉等暗八仙紋飾。整體的構圖體現出一種博古通今吉祥富貴之意。

第三件,就是我們重點要提的深黃色緝米珠八團有水夾龍袍。

說起這件龍袍,其款式和影視作品中的皇帝的龍袍有些相像,也無怪眾人發現的時候會目瞪口呆,甚至懷疑此人想造反。但事實上,這件龍袍和皇帝所穿的龍袍是不同的。

根據專家考究,這件文物袍底擺飾為江崖海水紋,袍身緝米珠繡八團五爪龍,其肩部,前胸,後背四團正龍,下襬處前後共四團行龍,正龍下方有江崖海水紋,行龍吐火焰珠 ,龍袍的領、袖邊及接袖飾有蝠桃捧緝米團壽紋 ,白色暗花綢裡 。

其全身的龍圖案,皆是由8萬顆米珠繡出,做工之精湛,讓現代人都歎為觀止。

按照墓葬的設計,這件龍袍應該是墓葬主人的吉袍,而且根據《清史稿·輿服二》規定:“(墓主人)蟒袍用香色,通繡九龍。”

香色即是深黃色,蟒袍即指吉服袍。而且,根據乾隆時期的《皇朝禮器圖式》記載:“本朝定製,皇子福晉蟒袍用香色,通繡九龍,下至郡王福晉、縣主皆同。”

1972年,內蒙發現清代女子大墓,屍身竟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也就是說,並非只有皇帝才能穿龍袍,公主皇子和福晉也能使用,只不過眾人都不得超過八龍之限制,因為九五至尊是一種皇帝之屬。

因此,這位墓葬主人並沒有僭越,只是一種清朝墓葬的常態。不過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像製作如此華麗而且能儲存下來的龍袍,在現在都是非常罕見的。

當然,也有學者對此提出疑問,因為這件龍袍的顏色有些不對。按照規定,龍袍只能採用深黃色,但墓主人的龍袍卻採用了明黃色。

而根據《大清會典》記載,明黃色服飾屬於皇太后和皇后以及皇帝的吉服,其他人員不得著明黃色服裝。

因此,墓主人似乎還是違制了,那麼這又是何道理呢?這就不得不聊到墓主人榮憲公主的獨特經歷了。據歷史記載

榮憲公主出生於公元1673年,乃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女。

——從諸多記載來看,這個女兒頗受康熙皇帝的重視,從小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在康熙30年就被冊封為和碩榮憲公主,之後下嫁給蒙古巴林右翼旗扎薩克烏爾袞郡王。

在康熙48年,康熙帝又封她為固倫榮憲公主,之後直到雍正6年,這位公主病逝,享年56歲。僅僅只是從這些簡單的資料來看,我們就不難看出康熙帝對這個女兒的寵愛。

因為根據清朝制度,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兒才可以分為固倫公主,其他的公主最高只能到和碩級別,但康熙帝卻為這位女兒打破了先例,讓她成為由康熙帝唯一親自封的固倫公主。

而且,在出土的墓誌銘記載中,上有如下內容:“主克誠克孝,竭力事親,諸公主中爾實為最是閒 (嫻 ) ”。能得到這樣的評價,專家們再一次確定了這位公主的受寵程度。

不過,不管皇帝多麼寵愛這位女兒,但清朝的規矩就是規矩,即使皇帝偏心也需要一個契機,那麼這位公主又獲得了什麼樣的契機才享受到了超規格的龍袍待遇呢?

歷史有一處細節,康熙皇帝曾經兩次馳騁塞北,並且順便看望了一下自己的女兒,我們有理由相信,康熙皇帝對女兒的思念之情再一次爆發。

1972年,內蒙發現清代女子大墓,屍身竟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而且非常恰巧的是,榮憲公主的丈夫表現同樣不俗,不僅驍勇善戰,而且曾經率部參與了烏蘭布統之戰,在戰鬥中,因為保衛邊疆有功,所以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多次讚賞。

因此有學者推測,就是在這一期間,康熙皇帝給予了自己女兒破格的待遇,於是就有了這件出土的御製龍袍。

在瞭解了這些歷史後,我們大概對榮憲公主的墓葬有了一個基本的認知,正因為有康熙皇帝的寵愛以及雍正皇帝的看重,才會有如此高規格的墓葬。

當然,以上呈現的內容還只是一部分,因為在專家進行保護髮掘的時候已經失去了很多的文物,但僅僅只是呈現出來的這些,就足以當得起,價值連城這4個字。

尤其是其中那獨特的龍袍,不僅僅是因為它是康熙時期的唯一一件定製龍袍,而且還因為它是至今儲存唯一完好的精美龍袍。

再加上這件龍袍有些消耗大量人力,其製作難度相當大,以及需要耗時相當長這三個特點,所以這件龍袍的價值不可估量。

不少人推測,僅僅只是這件龍袍就有可能估值過億,再算上其他的陪葬物品,那更是多到難以想象。如今,這些文物都被博物館好好收藏,尤其是那件龍袍,更是被好好地保存於赤峰博物館內。

1972年,內蒙發現清代女子大墓,屍身竟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除了要關注這件龍袍和出土的文物價值以外,同時也要看到康熙嫁女兒這件事情背後的內容。

正如上文所說,康熙帝對這位女兒十分的疼愛,但他卻依舊選擇將女兒嫁到了赤峰地區。那麼問題來了,這一行為的背後又代表著什麼呢?

根據赤峰地區的文獻記錄,赤峰地區在過去擁有著相當重要的戰略地位,尤其是清朝征服蒙古以後,為了控制蒙古,對這一地區實行了相當長時間的懷柔政策。而這些懷柔政策的最佳表現就是和親手段。

根據統計,從清太祖以來,一共有8位公主下嫁到這一地區。其中最早下嫁的一位公主是努爾哈赤的第三女,歷史稱之為莽古濟公主。

之後到了康熙皇帝時期,這位皇帝更加了不得,他前後一共下嫁了4位公主到赤峰地區,其中第一位下嫁的公主就是上文提到的固倫榮憲公主,之後又下嫁了鳳蓮公主,和碩端靖公主溫恪和碩公主。

從這些內容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嫁女兒是一種政治決心,甚至他能夠犧牲自己最愛的女兒。不得不說,康熙不愧是一代帝王,他在維護邊疆穩定上還是頗有犧牲的。

1972年,內蒙發現清代女子大墓,屍身竟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但話又說回來,清朝嫁公主的行為可不僅僅只是維持邊疆穩定,在很大程度上他也給赤峰地區帶來了京都的文明。

根據現有的文獻考究,以固倫榮憲公主為代表的8位公主們,她們先後給赤峰地區四大影響。

其一為喇嘛教。按照清朝規矩,所有下嫁的公主必須要在當地推行喇嘛教,而這些公主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使得喇嘛教成為赤峰地區的最高宗教。

這些宗教一方面加強了地方與中央的聯絡,同時也以宗教為橋樑,以高僧為傳播手段,給蒙古民族文化帶來了大量的歷法,天文,藏醫,建築,藝術等內容。

而且還對蒙醫蒙藥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其二,工藝的傳入。和中原王朝的昭君出塞一樣,清朝公主的下嫁,往往帶著大量的僕從。

這些僕從就包括了各行各業的手工藝人,他們的到來打破了當地逐水草而居的傳統,很快建立起的有北京風格的廟宇宮殿和房屋。

1972年,內蒙發現清代女子大墓,屍身竟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其中,有很多巍峨典雅的建築保留到今天,使得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赤峰地區的建築在蒙古部落中彷彿是沙漠裡的一片綠洲,讓周圍部落眼界大開,並且產生了對中原文化的強烈嚮往。

其三,農耕文明的傳入。在歷史上,赤峰地區傾向於遊牧文明,但公主帶來了大量的漢人。

這些漢人不僅幫助當地人發展了草原種植業,而且透過開墾荒地,大量向百姓傳播種植技術和耕地技術。這一傳播極大地影響了當地的生活結構,提高了當地百姓的生活水平。

其四,滿漢蒙三族的融合。在公主帶來的人員中,其中必然有滿族人員,同時也包括了大量的漢人。

在上文提到的幾個影響中,在宗教文化和種植技術的傳播下,慢慢的三族成員逐漸地融合,昔日的隔閡逐漸被打破,大家都變成了建設美好生活的兄弟,對民族融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總的來說,康熙嫁女兒的確是一招妙棋,堪稱是一石四鳥,而我們的主人公固倫榮憲公主同樣也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另類昭君。

因此,我們不僅僅要關注於這位公主的陪葬品,同時也要看到這位公主以及這位公主背後的那些人的貢獻,也許這才是這位公主留下來的最值錢的寶藏。

推薦文章

  • 丹江口男子重傷,十堰空中120緊急救援

    丹江口男子重傷,十堰空中120緊急救援當日下午14時30分,十堰市人民醫院急救站站長李虎年接到緊急求助電話:一名6旬男子在工地上遭遇意外,導致顏面部外傷,另多處骨折,一側眼球破裂,被緊急送往丹江口市第一醫院進行診治...

  • 助理裁判多次失誤,你給男足世界盃首支女性裁判組打幾分?

    助理裁判多次失誤,你給男足世界盃首支女性裁判組打幾分?第24分鐘,一次進攻中,助理裁判舉旗示意德國隊進攻球員處於越位位置,但皮球此時已被納瓦斯解圍,來到哥斯大黎加隊球員腳下,主裁判弗拉帕特根據有利原則並未吹停比賽,而是讓哥斯大黎加隊繼續反擊...

  • 簡單易學的印尼醬油膏炒麵,GET 新技能!

    用料乾麵條(泡麵餅更好)1人份胡蘿蔔1根捲心菜1/4顆洋蔥酥(熱狗裡用的就ok)3大勺印尼甜醬油膏KetjapManis2大勺糖、鹽各半小勺白胡椒1/4小勺雞蛋製作煎蛋,1個或者不新增做法1準備好喜愛的蔬菜,甜椒絲,土豆絲,洋蔥絲,白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