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開卷有益,寫給不會讀書的你

由 名叫思考的小酒館 發表于 人文2023-01-07
簡介總進行α閱讀,讀再多的內容都不會對人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有任何幫助

開卷有益嗎?為什麼

幾年前的某一天,我忽然發現, 我不會讀書了!

是的,一個完整經歷了義務教育且從正經大學畢業的文科生,變得不會讀書了。

【本文共有2718字,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會讀書,就看你看不看得完了】

開卷有益,寫給不會讀書的你

當時,我放下手機,拿起許久沒有碰的紙質書,一本正經地手捧著書,眼睛快速地從紙張上掃過。但是,過後回憶起來卻發現腦袋空空,感覺什麼知識都沒吸收到。我腦袋裡對這本花費了數小時“閱讀”書的記憶,還不如30分鐘刷網路八卦的內容記得清。

這難道是記憶力嚴重衰退?

不至於吧,我這個年紀還不大可能衰退得這麼厲害,因為我依然能清晰記住很多網劇的情節……

那是為什麼?

假裝不經意地問過幾個朋友後,我發現除了少數一直保持閱讀習慣的人,其他人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你猜的沒錯,我們的閱讀能力,或說,是我們的深度閱讀能力正在退化。

你我培養了不需要思考的大腦

借用別人對深度閱讀的定義:“深度閱讀則是區別於淺閱讀,它是在不斷理解作品意思的基礎之上的思考和感悟。比如在讀文學書籍的時候,透過研究作品時代背景,語言特性,再結合自己的知識、閱歷等,然後去思考和感悟作品,試圖去發現作者想說的意義,這就是一個深閱讀的過程。”

即我們大家依然每天閱讀資訊,但大多數僅限於淺讀,僅僅理解字面意思,知道大概在講什麼。

是哪裡出了問題?網速越來越快,眾多自媒體、網路寫手在隨時隨地更新資訊,碎片化的短文成為了主流的閱讀形式。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從資訊匱乏一下子進入了資訊過載的時代。以演算法為推薦機制的內容平臺,不斷地將標籤化的、重複的內容推送給我們。

然而這就是趨勢,所有的變革都是利弊並存的,在此也不討論演算法機制到底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只說對閱讀的影響。

我們的大腦在這個變革過程中體現了它超強的適應性。它不再需要進行深度地運轉,便可輕鬆獲得新的觀點;圖片、影片資訊的加入,更讓它連想象一下是什麼畫面都省了。

大腦迅速獲取一條資訊,迅速獲得結論(不太需要思考),然後馬不停蹄地進入另一條資訊,在刷過幾小時以後,還自我暗示今天的我已經更博學了,可以安心的拉燈睡覺。

長此以往的結果就是,大腦學會了偷懶,它習慣了不經思考就獲得結論,習慣了短時間在不同型別的資訊間切換,無法對一個資訊保持一定的注意力。因此,當我們進行深度閱讀的時候,一個習慣於理解字面意思,缺乏持久專注力的大腦,就成了一臺不給力的發動機。

你願意重獲深度閱讀的能力嗎?

為了讓這臺生鏽的發動機恢復動力,重新適應深度閱讀,我開始尋找相關書籍,看看是否有作者為其開過良方。

首先我去看了某讀書大咖的心得。據稱他一天看完一本書,並能寫出書評。他的建議是,除了要先閱讀書目,最重要的就是“快”讀。而另一位知名度較低的咖觀點更是驚人,他提倡一本200頁左右的書在1小時內看完,在他看來,書不應逐句讀,而要快速大面積瀏覽,一目十行,不求甚解。

到底管不管用呢?不信你試試?

試試就試試!

我的試行結果就是對自己造成了深深的傷害。

是咖們的方法有誤還是自己天分過低?

為了證明不是個人能力問題,我繼續尋覓。偶然看到一本書,讓我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經反覆實踐以後,發現我的閱讀能力確有明顯進步。於是稍加整理了一番,供各位參考。有興趣的還是請去看原書《閱讀整理學》。

為深度閱讀減少外部干擾

書的作者將我們日常的閱讀能力分為兩類,一種叫α閱讀,一種叫β閱讀。

α是閱讀已知內容,即我們大腦已經非常熟悉,有較為清晰的認知和邏輯關係,簡言之就是一看就懂的東西。比如網路小說、新聞、大多數的自媒體文章。

β是閱讀未知內容,與α相反,是我們不夠理解的東西,日常使用評率較低。比如專業文章、社論、古典文學。

雖然都是閱讀,但對人的影響完全不同。總進行α閱讀,讀再多的內容都不會對人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有任何幫助;而β閱讀哪怕數量並不多,也會對人深度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產生促進作用。在這個理論下,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減少α閱讀,加強β閱讀。

由於演算法的大量使用,內容簡單的文章我們會更容易快速完整地看完,演算法感受到了你的嗨,之後會不斷進行推送,除非有意搜尋更深度的內容,否則我們會一直淪陷在這種自嗨當中。因此請控制頭條、微博、朋友圈等工具的使用時長,每天分幾次瀏覽,每次限制時長。

最初我刪除了頭條,保留了扎客,後來又重新安裝了頭條(有罪的是人,工具是沒罪的~)。另外,我還建議不要購買“每天聽本書”這樣的付費產品,作為曾經的付費使用者,我的評價是毫無意義。除非你在深度閱讀以後還想聽聽別人有什麼樣的觀點,或是在和別人交流時可以有談資濫竽充數。我的一位前BOSS曾經說:“禁止管理層使用和收聽某到,發現就開除”。言辭雖然有些極端,但箇中原因也挺值得玩味。

減少外部干擾以後,就是內功的修煉了,那就是必須有意識、有規律的進行β閱讀。

那是隻要挑選有難度的書籍硬讀就行了嗎?並不是。《閱讀整理學》的作者給出了無比樸實但很實用的辦法,結合我自己的體驗心得,我在β閱讀中也體會到了樂趣。

把握方法享受閱讀的樂趣

先從書籍的選擇開始,沒什麼標準,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總會有不錯的作者和作品。哪怕只有一點點興趣,這就是你能夠體會β閱讀樂趣的基礎。

第二,開啟書本,讀它。這裡並不是要求朗讀,而是要在心裡完整地、按順序讀出句子。實踐證明,這是最能夠快速讓注意力集中,並且將思維和想象力專注在書本上的辦法。我們是在讀書,而不是看書。英文裡也只有read book,沒有look book。

且不要貪快——結合自己的閱讀能力一句一句讀,理解和思考更有價值。所以針對之前大咖的速讀建議,我個人理解是因為他們的β型閱讀足夠多,資訊儲備和閱讀能力已經很強,對他們而言,大部分內容都是α的難度,速度自然快,就像大象覺得拿起一塊石頭輕而易舉,螞蟻卻無能為力。如果長期深度閱讀,我們也有希望達到他們的程度,共勉。

放鬆身心——閱讀是享受的過程,現在不是讓你拿手上的書去考100分,你不需要背誦。但也不要見難點就躲,那些晦澀和難記的術語、人名,不要偷懶,完整地默唸出來。這樣,當讀過10頁後,你會發現,雖然還是有很多理解不透徹的地方,但比起開始,已經能感覺到閱讀變得順暢一些了。那是因為你保持了文章的連貫性,雖然有些點不是完全理解,但聰明的大腦已經開始重視你手中的這本書,試著用一個更具整體性的框架去理解和分析它了。

此外,每個人都有自己閱讀的節奏,或快或慢,但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比如主謂賓語之間要有清晰的頓句,打個比方,就像給自己講故事,而不是念經。哪怕是在心裡默唸,也要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再比如,標點符號也有自己的作用,請不要忽略,它們會成為我們理解整句是否完整和保持節奏的標準。

最後,在讀的過程中不建議對某些不太懂的地方糾結太久,以免打亂整體節奏,可以標記下來在讀完以後,進行復讀。

希望一張桑的心得能對你提升閱讀能力有幫助;

開卷有益,多讀書,讀好書。

作者@一張桑

商祺優解團隊管理諮詢公司合夥人

“幫助優秀管理者打造更優秀的學習型團隊”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