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習慣和和存在的道理

由 家鄉的果果 發表于 人文2022-12-31
簡介用手抓,也是洗手後去進行,還省了拿餐具的事,但就是適應不了,這個沒人勉強,人家用手抓已經習慣了,就不用說該不該的問題了

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文/三木

習慣和和存在的道理

對新生事物感覺彆扭,有的人接受得快,有的適應得慢,甚至適應不了,但時間長了也就潛移默化接受了,即習慣了。習慣了,有的不一定是好的,有的需要革新,需要修正,好的習慣繼續進行。經過幾年的試驗,根深蒂固了,存在自然就有了存在的道理。

習慣和和存在的道理

因為出差,我去了緬甸,緬甸是個佛教國家,經濟處於發展中。口味一個地方一個樣,緬甸的飯菜我還是適應不了的,去了還是吃中國風味的。手抓飯,也不習慣。說起來看上去像是不衛生。實際上想想,怎麼“髒”呢?!平時我們做飯都是用手,洗手後去做,不過是最後用餐具食用。用手抓,也是洗手後去進行,還省了拿餐具的事,但就是適應不了,這個沒人勉強,人家用手抓已經習慣了,就不用說該不該的問題了。只是存在,是兩種方式進行就是了,沒有對和錯之說。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去廁所不用手紙,而是用水洗,我十分的看不慣。自己還是沿用自己的用衛生紙的習慣。其實衛生紙,聽起來衛生,還是不如洗的衛生,只是已經形成了這個習慣。人都不存在什麼爭議,只是看對方時覺得不習慣,讓自己去用用的不得勁,對方也是一個樣的感覺,但都有著存在的道理。

習慣和和存在的道理

時代發展了,以前由於科技發展的侷限性,認為神的,認為錯誤的,和研究不透的,隨著科技發展得到進一步論證,逐步揭開了其疑惑和神秘感的色彩,但依然還有解不開的,也回答不出的問題存在,未有證實前,是不能下結論有或者沒有,對和錯的。有時是為了一定的目的,給一件事蒙上神秘色彩,目的為己服務,比如封建時代的一些思想的灌輸是為了統治穩定,統治集權。當解放了思想,不為其所用,這個思想下的習慣就可以改善,去除了,原以為對地成了錯的,因為時代變了,要就時論事。人要繼續適應,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是為魯迅的《拿來主義》作為藍本,考察自己怎樣去更好地去適應與發展自己。

習慣和和存在的道理

人有時看事物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個人主觀色彩,因此大學裡政治書是《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人看事物一定要看它的兩面性。只有端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才能看清習慣和存在的弊端與需要發揚的好處,才能一碗水相對的端平。

作者簡介;李先峰,筆名三木。山東泰安人,喜歡文學尤其是散文,哲學,服裝設計。中學時代是梁山小作家協會會員。踏入社會後,曾被聘為寧夏吳忠日報特約撰稿人。現就職於服裝設計公司。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