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四季母愛深似海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人文2022-12-31
簡介母親把燒開的水系出一半盛入大盆中晾涼備用,另一半則下入剛擀好的麵條,待麵條煮熟後撈出放入晾涼的水中,入伏這一天,母親最少做兩個滷子,當地俗稱打滷子,一個是用豬肉丁做的葷滷子,另一個則是用西紅柿、黃瓜丁、雞蛋做的素滷子,中午開飯時眾兄弟姐妹吃

什麼什麼似海

四季母愛深似海

母愛是和煦的春風,萬般暖意,醉了我一生;母愛是夏日裡的冰激凌,一絲涼意中,爽了我一生;母愛是金秋的一片落葉,灑向大地,滋養了我一生;母愛是冬季的那床毛毯,千絲萬縷,溫暖了我一生。點滴回憶,恣意馳騁,在我四季輪迴的年輪上,寫滿敬畏,寫滿感恩,寫滿難以割捨的母子情。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春節也緊隨而至,到了臘月中旬,母親開始忙碌起來!囑咐我們要把柴草曬乾,少說不吉利的話,希望新的一年生活富足,全家人身體安康!春節前,母親用平時從牙縫中省出的錢,為我們做一件學生藍上衣,在那個年代也算是件奢侈品了。穿在身上,不知有多幸福了!那個年代,不是每個家庭的孩子過春節都能穿上新衣服的。我深知,那有歲月靜好?只是父母負重前行,為兒女們辛勤付出換來的!母親年輕時,心靈手巧,並且睿智。春節,母親會做多種主食,有蒸年糕,蒸壽桃,蒸蓮蓬,蒸花捲,還有蒸糖包,蒸包子等等。副食,會做清燉雞,煎鹹魚,餚肉,還有醃花生米,炒黃豆芽等等。同樣的食材,比鄰居家做得花樣多,又香鹹可口。前幾天偶遇當年西鄰居家三姑娘時,她說,當年你們家過中秋節,有月餅吃,有水果吃,她家沒有。如果中秋節,父親單位福利分的多時,母親會分給東西,南北鄰居家孩子們吃。憶起童年的事,西鄰居三姑娘,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母親有些文化,那是跟我教私塾的姥爺學的。時至今日,九十三歲高齡的母親,仍把三字經背誦的朗朗上口。冬季閒暇之餘,母親還會剪窗花,剪大紅的喜字,貼在桐油油過的窗戶紙上,真是春節味道十足。元霄節時,母親還幫街坊鄰居,在燈籠上畫喜鵲,花,草等動,植物,鄰居看後,都稱讚畫得好!試想,如果母親不是出生在那個年代,今天肯定是一個有高學歷的人!我有時回老家,見到左鄰右舍,每每談起母親,都說母親是一個有智慧,理性,且勤儉持家的能人,更是一個有求必應的好人!身為晚輩,為母親感到驕傲和自豪。

夏日炎炎,入伏這個二十四節氣的日子到來了,當日吃罷早飯母親先把手中的活放一放,大鍋中盛入水,然後把灶中的柴草點著,不多時,半鍋生水被燒開了。母親把燒開的水系出一半盛入大盆中晾涼備用,另一半則下入剛擀好的麵條,待麵條煮熟後撈出放入晾涼的水中,入伏這一天,母親最少做兩個滷子,當地俗稱打滷子,一個是用豬肉丁做的葷滷子,另一個則是用西紅柿、黃瓜丁、雞蛋做的素滷子,中午開飯時眾兄弟姐妹吃著母親親手擀的手擀麵,心情和口感別提有多愜意了,此刻忙碌的母親用毛巾擦著滿臉的汗珠,看著孩子們狼吞虎嚥的吃相,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長大後我才知道那是母親一種幸福和滿足的微笑。

金秋十月,是收穫的季節,轉瞬中秋佳節到了,這天母親為我們準備水果和可口的飯菜,雖然數量有限,但母親會根據孩子們年齡及飯量的大小合理的按需分配,在那個年代真是太難為母親了。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事了,當時,由於國家施行計劃經濟政策和國際政治大氣候的原因,農民秋後除上交公糧後,家中餘糧所剩無幾。來年,人們吃飽穿暖的基本生存條件都難以滿足,像人口少的家庭生活都難以為繼,更何況我們家祖孫三代,人口眾多,其生存難度可想而知。當時家中十一口人,全憑父親一人微薄的工資,父親三十幾元的工資拿出一半到生產隊買上工分,一家人才能吃到平均。剩下的的工資盡供買點火柴,煤油,食鹽等生活必須品。雖然生活極盡艱難,父母也沒讓我們要過飯,逃過荒。這種沒有希望的日子,沒果沒有母親的精打細算,勤儉持家和對食品的合理分配,便沒有今天的我們。

冬天是一年四季最寒冷的季節,臘八節是北方人重要的節日,過節前一天母親把挑選好的大棗、紅小豆、綠豆、花生米,還有金燦燦的小米放入溫水中泡發,節日早晨,母親早早起床,把泡軟的食材撈出,再放入盛水的大鍋中,放入少許的食用小蘇打,然後大火燒煮,約一個時辰,一鍋飄香四溢的八寶粥便做成了。今天的百姓生活已不能同日而語,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人都達到了小康生活,超市裡影片琳琅滿目,像八寶粥、荷葉粥、牛奶等比比皆是,回首往事仍想念母親當年做的八寶粥。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為你前行,多年後我才知道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母親經常教育我們做人要有道德底線,做事要有原則,遇重大事情處境不亂,堅強的面對生活,母親的諄諄教導使我受用終生。

作者簡介:崔吉慶,男,自由職業,住址:東營市科達華苑C區,喜歡文學創作,偶有文章發表。

壹點號 一粒米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推薦文章